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5年第22期
  文章:70篇
第十届市场采购与服务国际论坛(仁信论坛)
作者:《现代农药》《农药快讯》 顾林玲 更新时间:2015-11-27 点击量:2316

  2014年10月28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仁信化工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市场采购与服务国际论坛(仁信论坛)”在上海浦东喜来登由由酒店召开。此次论坛共邀请了9位农药行业资深专家、国内外知名人士围绕着此次大会的主题“推动我国制造升级,实现绿色创新发展”,对产品的选择、产品的升级换代和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外包、定制、生产战略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讨论。

 

  上、下午论坛分别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夏烽副秘书长和中化农化有限公司魏含含副总经理执棒主持。

 

 

销售过亿的农化产品分析

  Matthew Phillips博士是英国Phillips McDougall 咨询公司的创始人。他向参会人员介绍了2014年之前农化市场的表现,分类别分析了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的发展情况及销售过亿农化品种,分享了专利产品、非专利产品市场占有率情况。谈到专利产品,Matthew Phillips博士提到了新农药的筛选问题,筛选越来越不易,原因有很多,包括筛选难度越来越大、花费越来越多、登记要求也越来越高等。Matthew Phillips博士通过对农化市场趋势的预测,给走出去的企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多关注生物农药及其制剂的开发,生物农药安全、残留低,但目前发展没那么快;关注近些年来增长较快的拉丁美洲市场以及乌克兰、印度、俄罗斯、中国和越南等市场。

 

 

全球法规变迁和AgroCare的使命

  德国汉姆公司全球质量保证总监Jürgen Wenzel先生是AgroCare(全球非专利农用化学品制造商协会)的创始成员。在此次论坛上,Jürgen Wenzel先生向参会人员介绍了AgroCare使命、目标以及参与的活动,重点阐述了农药行业全球法规变迁。

 

  AgroCare于2008年4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成员包括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在内的4个地方协会,以探索加强粮食安全、开发新产品、改善技术提升作物质量为使命。AgroCare以观察员身份参与FAO/WHO农药标准联席会议(JMPS)、FAO/WHO农药管理联席会议(JMPM)、FAO/WHO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参与编写《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标准制定和使用手册》。

 

  全球法规的演变对走出国门的农药企业影响较大。与之前相比,法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法规指导方针发生了变化,引入新的终端机制;研究报告水平也向更高层次发展,如急性向慢性发展,试验包括实验室、半田间试验以及田间试验;试验内场监控以及登记后监控机制;精确的风险评估等。Jürgen Wenzel先生还以欧盟为例,详释了欧盟新法规的退出机制、比较评估。

 

 

先正达在中国的采购

  如何抓住机遇,跻身跨国公司的全球供应商体系是许多中国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先正达公司全球采购总监Tom Gray先生介绍了先正达生产、销售概况,概述了与中国企业的合作内容、方式、方法,分析了先正达在华采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先正达在90个国家有超过28,000名员工,目前在中国的投入超过3.6亿美元,有2,000名员工。先正达2014年全球销售额达到15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农化产品。在谈到在华的采购时,Tom Gray先生介绍说,先正达有个庞大的队伍在从事这方面工作,每年都会和供应商开会,推动中国企业在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进步。目前中国有多个法规新政实施,先正达在许可证办理过程中遇到了挑战,加上专供出口的登记证取消等影响,先正达与中国供应商合作的新项目,和历史水平相比,数量明显减少。

 

  Tom Gray先生也提出了解决这些挑战的方案。对于新化合物的登记,保持中国和其他主要供应市场一致,例如欧盟地区;减少中间体试验要求;允许考虑风险和暴露;允许企业通过工程等控制来规避风险;允许企业在生产中获得所需数据。对于取消专供出口登记,采用销售许可证和生产许可证分离;基于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海外登记推进生产许可等措施。此外,应该更加重视安全和环境。

 

 

拉丁美洲农化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

  2009年后,拉丁美洲作物保护市场每年以两位数的速率增长,是对农药企业极具吸引力的市场。其市场容量、中国农药出口情况,是众多有志开发拉丁美洲市场的企业关注的热点问题。南京红太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张爱娟董事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拉丁美洲地理概况、气候条件,概述了中国农药出口拉丁美洲情况,分析了拉丁美洲农化市场特点及风险,提出了开发拉丁美洲市场的建议。

 

  在拉丁美洲,登记门槛和要求差异较大。巴西、墨西哥登记要求较高,相对登记时间也较长;巴拉圭、乌拉圭等登记要求相对较低,时间也较短。除了登记要求外,企业进军拉丁美洲市场还需考虑拉丁美洲的官方语言和贸易的付款周期问题。

 

  张爱娟董事长建议,企业在开发拉丁美洲市场前,需要审视和分析自己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的位置和能力,明确企业的市场定位。最后她还呼吁中国企业应对资源进行整合,保持市场健康,实现市场可持续发展。

