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电子商务概貌
作者:克胜集团 崔 亚 更新时间:2016-05-13 点击量:2128

  据测算,目前国内农资市场容量超过了2万亿元人民币,其中种子、化肥、农药、农机四类农资产品的市场空间分别约为3,500亿元、7,500亿元、3,800亿元和6,0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但电商化率很低,农资成为一片全新的电商蓝海。

 

  2015年是农资电商元年。从行业上看,2014年以来,电商在农资行业快速蔓延,既有阿里、京东等电商领袖的跨行入侵,也有金正大、克胜、诺普信等农资企业的内业抢滩。各类农资电商风起云涌,各显神通。全国行业性的农资电商平台初显端倪:京东计划2015年开通5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乡村推广员10万名;“农商1号”计划3~5年建1,000家县级运营中心,发展10万个村级服务站;田田圈要结盟1,000个以上优秀经销商、覆盖1,500个农业县、建10万家线下服务中心,服务1亿的农户。

 

  克胜集团正从传统的农药生产经营企业向农业服务企业转变,顺应“互联网+”大势,具有脱胎换骨式的新农业服务创业重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通过2015年的努力,克胜农业服务转型战略上已入轨,但战术上仍在探求最佳路线,最切实的操作,提出了5311工程目标。

 

  形势逼人,时势造人。由于农资渠道的一致性、用户的同一性,与农业有关的肥料、农技、农机等分类经营成为克胜农业服务一体化运筹的共同目标,农药电商化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不二选择。

 

农资平台方兴未艾 品牌农企主创抢先机

  “圈商”运动成为农资电商的发展常态。

 

  阿里旗下阿里巴巴平台是综合性电商平台。淘宝除依托其“千县万乡”计划外,又开辟了农资频道。宣布了3年农村投资计划,要投入100亿,建立1万个农村服务站。

 

  京东(科技类电商龙头)相比于早已宣传多时的淘宝农资,于去年8月11日才正式对外宣布旗下农资频道的上线。京东则重点依靠其“县级服务中心”体系的建设和自营优势。京东计划年内建成600家“县级服务中心”,招募乡村推广员10万名。京东的县级服务中心可为客户提供代下单、配送、展示等服务,并管理该区域所有乡镇的合作点。而在物流方面,京东已有覆盖2,000多个区县的配送站点、近3万名自营配送员队伍,自营物流对于农资配送速度和质量的把控更有优势。

 

  淘宝网(C2C综合性电商)是最具活力的农资电商平台。既往的克胜电商试验,获得一些成果,赢得一些眼球,深入的合作在建湖已揭幕。

 

  农一网(农药类电商)辉丰集团董事长仲汉根:该平台成功探索出“平台+县域工作站+终端用户”的运营模式,实现销售1.4亿元,去年底达到1.5亿元,今年有望达到5亿~10亿元。解决了信息对称、农资电商物流、在线植保技术服务、农资赊账、渠道扁平、降低农本、保证正品等七类问题。

 

  克胜电商平台“蜻蜓农服”是直接将植保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营业务,将农资销售模式由把农资产品卖到农民手中,转变为帮助农民把农药、化肥喷洒到地里,提供真正接地气的服务。这是一个开放式平台,优选具有市场竞争实力的服务商、新兴农业服务组织加盟。全力实施3511近期推广工程。

 

  2015年3月19日,联想控股在山东宣布,战略投资全国最大农资电商平台“云农场”(化肥类电商),规模达到千万美元级别,这也是联想控股首次投资农村电商平台,该业务也将进入联想控股战略资产序列。

 

  农业投资方面,生产资料下乡、农村物流、金融和生物技术等,是联想重要投资方向。公开资料显示,云农场入驻的农资企业已经有上百家,上线品牌上千家,拥有200多家县级服务中心,16,000多个村级站点,市场覆盖了山东、江苏、河南等十几个省份,上线一年来,登记注册用户数量就超过百万,号称“全国最大网上农资商城”。云农场已推出县—村一级的乡间物流——“乡间贷的”,也即农村版的“滴滴打车”,采用捎货物流模式,整合车主和货主资源,以解决农村配货难的问题。

