农药快讯:2020年第21期
  文章:51篇
探究两位白发老人一生的追求——绿色农业,生物情怀
作者:《现代农药》《农药快讯》编辑部 黄华强,黄文祥 更新时间:2020-11-23 点击量:2211

  一位是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一生追求我国微生物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在生物农药方面;另一位是企业家,中国著名生物农药制造企业创立者,一生坚守生物农药生产,致力绿色农业发展。他们分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农药研究所名誉所长沈寅初教授和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倪正刚先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寅初教授

 

 

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倪正刚董事长

 

  笔者最近在浙江桐庐县举行的第十一届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上有幸聆听沈院士的报告,同时在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5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有幸见到倪董事长并进行采访。说来也巧,两位满头白发老人从46年前开始合作,到现在仍然为中国绿色农业发展生物农药的进步相聚在一起,还在为年轻一代生物工作的研究者和制造者传授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为我国生物农药持续发展尽老一辈创业者的一份心。

 

  沈寅初,生物化工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先后任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长期从事生物化工和生物农药研究,先后主持开发了井冈霉素、7051(阿维菌素)等生物农药产品,为我国生物农药工业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在这次举行的生物农药发展与应用交流大会上,沈院士带领大家回顾了我国生物农药70年的发展历程。介绍微生物源农药的6个范畴:抗菌素、抗病毒素、杀虫素、生长调节剂、行为调节剂、抗病激活剂,并结合不同范畴对我国参与生物农药研发的企业和重点研发过产品细致地为与会者介绍,如数家珍。值得他骄傲的是,我国最早开始进行农用抗生素研究的单位中,除了科研院所、高校以外,还有一大批国营和民营企业参与其中,桐庐汇丰、钱江生化、海正药业、延边春雷、山西绿盾、湖北科诺、上海农乐、黑龙江强尔、齐鲁制药、河北威远、兴柏药业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为我国早期微生物源农药的起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后期的应用推广中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放线菌酮、宁南霉素、浏阳霉素、公主岭霉素、武夷霉素、春雷霉素、中生霉素、申嗪霉素、井冈霉素等生物农药都是我国重点研发并取得过药证的微生物源农药,沈院士对每一个品种的研发、登记、功能、作用机理等特性都了如指掌,其中对井冈霉素更是亲切倍至。我国井冈霉素的年产量达4 000~5 000 t,相较于其他抗生素的发酵水平来说,井冈霉素具有发酵时间短、能源消耗低、单位时间产素水平高、发酵罐设备利用率高的特点,这就为其市场推广及实际使用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井冈霉素的使用剂量在30~50 mg/kg时对水稻纹枯病及麦类纹枯病具有特效,同时对各种作物的立枯病也有显著的防治效果。井冈霉素在防病的同时兼具高效性(3~5 g/亩),对人畜和有益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对作物无药害,耐雨水冲刷,以及持效期长(21~28 d)等优良特性,称得上是农用抗生素中的成功产品、明星产品。

 

  沈院士还针对基因组学及人工合成微生物、微生物产生有效物质的环境及条件选择,生物催化技术在新活性物质研发中的作用,高效筛选新方法的探索,提高早期鉴别水平及农药各阶段可行性评价水平这5个重点问题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通过细胞融合技术将微生物的功能基因组进行转入和敲除、激发沉默基因表达是人工改造合成新型微生物的有效途径,结合微生物不同生长期对环境条件、营养条件、代谢调控物质的需求,可以使微生物的产出物质向有利方向进行。靶标、化学、细胞抑制活性、组织、活体体内筛选法是值得研究的高效筛选方法。优先阐明活性物质的化学本质、对其实用性进行预测并决定下一步研发方案可以加快针对活性物质的可行性评价进程。

 

  在微生物源农药产业化中的安全性问题上,沈院士认为农业生产中的禁用抗生素、与医用抗生素产生交叉抗性以及混合物毒性都影响着生物农药的安全性,是技术人员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在微生物源农药的生产成本问题上,沈院士分享5条制剂商品化途径:提高菌体生产能力,研究最有利于菌体产生抗菌素的环境条件,研究发酵产物的混合组分生物活性及环境安全性和研究混合组分。在微生物源农用抗菌素的抗药性问题上,沈院士认为易产生抗药性不是抗菌素的固有缺点,抗药性决定于自然界中带抗性致病菌品系存在的百分率,抗菌素对致病菌作用靶点的基因突变频率,致病菌对抗生素形成保护性适应机制的能力以及抗菌素对易感品系的选择性杀菌强度,而这4点也正是延缓抗药性产生的突破点所在,密切影响着抗菌素的生产使用寿命。

 

  通过短短1个小时,沈院士将自己一生的研究心得绘声绘色地描述给大家,广大与会人员无不充满敬仰之情。

 

  倪正刚,浙江正刚控股集团、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桐庐企业联合会、桐庐企业家协会会长。

 

  笔者面前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脸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智慧和毅力凝聚,饱经沧桑的印记刻满了一位创业者的艰辛历程和故事。的确,他和我们交流的话语中,充满了波荡起伏的故事情节。

 