 

 

助剂+服务,助力农药积极创新

  中国农药工业面临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双重压力,同质化竞争,创新能力弱,产量增速放缓,国外专利打压,生存空间狭窄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未调整到位等问题。农药急需在品种、生产、控药、作物综合解决方案等方面创新升级。农药助剂是农药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农药创新具有积极作用。

 

  南京裕红农用表面活性剂研发有限公司王玉洪总经理介绍了公司四大类表面活性剂,列举了17个系列200多个型号农药助剂产品。此外,裕红将在剂型、药效、环保等方面提供立体化一站式服务,解决加工、生产、储运等问题。他们的农药技术服务专家随时准备回答客户在产品及配方方面提出的问题,提供问题解决方案。他们期待与更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我国的农药制剂加工升级创新。

 

 

全球非农作物用农药、市场和趋势

  对于我们企业来讲,创新包括产品的创新、管理的创新以及生产核心技术的创新。产品的创新不仅包括新有效成分、新剂型的开发,还应关注老产品或已有产品在新领域中的使用创新。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张一宾教授在报告中概述了非农用农药的涵义和应用领域,重点介绍了非作物保护用农药的特点和品种,并按年份、地区分析了非农用农药的市场特点和走势。

 

  我国是全球农药产量位列首位的国家,农药市场仅位列第五,而非农市场位列第三。总体来说,我国的非农应用市场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一个农药品种一旦进入非农市场将会有很大的经济效益,虱螨脲就是个典型。张教授呼吁中国的农药企业必须关注农药的非农用途,必须开辟农药的非农市场,必须注意非农用品种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农药的非农用途前景美好!

 

 

陶氏益农亚太外包生产战略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跨国公司外包生产策略的变化,对许多中国农药企业的生产、经营会产生影响。

 

  陶氏益农亚太外包生产总监王晨博士与参会人员分享了陶氏益农在亚太地区外包生产战略。陶氏益农是中国农药市场第二大跨国企业,在陶氏益农五大战略市场中居第四位。目前,陶氏益农在中国的原材料和产品采购达5亿美元。陶氏益农非常关注我国农药的发展趋势,与多家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之上,陶氏益农不断地发展和实施外包生产计划,扩大与中国农药生产企业的合作关系,并逐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步伐。但是王晨博士也提出了对未来中国市场的担忧,中国人力成本逐年增加,与印度相比,成本上已不具竞争力。此外,语言也将是影响陶氏益农在华业务的一个方面。

 

 

定制生产如何助力中国农化市场

  我国是全球农用化学品生产大国,也是农用化学品快速成长的市场,中国生产企业面临着产能不足、研发投入小等诸多发展障碍。企业将生产过程中的一个或多个环节外包出去进行定制生产,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表现,也是一种趋势。

 

  特殊化学品集团朗盛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赛拓(Saltigo)有限公司是定制合成领域的领先供应商之一。Saltigo公司运营部工艺发展和分析总监Jörg Mohr先生介绍了Saltigo公司的经营范围、业务、生产基地等情况,讲述了作物保护市场在20世纪的发展以及中国农化行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örg Mohr总监还通过具体案例说明Saltigo公司对定制生产需求的处理方式,并对与具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农化企业的合作前景予以展望。

 

 

巴西农药管理新进展及OECD互认体系下的产品数据一致性策略

  对中国企业来说,拉美地区中国农药出口第一大国巴西的农化市场是最受关注的市场之一。巴西具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气候适宜,水资源充足,是最大的咖啡、甘蔗生产国,也是主要的大豆生产国。随着农业的发展,巴西农药市场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农化市场,市场得到了快速增长,而巴西国内农药产能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中国许多企业正积极拓展巴西市场。

 

  梅里埃营养科学集团(巴西)副总裁Marcelo Ferreira Junho先生首先回顾了巴西市场的国际背景,介绍了主要作物上的农药使用情况,展望了其农化市场前景。而后,Marcelo Ferreira Junho先生详细介绍了巴西农药管理体系近期动态、新特点以及巴西加入OECD互认体系后,企业产品数据一致性的考量要素。Marcelo Ferreira Junho先生的报告为中国仿制产品企业进驻巴西市场提供了最佳的应对策略。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制造和销售国,但现实情况真如数据那样令人欣慰吗?我国的农药企业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不仅仅是简单走出去。中国企业应整合资源,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树立国际品牌,提高我们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此外,积极参与行业规则的制定,了解全球农药法律法规的变化,及时调整企业的战略战术。这样我们的国际化才会走得更深、更远!

 

农药快讯, 2015 (22): 13-14; 12.

tag: 采购与服务国际论坛  仁信论坛  第十届  外包  定制  出口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6209.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