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草胺是旱田土壤封闭处理剂,适用于大豆、玉米、油菜等多种作物田。有资料介绍小麦对乙草胺敏感,麦田使用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或苗后早期处理存在较大的风险,但目前有较大面积的小麦田使用乙草胺及其混配剂。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杂草研究专家娄远来研究员介绍说,虽然乙草胺对小麦存在安全性差的问题,但在应用得当的情况下除草效果较好,目前国内有乙草胺的混配剂登记用于小麦田。
娄远来说,近些年乙草胺在苏中、苏北地区,特别是淮北地区的小麦田应用较广泛,对小麦田大多数种类的禾本科杂草有较好的防效,对荠菜等小粒种子阔叶杂草也有良好的防效。特别是近些年禾本科杂草对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酯类除草剂抗性逐渐增强的情况下,乙草胺仍表现出良好的防效,至今没有抗药性报道。此外,乙草胺的用药成本很低,农户更易接受。
乙草胺主要通过杂草芽鞘吸收,对已出土的杂草无效,应在杂草萌发前使用。掌握在小麦播后苗前或麦苗2叶1心期后施药,小麦出苗后至2叶期前对乙草胺敏感,不能用药,露籽多的田块不宜使用。土壤墒情好,施药后能形成严密的药土层,而且乙草胺的活性较强,对杂草的防效较好。
娄远来提醒,乙草胺对小麦安全性差的问题不容忽视,其主要诱发因素是土壤湿度过大。麦田使用乙草胺后短期内出现大雨,甚至田面出现积水,药液被淋溶到较深的土层中,小麦根系吸收过多的药物会发生药害,导致小麦出苗率和成苗率下降,即使小麦能出苗,麦苗生长也会受到抑制。我省(江苏)淮北地区常年秋冬季雨水少,在小麦田施用乙草胺的风险相对较小,但2012年小麦播种后雨水较多,有部分田块的小麦出现乙草胺药害导致出苗率和成苗率下降。麦田施用含乙草胺的除草剂,必须提前开好田间沟系,保证雨后田间积水能及时排出,尽量避免在大雨前施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