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甘膦自2013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一路走低,从2015年开始主要企业草甘膦业务全面亏损,小企业产能基本停产。今年8月初以来国内草甘膦价格触底反弹,且趋势仍在延续,目前主流报价2.2万元/吨,较年内低点1.69万元/吨上涨近30%。笔者看来,相对于2008年的价格疯长之势,此次草甘膦涨价似乎回归理性,涨价之势仍会延续,但不会出现2008年的疯涨局面。
同时,笔者也希望整条产业链能够平稳过渡,价格合理有序增长,维持在合理的利润空间。草甘膦价格的大起大落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希望整条产业链能够维持一致步调,而不是某一环节的过热炒作挑起草甘膦价格快速上涨的势头。
上游原料供应紧张,草甘膦价格持续上涨
从目前全国草甘膦工艺路线分布来看,约70%产能为甘氨酸路线。11月以来,甘氨酸法生产草甘膦的主要原料甘氨酸价格连创年内新高,主产区河北目前报价10,700~10,800元/吨,本月累计上涨3,000元/吨,涨幅接近39%,较9月年内低点反弹近50%。由于河北地区“铁腕治霾”行动升级,石家庄的全面停产,该地生产商开工严重不足,该地区作为甘氨酸路线最主要的生产原料甘氨酸和多聚甲醛最重要的供应地,占比分别为50%和60%以上。
由于这一轮环保限产,据可靠消息,河北最主要的两家甘氨酸供应商东华金龙(9万吨)、东华冀衡(9万吨)已经停产,预计本周将有20万吨甘氨酸产能停产或限产,目前市面每日甘氨酸供应量骤降至530吨,山东地区甘氨酸供应也受环保等方面因素影响,产量持续走低,与前期每日供应量1,500~1,600吨相比,缩水65%,其价格一周已经上调20%。随着下游草甘膦旺季到来,甘氨酸供应缺口将加大,草甘膦企业生产将受影响。
多聚甲醛也面临同样的价格上涨压力。国内最主要的多聚甲醛供应商河北锦泰达(5万吨)及河北宇航(5万吨)的多聚甲醛装置已经全面停产。随着石家庄迎来2016年的第一场雪,大雪已经造成该地区物流运输受阻,目前多聚甲醛5,500元/吨的价格很难继续保持,未来一周预计将有10%~20%的价格涨幅。
环保督查推动供给侧改革,落后产能退出
7月份以来的环保督查,无疑对草甘膦行业是一个冲击,但从另一方面来讲,也促进了草甘膦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促使草甘膦企业提高环保投入,倒逼落后产能退出,有利于环保达标的龙头企业提升利润。湖北、四川和山东等农药及原材料、中间体生产大省均位列此次环保督查名单。湖北、四川是草甘膦生产大省,产能合计32万吨,占国内有效产能的40%左右。目前,整个草甘膦行业的结构已经趋于合理。四川福华、湖北泰盛、扬农化工、江山股份、新安股份等草甘膦龙头企业依然有序生产。
转基因政策逐渐宽松,为草甘膦带来长期利好
此次的涨价大潮,孟山都按兵不动,似乎是乐见此次草甘膦涨价局面的。对于孟山都来讲,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对其并未构成影响。相反,对于这个种子巨头来说,孟山都更愿意接受前一阶段的转基因大战,支持转基因的舆论占据上风的结论。
转基因政策监管渐趋宽松,各国对转基因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转基因种植面积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美国给予转基因生产商充分自由,已成为转基因成熟市场的代表;巴西实施多举措推动转基因种植的商业化,转基因种植面积相对较大国家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阿根廷转基因监管法规较为完善,出口税率下调有利于转基因大豆的推广;印度作为全球转基因棉花种植大国,政府态度逐渐宽松,其他转基因作物有待政策通过。此外,欧盟于2015年将转基因种植权力下放,转基因种植的潜在国数量众多;日本则是转基因作物研发、进口大国,其消费市场保证了转基因作物的发展。中国的政策支持有望推动非主粮转基因作物产业化。今年8月8日国务院印发了《“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将加强转基因棉花、玉米、大豆研发力度,推进新型抗虫棉、抗虫玉米、抗除草剂大豆等主要非主粮作物的产业化,国内政策对转基因种植释放积极信号,未来转基因大豆、玉米有望降低进口依赖。从长远来看,转基因种植将提振农药需求,草甘膦、草铵膦和麦草畏等有望受益。
短期来看,原料价格上涨、人民币贬值提振出口市场和行业环保趋严等都将对草甘膦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
农药快讯, 2016 (23):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