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稻稻曲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作者:湖南省沅江市农村办 曹涤环 更新时间:2015-08-25 点击量:1278

  稻曲病是水稻后期发生的一种真菌性病害。近些年来随着杂交稻的普遍种植,晚稻发生普遍而严重。总的趋势是杂交稻重于常规稻,粳稻重于籼稻,晚稻重于中稻,中稻重于早稻。晚稻受稻曲病危害后,不仅千粒重、产量下降(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可达30%以上),秕谷、碎米增加,出米率和品质降低;而且病粒作为饲料,肉猪食后,生长、增重速度下降,母猪食后,死胎、畸形胎增加,仔猪成活率降低。

 

  大发生原因  一是感病品种。据调查目前推广的杂交晚稻的一些优质稻品种,大多数为易感品种,孕穗至抽穗扬花期多阴雨、寡日照等气候条件以及一些地区田间菌量不断累积有密切关系,使得品种抗性下降,特别是一些山区的冷浸田、烂泥田种植的晚稻,该病几乎年年重发。二是栽培管理不当。凡是种植过密的晚稻,肥力水平较高的稻田,过量施用氮肥,特别是晚稻后期使用过多,造成稻株疯长,抽穗期延长也有利于病害的流行,晚稻中后期生长茂密,植株贪青,在田间荫蔽、通风透光差,空气湿度大,更易诱发稻曲病的发生。三是防控措施不利。防治稻曲病单靠化学防治不行,必须与农业防治相结合,许多常年大发生的地区仍然在用易感稻曲病的品种,如叶片较宽,角度小,二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上粒数多的大穗型组合和密穗型组合,均易感染稻曲病,在一些地方仍然作为主推品种。有的在种子催芽前不进行药剂消毒处理,也是造成晚稻该病大发生的重要原因。四是气候条件的影响。据观察,稻曲病病菌侵染的最佳时期在晚稻稻穗破口前7天左右,抽穗扬花期遇低温天气的概率大,如果抽穗前10天至抽穗期多雨、田间空气湿度过大,是导致晚稻稻曲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发病症状  该病只表现在穗上,乳熟期穗上出现颖壳外张的病粒,初为黄绿色,后逐渐膨大形成扁平或椭圆形的病粒而突出于颖壳。初时病粒表面平滑,后渐龟裂并生绿褐色丝绒状物,病粒边缘有时呈黑色并逐渐变硬,整个病粒形成一个菌核结构。病穗上病粒数少则1~2粒,多则可达10余粒。


  发病规律
  稻曲病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其次也可借厚垣孢子遇到适宜条件时,即可萌发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侵入水稻花器及幼颖。病菌早期侵害子房/花柱及柱头,后期侵入幼嫩颖果的外表皮,蔓延到胚乳中,然后大量繁殖并形成子座。病菌侵染后,首先在颖壳合缝处露出淡黄绿色菌块,后膨大如球,包裹全颖壳成墨绿色,最后龟裂,散出墨绿色粉末。有关研究表明,水稻大肚期(50%剑叶环抽出)至破口期(10%穗梢抽出剑叶环)是稻曲病病菌侵染水稻的主要时期,而且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萌发后形成的小孢子侵染水稻,厚垣孢子萌发必须有水存在,因此一般只有在病菌侵入期遇低温阴雨天气稻曲病才会严重发生。

 

  防治对策  ① 选用抗(耐)病品种,农户在选种时一定要考虑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问题,这是最经济有效的防治措施。搞好种子消毒灭菌,是减少初次侵染源的有效手段,在浸种时可用强氯精500倍液浸种8~10小时,或用3%生石灰水浸种5小时,或用敌克松800倍液,12%绿乳铜600倍液浸种,可杀死附着种子上的病菌,清水洗净后再进行催芽。② 从栽培措施上提高晚稻的抗病能力。对易发生稻曲病的水稻品种与田块,一是适当稀植,并采取宽行窄株或宽窄行栽培、半旱式栽培,改善田间通风透光,降低田间湿度,人为造成不利于发病的环境条件;二是坚持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多施有机肥,重施底肥,早追分蘖肥,切不可过多、过迟施用氮肥,同时坚持浅水勤灌,适时晒田,通过“健身”栽培,增强水稻抗病能力,减轻病害损失。③ 抓好药剂防治。一是切实抓好关键期用药。稻曲病病菌主要在水稻破口期侵入稻谷,水稻破口后9~12天即水稻扬花灌浆期开始发病。发病过程表现为先急后缓,在期有一个发病高峰,一般危害稻穗上的个别谷灶。病菌侵入后,吸收谷粒养分,破坏谷粒内部组织。病粒先从内外颖壳合缝外露出淡黄色小菌块,以后逐渐增大,包裹全颖壳。病球稍扁平、光滑。初为橘红色,后转为黄绿色,最后呈墨绿色,表层覆盖薄膜,随着进一步生长薄膜破裂,散出墨绿色粉末(病菌的厚垣孢子)。防治稻曲病,关键要在水稻破口期5~7天用药预防,错过防治适期再用药防效差。水稻破口前5~7天大概在水稻剑叶与倒二叶叶枕相平后3~5天。二是选择对口药剂。可在水稻破口前7天每亩用30%爱苗乳油(15%苯醚甲环唑+15%丙环唑混剂)15~20毫升,加水40公斤喷洒;或使用推荐剂量禾美(250克/升嘧菌酯悬浮剂)均匀喷雾;可以使用氟环唑、丙环唑、井冈霉素单剂及其混剂。重病区要在水稻破口率达到50%时再喷一次。这些药剂可以兼治纹枯病、稻粒黑粉病、稻瘟病、鞘腐病、紫秆病等多种病害。氢氧化铜等铜制剂对稻曲病有效,但只能在破口前使用,以免发生药害。爱苗、拿敌稳和戊唑醇等主流药剂,第一次用药时间应该在破口前5~7天,这一次用药属于关键时期;当前,50%左右的水稻,在齐穗时,再用一次上述药剂,二次用药一般间隔10~15天,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会比较好。

 

农药快讯, 2015 (16): 48-49.
tag: 晚稻稻曲病重发原因及防治对策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5843.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