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早用噻呋酰胺防治小麦纹枯病
作者:付佑胜 更新时间:2012-02-16 点击量:1098
    近年来苏北等地直播稻种植面积较大,导致小麦播种期普遍偏迟。为保证迟播麦的产量,往往大幅度提高播种量,高的田块每亩用种量在20~30公斤,田间麦苗生长过密,随着春季气温回升,小麦迅速恢复生长,田间郁闭度将进一步增加,有利于纹枯病发生。2011年11~12月苏北地区降雨量充足,田间湿度大,部分田块已发生纹枯病,小麦叶鞘有明显黑点,预计今年气温回升后小麦纹枯病发生比去年严重。
    早春开展药剂防治是控制小麦纹枯病的重要手段。目前生产上多选用井冈霉素、井冈·蜡芽菌、井冈·枯草菌等药防治,但这些药持效期短,而且农户往往等到发病后才开始用药,效果较差。噻呋酰胺属苯酰胺类杀菌剂,登记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高度选择性,对锈病、黑穗病、纹枯病等病害有较好防效,持效期达30~45天。
    笔者近年来开展了噻呋酰胺在小麦上的应用研究,试验数据表明,在小麦起身拔节前的3月5日和3月15日,分别每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10毫升、20毫升,药后30天对纹枯病的防效分别为94.38%、97.78%和97.41%、97.41%,白穗率均为0;而在小麦拔节后的4月5日和4月15日,采用相同的药剂处理,对小麦纹枯病的防效均明显下降。试验结果表明,小麦拔节前是防治纹枯病的最佳时期,每亩用24%噻呋酰胺悬浮剂10~20毫升,能有效控制纹枯病的发生,减少白穗,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科所  付佑胜)
 
资料链接
    小麦纹枯病在田间的发病过程可分为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1)冬前发病期。麦种萌发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病病菌侵染,症状表现在植株近土表处。(2)越冬期。外层病叶枯死后,因气温下降,病株率和病情指数停止增加。(3)横向扩展期。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或2。(4)严重度增长期。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着植株基部节间的伸长,病菌逐渐侵染茎秆,病情指数猛增。(5)枯白穗发生期。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高度、受害茎数等都趋于稳定,但发病重的植株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枯白穗。
tag: |春季|噻呋酰胺|小麦纹枯病|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3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