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湖北省经信委、省财政厅印发《湖北省涉汞铅及高毒农药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提升计划》的通知,其中提出要加快实施高毒农药替代清洁生产重点工程,全面提升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按计划,到2018年,全省替代高毒农药产品产能将达8,000吨/年,将减少苯、甲苯、二甲苯等有害溶剂使用量1,765吨/年。截至目前,计划实施已1个多月,中国化工报记者日前对业界专家和湖北省部分农药企业进行了采访,注意到农药绿色化发展已成为业内共识,企业也正在积极转型,期待在绿色农药上有所作为。
污染物削减势在必行
“这一计划,旨在从源头减少汞、铅和高毒农药高风险污染物产生,在达标排放基础上,进一步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将促进农药行业绿色发展。”湖北省经信委节能处调研员黄旭说。专家纷纷表示,该计划无疑对高毒农药行业提出了更高的绿色要求,将进一步加快湖北农药行业转型升级的步伐。下一步,应依靠科技创新,加强研发和推广使用绿色农药,引导农民科学用药,为农产品安全上把“锁”。
“汞、铅和高毒农药等污染物毒性大,一旦排放到环境中,既可通过大气、水、土壤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也可以通过食物链传导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黄旭说,“其中一些污染源,来自工业生产。”
黄旭介绍,农药行业主要问题是仍有杀扑磷等12个高毒品种,产量占总产量的2.5%左右。此外,全国还有约30万吨的有害有机溶剂在农药制剂中应用。
高风险污染物削减势在必行,应从源头上加以控制。“汞、铅和高毒农药造成的污染,通过末端治理难度大、成本高。”黄旭说,通过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技术进行改造,从源头实施替代、生产过程进行减量,能最大程度地消除汞、铅和高毒农药等高环境风险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绿色农药前景可期
“大家对农药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谈药色变’。现代农业某种程度就是化工农业,没有化肥与农药就没有高产与高效。在农业生产中,不能因为追求绿色与有机就不用农药。”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副站长童军说。
据童军介绍,绿色农药的推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目前,影响绿色农药发展和推广的因素很多,如药企创新能力不强、生物农药价格偏高、绿色农药的使用技术不到位、农产品价格未体现优质优价等。国家正在加大支持农产品绿色防控的力度,政策环境非常好。企业和政府管理部门都要各司其职,为绿色农药的研发和推广作出贡献。
童军还强调,当前农药企业要克服“小而全”的毛病,加强企业间的融合与协作,共同研发和推广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农药新品。同时努力做好售后服务,培养农民规范用药的意识,教会农民正确用药、科学用药的技术。
“我认为,推广绿色农药,眼下可从合作社等种植大户入手,作有效的引导。希望全社会都来共同关注、重视和支持绿色农药的发展,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我们有理由相信,农药企业有责任,更有担当!”童军充满期待地说。
企业加快转型步伐
按照计划,湖北省将实施高毒农药替代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实现一批高毒农药品种的替代。支持农药企业采用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农药新品种,对高毒农药产品实施替代,提升清洁生产水平。
“我们要注重发挥技术创新的作用,并加强政策引导。”黄旭表示,湖北省将发挥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为清洁生产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对符合申报条件的项目,推荐申请中央财政清洁生产奖励资金支持,或者将其列入全省产业升级、技术改造、中小企业发展等财政资金支持的重点,鼓励企业积极投入清洁生产。
童军也认为,农药管理邮门在履行监管职责的同时,要尽可能地为行业转型、企业创新出谋划策,以帮助企业降低农药的生产成本和推广成本,让农民用得放心,也用得起。
据了解,尽管计划中只涉及到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和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2家企业,但其他农药生产企业对“升级改造农药剂型、加快淘汰有害助剂使用和减少有害有机溶剂使用量”的热情未减。
武汉武大绿洲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早就看好绿色生物农药的良好前景,于1999年3月成立之初就与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结成了科研战略合作联盟,开发的生物防治产品涵盖多个领域。在农业部向全国推荐的6个微生物农药中,武大绿洲独占5个。
“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研发力度,开发生物农药新品种,增强绿色防控实力,拓展绿色食品示范基地,从而打造以生物农药为主导、绿色防控技术为支柱的综合防治体系。”武大绿洲技术总监缪华军说。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办事处经理李富才表示,企业要通过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为种植者提供突破性的技术和创新的解决方案,始终把安全、环保和职业准则放在首位,在产品发明、开发、生产、使用直到处理的过程中,遵从严格的标准,尽可能地降低产品对环境、使用者和消费者构成的风险。
“现在制售假农药现象较多,影响了真正低毒、高效、绿色农药的推广和效益,此现象不打击、不杜绝,保障农产品安全就是一句空话,发展绿色农药就无从谈起。”美国杜邦公司知识产权保护技术顾问姜干明不无担忧地说。他建议,企业、政府、媒体共协作,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行为,让真正绿色、安全的农药直达田间地头。
表1 计划中所列高毒农药替代清洁生产工程
产品类别 |
生产企业 |
生产规模 |
|
减排效果 | |||||
项目名称 |
清洁生产改造内容 |
总投资 |
起止年限 |
改造前 |
改造后 |
绝对削减量 | |||
高毒农药 |
湖北仙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甲基异柳磷生产规模2,000吨/年 |
农药剂型优化升级改造项目 |
有害溶剂替代 |
300万元 |
2014年3月 |
年使用有毒有害溶剂量(甲苯40吨、甲醇40吨),共80吨 |
全部用环保溶剂替代 |
减少使用有害溶剂量(甲苯、甲醇)年80吨 |
水胺硫磷生产规模3,000吨/年(原药生产量2,000吨/年,制剂生产量1,000吨/年) |
年产1,000吨噻虫嗪项目 |
以2-氯-5氯甲基噻唑和噁二嗪反应,生产噻虫嗪替代高毒农药水胺硫磷 |
4,575万元 |
2014年3月 |
制剂产品年使用有毒有害溶剂量(甲苯400吨、甲醇75吨),共475吨 |
噻虫嗪替代高毒农药水胺硫磷生产量1,000吨 |
减少有害溶剂年使用量475吨 | ||
高毒农药 |
湖北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 |
灭多威生产规模4,000吨/年 |
氨基甲酸酯高毒农药替代 |
硫双威替代灭多威(二氯化硫、吡啶、二甲苯、灭多威在合成反应器中反应得到产品 |
1.5亿元 |
2015年7月~2017年12月 |
灭多威生产规模4,000吨/年;克百威生产规模3,000吨/年。溶剂苯使用量1,091.22吨;溶剂二甲苯使用量1,299.14吨 |
硫双威生产能力3,500吨/年;丁硫克百威生产能力2,700吨/年。苯使用量500吨/年以下,二甲苯年使用量600吨/年以下 |
替代灭多威4,000吨/年;替代克百威3,000吨/年。减少有害溶剂年使用量1,290吨 |
克百威生产规模3,000吨/年 |
丁硫克百威替代克百威(采用克百威法合成丁硫克百威工艺,合成收率以克百威计大于90%,丁硫克百威产品质量大于9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