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发表文章称,“大部分农药比盐安全”观点不正确,认为“农药对人体产生的慢性毒性是可怕的。它会使慢性中毒者病得不清不楚,甚至死得不明不白”。该观点一出,公众哗然。有人担心自己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慢性中毒者。为此,记者再次采访了广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生物农药专家徐汉虹,请其为公众释疑。
农药经过半个多世纪扬弃
徐汉虹表示,当时他提出“大部分农药比盐还安全”观点时,强调了是在“农药经过半个多世纪扬弃”的前提下。徐汉虹解释说,随着科技进步,农药也在“优胜劣汰”。一些高残留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经禁用,有机磷、菊酯类等杀虫剂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的农药。目前的新农药,大部分毒性已经非常低,比我们吃的食盐还安全。“如果抛开‘扬弃’谈农药安全,似乎有偷换概念的嫌疑。”徐汉虹说。
前述文章中引用《新编实用药物学——农药篇》(科学出版社出版/江明性主编)和另一本未知名农药手册,佐证“大部分农药比盐安全”观点错误。对此,徐汉虹表示,文章并没有拿盐与新开发的农药进行比较,书中材料是否“最新”值得商榷。记者查阅多家知名购书网站都未找到文章中所引用的书。
徐汉虹还从毒理学角度解释了“大部分农药比盐安全”的原因。“从毒理学来看,任何物质都是有毒性的,只是剂量不同。因为用途不同有的成为食品组成,有的成为农药,有的成为其他。但这些物质都有一个LD50值(半数致死量),该值的高低决定了该物质毒性的低高。也就是说,任何物质超过了一定剂量就有可能中毒。盐也不例外,吃多了也会中毒。因此,农药和盐的毒性是可以比较的。”
慢性毒理实验超过两年
对于“农药对人体产生的慢性毒性是可怕的。它会使慢性中毒者病得不清不楚,甚至死得不明不白”的观点,徐汉虹持否定态度。
“农药上市前,毒理学和安全性实验始终放在第一位。一种新农药的研发,要经历10年甚至更长时间。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进行毒理学实验,包括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三致性等实验。在农药研发中,这部分的投入也是最大的。”徐汉虹说,通常农药亚慢性毒性实验要做三个月,慢性毒性实验至少要做两年以上,还包括对长期接触群体的进一步调查。因此,农药开发成本非常高,但这些实验必须要做。
据了解,为了保证农药实验的准确性,在早期的农药开发中,还曾用猴子做毒理学实验,甚至不惜重金招募志愿者参与毒理学实验,通过口服的方式,观察农药的毒性。
徐汉虹表示,研发理念的变化也使现代农药安全性大大提升。据了解,现代农药研发主要着眼于从高等动物与有害生物之间的代谢差异来寻找靶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例如,某类新农药的作用是影响昆虫蜕皮,而这个靶标在高等动物体内是不存在的。像上世纪70年代的有机磷农药,最早是从战争生化武器“毒气弹”演变而来,对于人的危害会比较大。
文章在谈毒性时,还举了乳油农药溶剂苯可诱发白血病的例子。对此,徐汉虹表示,农药溶剂有很多种,苯只是其中一种,并且这种溶剂国家已经不允许进行农药登记了!现在农药提倡直接用水做溶剂。
徐汉虹介绍说,为了保证农药的安全性,新农药登记前,还要进行“两年三地”的残留实验,以明确安全间隔期。“一般会从国内选择三个有代表性的区域,将农药正常剂量加倍后,施用于作物上,观察降解情况。如果残留高,这种农药就不能进行登记。如果可以降解到安全范围,再根据降解动态,得出这种农药的安全间隔期。”
看来,在农药研发中,科研人员早已考虑到慢性中毒、靶标问题、溶剂问题等。但要真正做到农产品安全,徐汉虹还表示:“需要农民按照农药标签上的说明,施用在规定的作物上,并确保农药安全间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