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珍1,施 锦1,邓小垦1,周三新2
(1.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湖北宜昌;2.宜昌市夷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樟村坪镇分中心)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具有迁飞、适生和繁殖能力强、为害范围广等特点。2019年1月第一次入侵我国云南省,后陆续出现在中国大陆18个省份和台湾岛,对我国农业造成巨大损失。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2019年6月6日首见草地贪夜蛾幼虫为害,最高为害株率达60%,主要啃食玉米心叶,严重影响雄穗抽出,造成玉米产量损失严重。因此见虫后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草地贪夜蛾的试验,以期筛选出草地贪夜蛾的应急防控药剂。
1 供试药剂
各处理制剂产品名称、生产厂家、用药量及兑水量信息见表1。
表 1 各处理制剂用药量及兑水量
编号 |
处理g(mL)/667 m2 |
用水量L/667 m2 |
生产企业 |
T1 |
32 000 IU/mg 苏云金杆菌WP 100 g |
50 |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T2 |
35%氯虫苯甲酰胺WG 6 g |
50 |
美国富美实公司 |
T3 |
10%吡丙醚·高效氯氰菊酯ME 50 mL |
50 |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
T4 |
20%抑食肼WP 50 g |
50 |
浙江大鹏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T5 |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0 g |
50 |
河北沃德丰药业有限公司 |
T6 |
杀虫桶混增效助剂35 mL+35%氯虫苯甲酰胺WG 6 g |
50 |
云南勐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CK |
清水 |
50 |
/ |
2 结果与分析
不同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见表2。
表 2 不同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
处理编号 |
药前虫口基数/头 |
药后1 d |
药后2 d |
药后7 d | ||||||
虫口数/头 |
虫口减退率/% |
防治效果/% |
虫口数/头 |
虫口减退率/% |
防治效果/% |
虫口数/头 |
虫口减退率/% |
防治效果/% | ||
T1 |
52 |
44 |
15.38 |
15.38 |
26 |
50 |
50 |
12 |
76.92 |
78.18 |
T2 |
45 |
34 |
24.44 |
24.44 |
16 |
64.44 |
64.44 |
4 |
91.11 |
91.59 |
T3 |
52 |
44 |
15.38 |
15.38 |
36 |
30.77 |
30.77 |
9 |
82.69 |
83.63 |
T4 |
66 |
63 |
4.55 |
4.55 |
36 |
45.45 |
45.45 |
14 |
78.79 |
79.95 |
T5 |
42 |
4 |
90.48 |
90.48 |
1 |
97.62 |
97.62 |
1 |
97.25 |
97.40 |
T6 |
56 |
36 |
35.71 |
35.71 |
16 |
71.43 |
71.43 |
3 |
94.64 |
94.93 |
CK |
52 |
52 |
0 |
/ |
52 |
0 |
/ |
55 |
-5.77 |
/ |
药后1 d、2 d 和7 d,T5防效均高于90%,防效最佳;且药后1 d和2 d,仅T5防效达到了90%,表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0 g/667 m2对草地贪夜蛾防效最好、且速效性强。防效其次的是T6和T2,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WG 6 g/667 m2对草地贪夜蛾防效仅次于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0 g/667 m2,T6较T2防效高,表明在农药用量相同的情况下,添加助剂可以提高防效。20%抑食肼WP 50 g/667 m2、10%吡丙醚·高效氯氰菊酯ME 50 mL/667 m2和32 000 IU苏云金杆菌WP 100 g/667 m2处理的速效性与持效性均相对较低,其在药后1 d的防效均在20%以下,药后7 d也仅78.18%~83.63%。综合来看,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0 g/667 m2和35%氯虫苯甲酰胺WG 6 g/667 m2可用于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
3 小结与讨论
供试的5种药剂对降低草地贪夜蛾危害程度和种群密度均有一定效果,但以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WG 20 g/667 m2和35%氯虫苯甲酰胺WG 6 g/667 m2防治效果最佳,可以作为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药剂推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轮换用药,以免产生抗药性;也可配合杀虫桶混增效助剂使用,利于提高活性;对于草地贪夜蛾的防控还应抓住喷药时间和防治时期,最好在阴天下午施药,突出关注叶心部位喷药,重点防治低龄幼虫(3龄以下),这样既能避免高温施药带来不良影响,又能提高药剂的防治效果。 (来源:《湖北植保》2021年第4期)
农药快讯, 2021 (12):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