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晚稻稻瘟病危害几乎每年都有发生,且有越来越重的趋势。特别是今年晚稻生长前中期的阴雨日数明显增多,叶瘟的发生相当普遍,为后期穗颈瘟的发生提供和积累了大量有效菌源,晚稻生产已面临穗颈瘟大发生的威胁,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长期以来,对晚稻穗颈瘟的防治生产上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误区:① 迷信抗瘟品种,从当前情况看能绝对抗稻瘟病的品种是没有的,所谓的抗瘟品种也只是相对的。虽然抗性强的品种发病率明显低于感病品种,但是如果该品种种植在常年稻瘟病常发或高发的地区,或者偏施氮肥,造成营养生长过旺,或在抽穗期遇上连续阴雨天气,所谓的高抗品种也会感染稻瘟病,一旦发生必须采取措施加以控制,特别是在抽穗期发生,忽视防治就会出现大量的因穗瘟引起的晚稻白穗。② 出现白穗时才施药。稻瘟病病菌刚侵入时,一般不表现症状,发病初期表现也不明显,而等到穗颈因病坏死而出现白穗时再防治,为时已晚。防治晚稻穗颈瘟一般要在破口始穗期用药,感瘟品种或不抗瘟品种或生长过旺的地块,还要在齐穗期(抽穗达80%左右时)再用药一次。③ 认为苗瘟不严重的田块抽穗时不用药。苗瘟是发生在苗期(分蘖期)的稻瘟病,与穗颈瘟相比,仅是发生时间和部位不同而已。有些品种,较抗苗瘟,但未必抗穗颈瘟。且稻瘟病发生受环境影响较大,分蘖期发病条件不适宜,苗瘟发生也可能并不严重,如穗期条件适宜,又可能表现出感病。如果是感瘟品种或不抗病品种,穗期又遇阴雨天气条件,无论苗瘟发生轻重,都可能导致穗颈瘟的大流行。因此,如果是感瘟品种或不抗瘟品种,或者是历年稻瘟病发生严重的地区或地块,即使苗瘟不严重,也要加强对穗颈瘟的监控和防治,在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用药一次。④ 抽穗期遇雨不施药。抽穗期出现阴雨天气有可能严重发病,如感瘟品种种植面积较大的地方,还可能引起穗颈瘟的大流行。因此,防治穗颈瘟要在水稻破口始穗期和齐穗期各施药一次,药后8小时内遇雨还要补喷。即使是阴雨天,也要抢停雨间隙用药。优质稻、多年种植的品种或组合,苗瘟比较严重的地块、植株生长过旺的稻田、山荫田、冷浸田、抽穗期遇有降雨的地块,都要在破口始穗期、齐穗期各用药一次。
今年7月下旬至8月上中旬出现的持续低温阴雨天气,8月中旬至下旬多阴雨相间天气,时有高温晴热天气,8月下旬末至9月初,又因台风天气影响,有连续出现多日的低温寡照天气,而后天气好转,但气温偏低,9月中下旬长江流域晚稻生产常会遭受寒露风的影响,这一时期正是南方晚稻大面积处于易受稻瘟病侵染的抽穗扬花期和灌浆初期。前期的低温寡照,有利于田间稻瘟病的发生,田间菌源也比较充足,抽穗扬花期遇低温阴雨,田间菌源充足,是造成南方晚稻穗颈瘟严重发生与危害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一些感病品种,如果不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会严重发病。尤其是在晚稻抽穗期如果雨日多,湿度大,气温降低至20℃以下并持续5~7天,晚稻抗病性降低,穗颈瘟就会严重发生。生产上不少地方的防治做法是看到了白穗才开始用药防治,无异于“雨后送伞”,于事无补。
针对今年的具体情况必须抓住以下几个关键,防止穗颈瘟引起的白穗发生。① 必须抓住破口吐穗期用药。晚稻破口吐穗时间较短,稍纵即逝。此期许多农户没有抓住,往往抽穗后,甚至齐穗期才用药,病入膏肓,故防治效果不好。破口吐穗期,叶鞘包裹松驰,无疑为病菌侵入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是此期正值稻穗轴伸长期,抽生过程中的穗轴,组织幼嫩,对稻瘟病菌几乎没有抵抗能力,尤其是在穗轴上的穗颈(穗轴与稻穗的连接处)更为穗轴上的“软肋”,是病菌侵入的主要通道,叶片上的病菌正是通过水膜的流动首先到达并集结于穗颈的,侵入后的病菌迅速繁殖,并寄生和破坏细胞组织,所以以后用药效果不太好,甚至没有效果。有鉴于此,晚稻大肚子期(9月初前后)剑叶(最后一片叶)全展后,要连续几天进行田间调查,当有50%左右植株开始破口吐穗就要用药。也有些农户想等以后病虫防治时一起用药,结果贻误了防治适期。水稻破口抽穗期遇低温阴雨天气,不仅穗颈容易感病,病菌孢子由剑叶鞘口随水下行,还会引起穗下节间和剑叶节发病。组织被破坏,水分输送中断,很快就会使稻穗干枯,出现白穗。水稻抽穗后一段时间,随着组织老健,抗病性增强,病菌难以侵入(一般在抽穗后6天抗性逐渐增加,不同品种抗性弱强所需要的时间有所差别),不容易染病,此时再使用保护性药剂几乎毫无意义。用药防治水稻穗颈瘟,关键要在水稻破口期喷药,等病菌侵入后再喷药,防治效果往往较差。特别是在田间水稻出现明显的病症,甚至出现白穗时再喷药,很难取得较好的保产效果。② 破口到齐穗期遇到阴雨天气,则要抓住雨隙用药。晚稻破口至齐穗期有可能遭遇阴雨连绵的天气。在阴雨天,大多数农户往往放弃对穗颈瘟的防治,这是近年来局部丘块晚稻穗颈瘟暴发成灾的主要原因之一。阴雨天,由于整天时间叶片上有水膜维持,成为引起穗颈瘟暴发的“导火索”,是大暴发的征兆,因而阴雨天气更要重视穗颈瘟的防治。在破口到齐穗期,抓住雨中间隙用药2次,破口始穗期用药1次,抽穗到齐穗期再用药1次,如果药后8小时遇雨还要注意及时补治。③ 交替用药或联合用药。危害穗颈的稻瘟病菌常有多种生理小种。对于同一种对口农药,不同的生理小种的敏感程度不一样。长期使用同一种对口农药,使对其不敏感的劣势生理小种上升为优势生理小种,这是病菌产生抗药性和农药防效下降的重要原因。而不少农户总是误认为农药质量问题。对付病菌的抗药性,可采取交替用药的方法。例如,破口始穗期使用三环唑,则齐穗期可使用富士一号或稻瘟灵;也可使用春雷霉素但须提早施药;还可以联合用药,可用三环唑与富士一号或稻瘟灵混合施药,但要注意春雷霉素不能与杀菌剂混用。④ 加大药量并将晚稻植株喷透。实践表明,每亩用药量40~50公斤不足以将后期的晚稻植株(茎叶繁茂)喷透。由于药液不足,药剂无法通过叶片流入叶鞘并接触正在抽生的穗轴。农药没有接触到穗颈上的病菌,防效自然就不好。因此,要将药液量由40~50公斤提高至75公斤左右。在破口期和齐穗期分别选用20%三环唑100~125克、40%富士一号或40%稻瘟灵100克对水75公斤将植株中上部喷透;也可分别用20%三环唑75~100克,40%富士一号或40%的稻瘟灵75克对水75公斤喷透植株。
农药快讯, 2015 (17): 48;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