  浙江桐庐农药厂从1969年开始筹建,1970年正式建成投产。开始规模很小,在大环境经济不太好的情况下,他们采购大厂淘汰的旧设备,生产一些微生物农药,以春雷霉素为主。1974年与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合作,投产井冈霉素,当时共同合作的还有上海第十八制药厂和太仓农药厂,称为井冈霉素“三厂一所”合作组。1976年,倪正刚从部队转业到桐庐农药厂。刚从部队回来的血气方刚的小伙子,凭着思想觉悟高,革命热情高的劲头,一头扎到生产一线,从最基础的发酵工开始干起。

 

  倪正刚刚到生产一线就有着“哪里需要到那里去”的激情,从发酵工到设备修理工,又从设备修理工到办公室。到办公室他开始负责基建,后又当文书,再后又当生产科长。1980开始,生产遇到较大的问题,生产不稳定,产品质量达不到市场的要求,竞争完全处于劣势,工厂亏损。这时倪正刚主动提出下车间,勇担车间主任一职,他亲力亲为,带头闯难关,当时把农民流行口号“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用到工厂,第一年就创利50万元。

 

  有了探索的经验,尝到成功的甜头,他又带头发起承包,这时正赶上全国承包风潮兴起,他是第一批弄潮儿。他组织起当地船民为主的最朴实、能吃苦的群体,承包之初条件比较艰苦,由于他冲在最前,带头苦干,别人都毫无怨言跟着他干。倪正刚坚信“工人是干柴,我是火柴”的格言,用他的热情和担当精神,去点燃工人们的干劲。生物农药生产的核心是发酵,而发酵需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来不得半点马虎,稍有疏忽就是一锅废料,当时没有自动化控制,全靠人去细心的控制。他抓住了核心问题,生产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由于他的承包在短短两年获得了巨大的成绩,1983年3月,他被正式任命为桐庐农药厂厂长。

 

  当问他靠什么支撑他、激励他坚持干几十年生物农药,而且干的风生水起?他回答是:他一没有背景二没有靠山,主要靠一种军人不言败的信念支撑着他。开始的井冈霉素“三厂一所”合作组,生产以桐庐厂为主,却一度落后,他不甘心,一定要赶到前面!在他当厂长期间,把他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发挥到极致,他们生产出来的井冈霉素在国内在市场被广泛认可,一时间供不应求,他马上组织扩建加大生产量,1983年利润还只有40万元,1984年就达到202万元,效益增长惊人。

 

  老厂的潜能已经挖尽,于是他决定征地建新厂。1985年正当开工新建的时候,井冈霉素市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给他们投资是当头一棒,建厂停下了。是向前走,还是退回守老厂?倪正刚到市场进行详细调研,他从中感悟到,不是产品不行,是市场和流通渠道的问题,他们的方向没有走错,产品一定会再次兴旺的,他坚持新建工厂,投资设备,他坚持1987年一定要投产,为实现他的目标,采用前道建好就开车,倒逼后道加紧完成建设开车的方法,提前建成投产。他的判断和坚持没有白费,1987年产品果然出现了转机,市场需求突然增大,而大部分生产厂因前两年市场萎缩而减产或停产,一时产品又是供不应求,这一机会给了早有准备的倪正刚。这时桐庐农药厂已经万事俱备,倪正刚又采取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提出一人当二人用,吃饭工人不用离开生产岗位,送餐到车间,他还采用老厂新厂同时生产的措施赶产量。就这样,桐庐农药厂的井冈霉素名声大振,产品占领了全国水稻用药的大半壁江山,从此以后,桐庐农药厂的井冈霉素产品一直走在国内市场前列,也让“春雷霉素起家,井冈霉素发家”成为当地和行业内家喻户晓桐庐农药厂发展的标记。

 

  当问起搞生物农药的对化学农药怎么看时,倪正刚露出朴实的笑容:搞化学农药利益驱使占大部分,而搞生物农药的需要坚守一份社会责任心,因为生物农药一直是价格与成本背离的,如果利益驱使一定会退出,但他坚持生物农药是农业发展进步、人类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不可缺失的支柱之一。要坚持就必须克服产品市场成本与价格倒挂的现实问题,他靠扩大规模、技术进步、挖潜改造等办法来抠利润,甚至生产不用自来水,从山上引水来省钱;用自己发电,自做包装材料,改变原料状态来省钱;靠外销、靠开拓经济作物来挣钱。

 

  1994年工厂经过兼并重组进行了股份制改制,改名浙江省桐庐汇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恢复了春雷霉素的生产,并研发复配新品种,在水稻以外的药材、茶叶、草坪、果树和蔬菜等经济作物上进行推广。同时建立新的体制,扩大销售领域。发展到目前为止,汇丰的井冈霉素仍是在国内销量第一,在全球销量中占80%。这是这位倪董事长回顾创业史值得骄傲的成绩。

 

  最值得倪董事长自豪的是发展之后汇丰人为社会奉献的情怀。他们之所以坚持做生物农药50年不动摇,拿倪董事长的话说:生物农药是个好产品,虽然一直是成本价格背离,但对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在没有利润的时候,必须要坚守社会效益,要持有社会责任心,要坚信总有被社会认可的一天。除此之外他还为发展中国的生物农药做义工,花钱无偿为技术落后的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带具有共识的伙伴共同去发展我国的生物农药事业。他们现在还通过发展新的第三产业来保证生物农药产业良好生存。

 

农药快讯, 2020 (21): 21-23.

tag: 行业专访、研究历程、心得体会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3945.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