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除草是冬小麦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一项措施,分为播后苗前土壤封闭处理、冬前茎叶处理和早春茎叶处理三个阶段。当前多数地区只注重茎叶处理,忽视封闭处理技术的应用。据在江苏、安徽、山东等地调查,麦田封闭除草应用面积所占比例不到20%。
实际上,近些年部分杂草对一些茎叶处理除草剂已经产生耐药性,防除效果不佳,需要加大用药量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但药量增加后,对小麦会产生安全隐患。另外,冬前和早春气温不稳定,常有寒潮天气,而多数麦田茎叶处理除草剂对温度敏感,容易引发“冻药害”。
要避开麦田茎叶处理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就应该改变用药习惯,加强封闭处理技术的应用。目前麦田封闭处理除草剂以含乙草胺的药剂为主,这类除草剂价格低廉,应用面积比较大,在干旱地区应用较安全,但遇阴雨天气或田间湿度较高的情况下安全性会下降,容易形成大面积药害,造成小麦烧芽或烧叶;另一类封闭处理除草剂以绿麦隆和异丙隆为主,价格相对较高,但安全性较好,对小麦发芽和生长没有不良影响。
据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杂草室等单位试验,将绿麦隆和异丙隆混配,用于麦田封闭处理除草,有利于扩大杀草谱,提高药效,降低用药成本。目前国内登记的绿麦隆和异丙隆的混配剂产品仅有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50%绿麦·异丙隆可湿性粉剂,登记用于麦田防除一年生单双子叶杂草。该药的安全性比乙草胺类除草剂高,而且施药期较宽,从小麦播种到苗后早期都可以使用。从多年多地的试验结果来看,每亩用50%绿麦·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25~150克,使用效果最好。在雨后或田间墒情较好的情况下,更容易发挥药效。如果田间土壤干旱,可适当增加用药量,同时每亩用水量可增加到50~60公斤,均匀粗喷雾。在墒情适宜、施药得当的情况下,后期基本不需要进行茎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