 

  田田圈和县级经销商共同出资成立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加盟的零售商则变身为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的员工。从过去的厂商到经销商、再到零售店、最后到农民的四级体系变为现在的从厂商、经销商、零售店联盟,直接到农民的扁平化结构。河南、湖南、广东等地乡镇级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店已挂牌232家。农集网电商平台拥有近万家注册零售店,农发贷注册用户已突破3万人,签约金额突破5亿元。田田圈计划在2年内,与全国300名以上的优秀经销商合作,建立5万家以上的田田圈服务店,发展50万种植达人,服务5,000万农村家庭(会员)。

 

  2015年7月,中国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和现代种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联合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粮鑫牛润瀛股权投资基金、江苏谷丰农业投资基金及中国复合肥领导品牌——金正大公司共同组建的“农商1号”正式上线。“农商1号”一上线便采用O2O的经营模式,线下为体,线上为用,把传统的销售渠道升级与电商体系建设同时进行。并计划在未来的3~5年,“农商1号”要建设1,000家县级运营中心,发展10万个村级服务站……“农商1号”正式入驻京东商城,农民可通过京东旗舰店直接选购金正大与国内外农资行业冠军品牌的农资产品,由京东农村电商提供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及售后服务。金正大成熟的农技服务网络将通过京东电商平台进一步延伸至农民的需求,为农民提供解答与指导。只有国内外冠军品牌方可入驻,已上线的有金正大、中化、中种、晋煤、瓮福、鲁西、冠丰种业和以色列瑞沃乐斯、美国硼砂等知名农资企业,上线商品均由保险公司承保。通过互联网整合农技专家资源,专家可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遇到种植难题,地面人员直接上门服务。

 

  “农商1号”线下体系由区域中心—县级运营中心—村级服务站组成。区域中心负责运营、仓储、管理等,县级运营中心负责配送和农技服务等,村级服务站是农民与电商之间的纽带,还提供代购、信息咨询等便民服务。“农商1号”联手邮政、京东,整合物流和渠道资源,打造高效的配送体系。

 

  一亩田是舆论风口浪尖的B2B电商平台。成立于2011年,是农产品大宗交易的B2B平台。创立4年默默无闻,直到2015年7月一篇关于“一亩田经过4年发展,员工数达到3,000人,每日帮助农民实现交易额3亿元”的农村电商报道被大量转载并引起广泛质疑。线上+线下的交易撮合模式,公司3,000员工中线下团队就占了2,500人,这些人八成是从本地招聘,过去他们都在当地卖房子和快消品,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下到田间地头,教育农民、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种植大户去使用互联网工具,教他们怎么用我们的产品跟全国各地的买家聊天和交易。

 

  新安股份的新安商城主要通过3种模式应对电商冲击:一是建立与大型的门户网站合作关系,如阿里巴巴、蜻蜓农服、农一网等;二是自建“新安商城”,通过互联网进行产品推广、拓宽销售;三是创新商业模式,在江苏、四川、福建等地区,通过加大和农资公司合作,或控股、参股农资经销商的形式,整合优质资源,打造服务和合作平台。

 

  去年3月15日,威远禾美网在河北省第二十七届植保信息暨农药械交流会上正式上线,开启河北威远生化农药有限公司利用网络平台服务种植大户的新篇章。

 

