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到,万紫千红。在国家宏观政策和“两会”带给中国农药业利好的春的信息同时,也在时不时地透出一股股的凉意。年初,《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由国务院发布,同时,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公布了《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这对农药尤其是多菌灵工业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再次提醒多菌灵企业,需要理性认识企业现有用水量、排水量以及将来的可用量,同时把住节水关,搞好清洁生产。
水,将使多菌灵产业命悬一线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是化学工业的命脉,化工生产的冷却、管道运输介质、反应媒介以及清洁等工艺,都要用到巨量的水,继而产生大量工业污水。就化工来说,其耗水量、排水量大,水资源是影响其发展的最重要制约因素,将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水情指导思想。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瓶颈。农药工业是与资源、环境关系极为密切的行业,就用水情况来说,我国多菌灵行业在农药工业中是用水大户,生产所需的用水量很大。平均来说,我国杀菌剂工业每年产1吨多菌灵,需耗用水10多立方米。而我国人均供水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位居世界第58位。由于人口不断增加和经济高速发展,我国淡水资源将更加紧缺。故多菌灵产业的发展要受水资源瓶颈的制约。2012年1月12日,国务院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国发〔2012〕3号)下发。该文件以水资源配置、节约和保护为重点,强化用水需求和用水过程管理,强化监管,严格控制用水总量,全面提高用水效率,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到2030年全国用水总量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以内;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到2030年用水效率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以2000年不变价计,下同)降低到40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到2030年主要污染物入河湖总量控制在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范围之内,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5%以上。为实现上述目标,到2015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35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下降30%以上,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3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60%以上。到2020年,全国用水总量力争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以内;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0%以上,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同时,要求加强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管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稳步推进水价改革。各项引水、调水、取水、供用水工程建设必须首先考虑节水要求。水资源短缺、生态脆弱地区要严格控制城市规模过度扩张,限制高耗水工业项目建设和高耗水服务业发展,遏制农业粗放用水。对纳入取水许可管理的单位和其他用水大户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建立用水单位重点监控名录,强化用水监控管理。新建、扩建和改建建设项目应制订节水措施方案,保证节水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即“三同时”制度),对违反“三同时”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或流域管理机构责令停止取用水并限期整改等等措施。所有这些,都将极大地影响多菌灵产业的健康发展。当然,在南方以及农药企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各级政府也出台了较为严厉的取水、用水和排放污水的政策措施,这对用水和排水量大的多菌灵企业不能不说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可以说,水,将使多菌灵行业命悬一线。对于国家政策是一个硬约束,企业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趋利避害,去争取自己的政策空间,否则,别无他途!
洁,将使多菌灵面临严峻考验
洁即清洁,意指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近年来,工业“三废”排放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据2008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2008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1.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42.3%。工业废水COD排放量457.6万吨,占COD排放总量的34.6%。工业氨氮排放量29.7万吨,占氨氮排放量的23.4%。3月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公布了“十二五”期间工业领域清洁生产的纲领性意见即《工业清洁生产推行“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工业清洁生产总体目标、任务和要求。制定了COD、SO2、氨氮、NOx、汞使用量、铬渣及含铬污泥、铅尘等生产过程污染物的削减量;明确将重点发展氨氮削减技术、二氧化硫削减技术、氨氮化物削减技术、重金属污染物削减技术等4类清洁生产技术;在涉及重金属领域、有机污染物领域、农药领域开展有毒有害原料(产品)替代;将实施汞、铬、铅、氨氮、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产生量削减7项重点工程。对于多菌灵来说,当前面临的问题不少,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据业内人士介绍,每生产1吨多菌灵原粉,产生10m3左右的多菌灵废水。多菌灵废水的主要成分:无机盐147kg/m3(其中CaCl2 120 kg/m3,NH4Cl 27kg/m3);苯胺类约3~5kg/m3(主要是邻苯二胺)。多菌灵废水的处理也很麻烦,目前方法有2种:焚烧氧化法和活性污泥一炭膜二段生化法,但都不是处理的最佳方法。看来能否找到一种节水和消除水污染的好方法迫在眉睫!但关键是围绕上述问题进行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如连续催化加氢还原、甲叉法农药等清洁生产工艺技术等。但也存在着清洁生产中高费改造方案实施推进难度大,部分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形成的中高费方案,因缺乏投入而难以实施,无法转化为现实的成果等问题。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清洁生产工艺的技改将使多菌灵企业难以为继,多菌灵企业面临着不投入等死,投入找死的两难局面。一些业内人士为此呼吁,面对环保压力和技术创新的需求,多菌灵企业间可以集中联合,与一些大中院校合作,共同投资,在废水污染处理、工艺改进方面开展联合试验,所得成果共同分享,既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品种发展。看来,行业需要发挥作用,企业需要抱团奋斗!
新,多菌灵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新即创新。创新,将使多菌灵企业迎来曙光。在多菌灵行业,其水用量是很大的,其排放污水的量也是很大的,能否有效地节水减排将成为多菌灵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么,如何采取有效的节水减排措施来应对水危机和清洁生产所带来的挑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创新!只有创新尤其是技术创新,才能使多菌灵企业找到节水减排的新途径。随着水资源的稀缺性再次显现,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同时,国家对工业清洁生产的强力推进,对一些多菌灵企业的发展已经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挑战也是好事,它敦促着多菌灵企业在不断地创新,在不断地寻求节水减排的新出路。如何减少成本压力,多快好省地达到节水减排的目的,是多菌灵企业创新过程中所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技术创新加快围绕企业和行业实际,重点研究开发节能节水技术、无废少废新技术、新工艺、清洁能源、有毒有害材料替代技术、生态工业、低碳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再利用等一批重大关键和共性技术。加强国外先进清洁生产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大清洁生产先进工艺、技术和无毒无害原料(产品)的推广应用力度,推动企业由一般制造向创新创造转变,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当然,工业废水治理不能沿着老的路线走,不能只盯着末端排放,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企业必须把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用水结合起来考虑,制定企业、行业的污染排放减排方案。工业废水治理的关键是要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其次需要发展过程控制技术,最后要在末端治理上突破一些技术瓶颈,采用一些先进技术和一些关键工艺和设备,提高污染物去除的水平和效率。这是多菌灵企业在废水治理上所必须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