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发布对中国农药规模以上企业2014年的经营调查结果:2014年全国农药行业843家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08.41亿元,同比增长7.5%,利润总额达到225.92亿元,同比下降1.2%。化学农药利润总额下降3.6%,而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利润强势增长23.7%,增长速度远大于化学农药。2014年中国农药行业效益下滑,亏损额大幅上升。843家规模以上农药企业中,亏损企业数同比下降0.7%,亏损额为5.75亿元,同比增加24.9%,亏损面从上年同期的7.8%下降到7.1%。
农药行业近6年来利润总额首次下降,部分原因是由于大宗产品草甘膦和百草枯价格比2013年降幅过大。就草甘膦而言,每吨价格降幅超过万元,这直接导致了国内草甘膦生产企业的利润跳水,也使得整个农药行业利润总额下降。另一方面,行业利润总额降低并不是几个产品造成的,还有国内人力成本增加、国际采购疲软、中国市场用量减少等因素,都使农药行业利润下降。
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尽管化学农药利润总额下降,但生物化学农药及微生物农药强势增长了23.7%,这让大家眼前一亮。尽管化学农药依旧是中国农药的支柱,但生物农药的强势发展也让众多企业将注意力转向生物农药。在化学农药企业数量众多、恶性竞争、产品利润透明、附加值低等不利条件的制约下,利润总额降低已成必然。
笔者认为,农药企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开始转入平稳期,不要因为一时的利润波动而失去信心,而要从多方面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第一,随时关注国家政策和社会舆论导向。生物农药发展已受到国家支持,我们有理由相信,高额利润在给生物农药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的同时,也给更多拥有资金和渠道优势的化学农药企业以新的发展契机。
第二,企业联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产品。农药企业应该将专利产品共享,共同开发市场,只有真正占据市场的农药才是真正的创新。
第三,化学农药企业应更重视农药制剂产品的开发,向产品多元化方向发展。2014年化学农药利润总额下降和国内大部分企业只重视单一产品关系很大,这样抗风险能力薄弱。
第四,企业应重服务、轻产品。产品有价服务无价,只要能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满足农民的需求,低利润的产品也能产生高额的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