  截至2014年底,供销社系统经营网点已达100万个,经营领域覆盖全国80%以上的乡镇和60%以上的行政村,初步具备了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体系的良好基础。2015年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在未来3~5年,投资60亿元,加快建设“网上供销社”,打造全国性的电子商务平台。目前各省级社统筹发展的区域性、专业性电子商务平台将对接到全国性的平台上;发挥县级供销社在农村电商中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电商企业和网上终端通过全国平台和省级平台跟县级供销社进行对接;加快县以下经营服务网点的信息化改造,借助线下的天然优势,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加强物流中心建设,组织各地农产品资源通过供销社的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实现农村物流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有序集散和高效配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的决定》要求供销社必须提供植保、测土配方施肥、产前种子等服务,而且供销社系统还具有农药和化肥、再生资源等农资的专营权。全国性电子商务平台一旦建成并整合100万个营业网点,供销社进入农资电商自然水到渠成,将会成为一个“农资电商大鳄”。

 

  利用红太阳的科研、市场和资本优势,依托原有农资连锁平台和原料采购平台,在现有产品基础上,提高市场控制力和主导作用,构建以“红太阳农村云商”平台为中心的生态消费系统,为农户提供更优质的农资产品和更全面的技术服务,做服务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整体解决专家。“红太阳农村云商”推进一县一个农业服务站、一乡一个仓储物流店、一村一个农资体验点、一户一张平台会员卡的“四个一”工程建设,发动大学生村官和“农二代”打造现代农业新生态和新业态。

 

  “田地头”APP是海利尔的模式,大致可以解读成这样:利用线上做咨询,为农民免费推送病虫害防治信息,帮助农民进行农技咨询。线下则在门店内帮助农民解决缺技术、缺信息、缺资金、缺服务的难题。

 

  其他较活跃的有背景的农资电商:农惠网(中农集团的)、农集网、点豆网(综合性农资平台)、鲁西在线(鲁西化工)、拜农网 (创新性农资网购平台)、易农优选(综合性农业电商)、村村通(圆通投资)。

 

农资电商跑马圈地 线上线下融合布局

    做电商,就是要去中间化,直面消费者,这是人们较为普遍的认知。针对农药这类特殊的生产资料,由于其服务性、技术性、运输限制、时令集中性等特点,经摸索业已证明:农资电商既干不掉经销商,更干不掉零售商。首先,农村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远远不够,农资电商在全国范围内直达消费者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其次,众多农户对植保技术能人的依赖,使得对平台上的产品不会买,不敢买。再有,因为农户居住地域分散,要将农资配送到物流点还有相当时间要走。

未来5年,农村主要从事一线种植的骨干正一天天失去种植的激情及能力,取而代之的是新农人。顺利接上农资渠道传统经营网络的“农二代”们,对电子商务兴趣浓,接受快,更容易融合到农资电商的大合唱中来。

 

  面对新农业服务主体的壮大、互联网智能手机的普及,农资电商份额主要集中在这个新兴农业需求层。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农户、新农业服务组织都会在“互联网+”的时代大潮中步入大合唱,才能走得持久,活得更好。

 

  经销商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电商的障碍。经销商会抬高商品成本,妨碍实现线上线下价格统一和电商产品的低价原则,拉长了用户和企业之间的直接距离,会导致公司的电商项目实施起来效率低下、价格高、用户抱怨无法转达。采用不同标识、不同规格就能很好地解开这个结,避免左手搏右手的低效运营。

 

  几乎所有农资电商都聚焦着农技服务,这是做好未来精准农资的关键。

 

  克胜农化电子商务方针是“线上补线下,线上线下融合”,致力实现线上下单,线下服务交易。O2O成了农资电商的首选。现在阿里、京东互联网巨头,都宣布不抛弃现有的经销商渠道,依靠经销商,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

 

  “蜻蜓农服”以喷洒农药高效服务为切入点,开展作物全过程保姆式一条龙种植服务。田田圈和县级经销商出资成立县域综合服务中心,加盟零售商则变身为田田圈农业服务中心员工,担负了电商与农户之间的信任纽带,负责帮助农民上网下单、查询信息,收发产品等。

 

"互联网+农技" 农业服务成为电商落脚点

  农化专家在线,远程解决农技问题;全品类产品,提供全程解决方案;建立运营中心和服务站,为农户提供实时服务,成为电商吸引流量,维持客户黏性的一大法宝。

 

