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黄化曲叶病番茄品种需防灰叶斑病
作者:祝海燕 更新时间:2013-12-20 点击量:1331

    2009年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山东寿光大面积发生,给番茄种植造成毁灭性打击。防治该病的有效措施是采用抗病品种,因此市场上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番茄品种蜂拥而上。然而,随着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大面积推广,番茄灰叶斑病呈现出暴发流行的趋势。
    据调查,目前在生产上应用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如迪芬尼、齐达利、迪利奥、戴维森、欧官、金棚8号、金棚10号、金棚11号、东圣T01、瑞星2号、嘉信粉迪等,都表现对灰叶斑病高度感病,染病后发展速度快,严重影响光合作用,甚至造成全株死亡。因此,栽培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时要注意防治灰叶斑病。
    在山东发生的番茄灰叶斑病,由半知菌亚门真菌茄匐柄霉菌引起,主要危害叶片。病斑一般先从中下部老叶发生,初期为灰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小斑,后逐渐扩展,中部颜色变浅,多呈灰白色至灰褐色,但多数病斑为小型斑,直径0.5~5毫米。病斑稍凹陷,极薄,后期易破裂穿孔,严重时病斑遍布整叶,造成叶片干枯脱落。
    该病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丝体在土壤病残体或种子上越冬,次年在温湿度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通过气流和雨水传播。温暖、相对湿度大、阴雨天及结露持续时间长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土壤肥力差、植株生长不良时发病重。
    采取农业措施预防番茄灰叶斑病,主要把握几个方面:一是尽量选择既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又对灰叶斑病有良好抗性的品种,如粉迪尼217、宝威、瑞星5号、瑞利、思想者968等。二是及时摘除植株下部的老叶、病叶、黄叶,病株拔除后及时清除田间枯枝、落叶,并将其带出田外深埋,减少病源。三是与非寄生性蔬菜如十字花科的大白菜、甘蓝、萝卜等进行合理轮作。四是采用地膜覆盖、膜下滴灌、及时放风等措施降低棚内湿度,使相对湿度控制在60%以下,并选用优质无滴膜,防止棚膜滴水传播病害。五是合理施肥。据调查,寿光番茄种植区灰叶斑病发生严重的棚室,菜农均有连续施用高钾肥料的习惯,尤其是进入结果期后,往往只冲施高钾肥,忽视氮磷肥。番茄植株进入盛果期后,虽然对钾的需求量大增,但忽视氮肥的施用,也会因为缺氮而生长不良,使抗病性减弱。因此番茄生长期应平衡施肥。六是在病害多发期叶面喷施钼肥和磷肥,5~7天一次,连喷2~3次。钼一方面可以促进硝态氮在植株体内的转化,另一方面能提高叶片内叶绿素的含量,使光合效率显著提高。磷可以促进番茄根系发育。通过叶面补充磷、钼肥可以使植株生长健壮,提高抗病性。
    番茄灰叶斑病发生初期,可以选用达科宁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可杀得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30%壬菌铜微乳剂500倍液喷雾防治,每7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发病中期可以选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或25%溴菌·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2.5%腈菌唑乳油2,500倍液喷雾,每5~7天一次,连喷2~3次。寿光地区常采用两种混药方案防治,一是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的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二是30%壬菌铜微乳剂(500倍液)加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倍液),每5~7天一次,连续防治2次,防治效果好。

农药快讯, 2013 (24): 29.
tag: 抗黄化曲叶病番茄品种需防灰叶斑病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307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