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4年第16期
  文章:81篇
蜕变出精彩——浅说从"农资经理"到"作物经理"的转型
作者:涂俊明 更新时间:2014-08-15 点击量:1562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大踏步推进,农业产品及其生产服务市场化的演进变革,农业领域里各种新颖出彩的事物不断涌现,常常孵化出崭新的理念、全新的模式,演绎出多姿多彩的新组合、新门类。农药、农资行业的经营者身处在这样的变革潮流之中,他们经常身不由己地跟随着市场的漩涡打转。此情此境之下,随时随地会在应验着那个无情的法则:适者生存!于是,农药、农资商们就不再是按部就班似地应对变化,而是主动发起攻势,自觉走进汹涌的市场漩涡里,历练着,捶打着,蜕变着!为了生存,期待发展。我们从当下这些“农资经理”向“作物经理”转型之中,足以可窥一斑!
    何谓“作物经理”,还是一个未曾正式定名的“非正式”职业,当然也就算不上是冠冕堂皇的职场称谓。尽管如此,“作物经理”已经酷似风生水起,夺人眼球的热门行当。在“作物经理”此方界域里,农资商群体中诸多同行争相学习效仿,不少商家争先恐后争抢此“作物经理”桂冠头衔!似乎已成农资业界的“巅峰”而倍增着光环。其实,窥探那些先行一步者的足迹,在浏览那些已成大势的“作物经理”盛况,他们大多是从“变”起步,逐步改弦更张,吐故纳新,就势发展地转型过渡,历练成为今日之“作物经理”的。他们从“柜台”上的简单“买卖”,把“商品”的“公司”存量,逐一演变,通过“流线”的“服务”,使农资商品服务的“生产”成为自家的经营“品牌”,从此越发地拓展、变革,成为了农资经营业界新的时代标签!
    “柜台型”变“流线型”。常规而传统的“农资经理”往往被称之为“商店经理”、“门市老板”,是守候门店、看着铺柜做农资生意买卖的“柜台型”经营者。
    在当今竞争日趋激烈的农化、农资经营行业,市场的纷争经常“狼烟四起”,愈演愈烈,这样的老旧“守门员”式的服务经营方式,再也敌不过走出门店,下得田头的“游族式”经营服务。于是,既新型又新鲜的“作物经理”营销模式捷足先登,快步到位。他们的创新动作,让那些蹲守店堂、守株待兔的“柜台型”经理老板坐不住了。
    “作物经理”的经营模式中,具有着关于农药、农资商品的大量知识性、技术性、服务性、指导性、操作性要求,需要具有与上游商家、生产厂家,甚至是研发单位“通”着密切的联系,架构起一条农药、农资到实际操作使用的直达“高速公路”,而其中的环节就是通过“作物经理”的直接操作,演变成为不再间断的“流线型”产业链。“形成农资商品生产、流通经营、实际应用‘一流如水’的运转状态,是未来农资与农民、农资与农业的最佳模式”,有关方面的专家评议“作物经理”作用时如是说。
    由此而言,“作物经理”的出现与经营,将会是农资领域内外一场脱胎换骨的蜕变之“戏”,而演绎好这场大戏的,正是从“柜台型”华丽转身的“流线型”农药、农资商,此时的他们中间,不少人已经成为熟练老道的“作物经理”而名闻遐迩。
    “买卖型”变“服务型”。从诸多农药、农资行业招募“作物经理”人选的竞聘条件来看,“学历、经历”等基本素质要求起点都较高,门槛设置、技术要求、从业经验等方面也各设“关隘”。但一般的“作物经理”的待遇颇丰,着实有着不小的诱惑力。
    农资商演变成为“作物经理”后,不再是简单的“买卖型”生意人,他们的转型身份就是“服务型”的“作物经理”。说“服务型”,决不是空设的花架子,要有农药、农资应用的全套技能,懂得作物的生理、生长、植保特性,并且还有成功地诊断植保病理、采取防治技术措施、确保农业丰收的生产本领,俨然是位农业专家,或者是农事高级顾问。如此的“服务型”经营,才会是得心应手的“作物经理”标准。
    用成功人士的话说就是:买对路、卖对头、用对当,服务优,才是最佳的“作物经理”!
    “商品型”变“生产型”。原本的农药、农资经营商,就是将作为商品的农药、农资出售,与农业作物消费者成交,完成农药农资的商品化转变过程。
    现在的“作物经理”,不再是一头从农资生产厂家或上游经销商那里“买进”,再简单进行对农民消费者“卖出”,完成农资商品的一次性交易程序。在这些活动中,出现的农资商品的质量问题、服务问题、应用对象问题、商品的升级换代问题等等,与经营者的“商品型”作为毫无瓜葛。
    “农资经理”蜕变成为“作物经理”后,通过直接与现场的“自我”作业应用,进行着例如对比试验、参照实验等专业程序,从农业生产的植保使用里,深谙农药、农资商品的在田表现,反馈直接应用的信息,参与到农药、农资生产厂家、研发单位的产品完善程序里,从而使原本的“柜台买卖”,演变成为一线的“生产型”经营,不断提供农资物品质量改造与产品升级的可控性,延伸了较好的发展路径。
    “公司型”变“品牌型”。按照原有的农药、农资经营模式,农资商品多半就是“公司型”运转经营,生产者与经营者、研发者与生产者之间都仅仅是“公司型”的商业运作模式,对农药、农资商品的品牌建立,对农资服务的品牌化战略难以形成合力。
    农资商家通过实行“作物经理”模式服务经营,打通了生产者、研发者、销售者、应用者之间的层层“隔断”,信息回馈快,实践需求准,技改方向明,利于升级换代、产品更新的同时,诸多作用稳定、价廉物美、深受宠爱的好品牌、名品牌就会脱颖而出。再则,由于“作物经理”的直接功用,在打造农资商品的好品牌、名品牌的同时,农资商自己的经销便有了好口碑,农资店家、农资公司就成为深受农民欢迎的好品牌,所有这些实际而实在、实在又实惠的“作物经理”服务,水到渠成地孕育了农资商品的“名牌效应”,造就了诸多优秀农资的“品牌基地”!
    蜕变之间现精彩!但愿更多的经销商从“农资经理”店里走出来,大步流星地朝着“作物经理”的大道进发,大胆撩开新形势、新市场里营销事业的新面纱,不断开启农资经营与农业服务天地里的锦绣前程!
农药快讯, 2014 (16): 26;24.
tag: 蜕变出精彩——浅说从"农资经理"到"作物经理"的转型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417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