  智者同行,众创未来,技术领先。无论是企业自建的平台,还是借助的阿里、京东等农村电商频道,都不约而同地把技术服务作为一大亮点。

 

  “蜻蜓农服”平台是众创平台,农服是主题,农技、农资、农机、农校、农金、农游都参与其间。农业服务提供商、社会化服务新农人需求方进行各类服务展示、沟通及交易;云农场通过大数据的挖掘分析、整理,继而衍生增值服务,布局全产业生态圈,其“农技通”APP,可针对日常种植中遇到的问题实现农技师和种植户的在线问答;“田田圈”则是与国内最优秀的经销商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基于专业作物的田田圈服务中心,汇聚大批作物专家和作物达人,即田哥田姐,线上线下为农户服务;“农商1号”通过互联网整合农技专家资源,可对农民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的指导,遇到种植难题,还会有地面人员直接上门服务;云天化更是成立了“云农科技”,建立农化服务专家团队,其智能化肥微工厂项目利用“互联网+”,将人工和计算机自动收集的数据相结合,通过个性化和智能化配肥,为农户提供“产品+服务”的农化服务。

 

  拥有解决方案成为先知先觉的农化企业攻城掠地的尖端武器装备。经过不懈努力,克胜集团已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柑橘、蔬菜、马铃薯、棉花等解决方案,中药材、葡萄的药效试验方案正在形成中。拥有了充满技术意味的方案套餐,打出这种既经济又省事的、具有持久粘性的、强大竞争实力的方案牌,无疑将拥有更多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农业服务需求者亲睐。

无论以何种方式提供,服务才是农户关注的重点。新安化工和安阳全丰共同成立的“农飞客”,将产品和农技服务相结合,以提供统防统治专业化服务为载体,提供个性化定制、集约化、规模化、全产业链的农业生态服务。

 

  除农资电商平台,还有不少有关植保诊断的手机APP,如农医生、农管家、金草帽、农技通等,这类软件都声称可以远程帮助农民诊断病虫害,只要上传病害虫害的图片就会有植保专家远程帮你解决。现实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一直没有形成规模。

 

狭路相逢勇者胜 勇者亮剑胜算大

  农资市场足够大,也有一定之规模。一个农资企业再强大,也不足以垄断某一具体的品种市场。有限的市场、有限的能力,造成竞争的残酷性。原有的蛋糕未必还是你的,新的渠道蚕食着我们传统渠道份额,新的农业服务需求主体需要直供让利与优惠,我们再做守株待兔之蠢举无异于自毁前程,耽误青春。

 

  互联网农资特点就是用户化、微利性、快速、全天候。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只有第一、第二,难有第三、第四。处于“不三、不四”后你只有替人作嫁衣的机会了。有人讲,我们看不懂的,就以不变应万变吧。对于农业服务这个全新的领域,充满活力不服输的你,不懈前进肯干吃得苦的你,心怀开创一片新天地梦想的你,不要以为条件还不成熟,资源还不够丰富,可以再等一等。如果等到一切条件具备才出来打拼,那我们永远不要想再续昨天的辉煌。

 

  所以说,离开电子商务是没有前途的商务,线上线下整合资源是未来最大的追求。正如现在几乎没有还通过写信联络亲人,汇报学习、工作、生活的人了,尤其是年轻的新一代。他们已视互联网平台为氧气,是一时一刻也离不开的工具,是“生命不息,使用不止”的必需品。

 

  市场容量有限,先亮剑为王。带着对农业的感恩、对农业服务创业的敬畏和对农业事业的初心,我们正在利用互联网平台改变中国农业服务的现状,开创互联网时代现代高效农业事业。

 

农药快讯, 2016 (9): 29-31.

tag: 电子商务  阿里巴巴  京东  田田圈  互联网+  克胜集团  5311工程  蜻蜓农服  云农场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6988.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