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杂草的防除是一个较为棘手的问题。据观测,中耕除草往往要占整个菜田管理用工的30%~40%。而采用化学除草不仅可以防除菜田杂草,提高菜地的产量和品质,而且还能节省除草用工,减轻菜农劳动强度,不失为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高的措施,但使用除草剂,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适期施药 菜地化学除草,大多采用土壤处理法,但必须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发芽前进行,施药时间以杂草初生阶段效果最好,当杂草长至9~12厘米或分蘖期以后再施药,防效差或根本无效。值得注意的是:土壤处理除草剂喷施后,会在土壤中保持一段时间残效期,少则一周多则一年或更长。这种残效期会造成一些后茬蔬菜不发芽或发芽后死苗。菜地前茬严禁使用磺酰脲类及咪唑啉类除草剂,更不宜使用会毒化土壤的西玛津、伏草隆等。
注意用药时间 氟乐灵、敌草胺、扑草净、二甲戊灵均属于土壤处理剂,主要通过杂草的幼根和幼芽吸收而产生效果,抑制杂草生长,一般在作物出苗前或定植前施用。对茎叶处理的除草剂,是通过杂草的茎和叶吸收到植物体内而破坏其分裂组织,用药时间应在禾本科杂草3~6叶期为宜。
土壤平细、湿润 土壤处理要求地面平整,土壤细碎湿润,创造让杂草萌发的良好条件,使其萌发一致,便于集中药杀,从而达到一次用药杀死大部分杂草的目的。在用药时应考虑菜地土质,如黏性土质对除草剂有吸附作用,这类田施用除草剂除草时药量应适当增加;而瘦田、沙性土质田块用药量要酌情减少。土壤处理剂必须在雨后或浇水后喷药,即土壤含水量在20%~30%时喷药效果好。
注意剂型 菜地施用的除草剂中,都加入了不同的助剂,如溶剂、乳化剂、湿润剂和稳定剂等。这些助剂的加入,会提高除草剂的除草性能,但也增加了产生药害的可能性。一般来说,菜地应尽量避免使用乳油、悬浮剂、烟剂和片剂等剂型的除草剂,防止对蔬菜产生直接或间接药害。
均匀喷雾 可湿性差的除草剂,容易出现沉淀现象。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经常摇动,保证均匀喷雾,否则药箱下层的药物浓度高容易产生药害。在施用茎叶处理剂时,要求喷施的雾点要细,以增加药液均匀与杂草叶面接触时间,提高防治效果,且茎叶处理剂如果在用药后4小时之内遇雨,则需补喷。
在设施栽培区减量用药 采用保护地设施栽培的蔬菜,棚室内气温及土温均较高、湿度大,药效发挥快,不仅在施用除草剂时要及时通风透气,而且用药量也应较常规露地栽培的蔬菜田减量20%~30%,以免使棚室内蔬菜发生较大面积的药害。
及时覆土 有的除草剂如氟乐灵易挥发,喷药后要及时混土2~3厘米深,以防光解失效。见光后易失效的除草剂,不宜在阳光下曝晒,用药后必须马上覆土,其他类型的除草剂一般要保护好土表药膜,忌混土和践踏,破坏已在地表形成的具有除草效果的药膜层。
尽量施用残效期短的除草剂 根据不同蔬菜品种和生长期长短,一般以选用持效期适宜的化学除草剂为好,以减少农药残留污染和对后茬蔬菜的危害,并且要注意化学除草剂对蔬菜的特殊的敏感性,如黄瓜、莴苣对扑草净、氟乐灵敏感;芹菜、胡萝卜对敌草胺敏感等。
防止污染 保护地栽培蔬菜和大棚蔬菜应尽量避免使用有强烈刺激气味的除草剂。有的除草剂飘移污染或对容器的污染十分严重,如在蔬菜地上风2,000米内,下风500米内使用2,4-D丁酯,均可危害蔬菜。喷施过2,4-D丁酯的喷雾器,即使清洗得很干净,也会伤害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