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黑星病防控全攻略
更新时间:2017-01-19 点击量:1278

  黄瓜黑星病又称疮痂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黄瓜生产的检疫性真菌病害。近期,北方天气气温较低,多地反应温室黄瓜黑星病发生严重,导致叶片穿孔或黄瓜瓜条畸形,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  发生程度

  黄瓜黑星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1889年,美国首次报道了黄瓜瓜条上受黑星病的侵害情况,20世纪50~60年代美国、荷兰等国曾出现黑星病的大流行。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首先在河南的西葫芦、黄瓜上发现黑星病,80年代该病害开始在东北三省的保护地黄瓜上普遍发生,后蔓延到全国各地。黄瓜黑星病不仅危害植株,且致瓜畸形、“淌浊”,失去商品价值。一般减产20%~30%,严重时减产达80%~100%。

 

2  发病症状

  黄瓜黑星病在黄瓜的整个生育期均可侵染发病,可引起黄瓜的叶片、茎、卷须、瓜条及生长点发病,以植株的嫩叶、嫩茎和幼果受害最重。

 

2.1  幼苗发病症状

  子叶上产生黄白色圆形斑点,子叶腐烂,严重时幼苗整株腐烂。稍大幼苗刚露出的真叶烂掉,形成双头苗、多头苗。

 

2.2  叶片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在叶面呈现近圆形褪绿小斑点,进而扩大为2~5毫米淡黄色病斑,边缘呈星纹状,干枯后呈黄白色,后期边缘有黄晕的星星状孔洞。嫩茎染病,初为水渍状暗绿色菱形病斑,后变暗色,凹陷龟裂,湿度大时,病斑长出灰黑色霉层。生长点染病时,心叶枯萎。卷须染病则变褐腐烂。

 

2.3  瓜条发病症状

  初为圆形或椭圆形褪绿小斑,病斑处溢出透明的黄褐色胶状物,凝结成块,干结后易脱落。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胶状物增多,堆积在病斑附近,最后脱落。湿度大时,病部密生黑色霉层。接近收获期,病瓜暗绿色,有凹陷疮痂斑,后期变为暗褐色。空气干燥时龟裂,病瓜一般不腐烂。幼瓜受害,病斑处组织生长受抑制,引起瓜条弯曲、畸形。

 

3  病原菌

  黄瓜黑星病的病原菌主要为瓜枝孢(Cladosporium cucumerinum),属无性型真菌枝孢属。瓜枝孢分生孢子梗单生或3~6根簇生,分枝或不分枝,直立,深褐色,上部色淡,光滑,3~8个隔膜,基部常膨大。枝孢柱形,0~2个隔膜,大小为(18.5~30.0)微米×(3.0~5.4)微米。分生孢子链生且具分枝链,椭圆形、圆柱形、近球形,淡橄榄色,平滑或具细微疣突,多数无隔膜,偶有一隔,大小为(3.8~23.5)微米×(2.5~6.0)微米。

 

  瓜枝孢除为害黄瓜外,还可侵染西葫芦、南瓜、甜瓜、冬瓜、笋瓜等葫芦科作物。

 

4  影响发病的因素

4.1  初侵染源

  黄瓜黑星病的初侵染源主要为种子和病残体,或者以菌丝体或菌丝块存留在病残体和土壤中。病原菌靠雨水、气流和农事操作在田间传播,在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下产生新的分生孢子,随风或靠孢子弹射到植株各部位上开始侵染。病组织和带菌种子是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对于病菌的远距离传播,带菌种子是主要侵染源。

 

4.2  温度

  黄瓜黑星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温度在5~30℃之间均可发病,最适发病温度为20~22℃。当寄主处于15~25℃范围内,低温—高温交替的环境时,发病非常严重。而我国的日光温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温度状态,所以常导致该病发生严重。另有研究表明,在22~24℃以上较高温度下所有黄瓜品种均表现出抗性,只在17~20℃下感病品种才表现出感病。

 

4.3  湿度

  黄瓜黑星病的适宜相对湿度为86%~100%,但必须在有水滴的情况下孢子才能萌发,否则即使相对湿度达100%也不萌发。另有研究表明,适宜的湿度持续的时间越长,潜伏期越短,发病越严重。

 

4.4  pH和光照

  黄瓜黑星病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较广,以pH为6时最适。在黑暗或弱光条件下更易侵染,发病更为严重。

 

4.5  栽培条件

  定植过密,植株间郁闭,通风透光不良,植株长势弱,利于发病。

 

5  综合防控措施

5.1  种植抗病品种

  不同黄瓜品种之间对黑星病的抗性存在明显的差异,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高抗甚至对黄瓜黑星病免疫的品种。应根据当地条件,选择适宜当地种植的抗病、优质、高产的黄瓜品种种植。

 

5.2  种子处理

  黄瓜黑星病可由种子带菌传播,因此,播种前对种子处理,可有效降低种子的带菌率,预防该病的发生。具体方法为:用55℃水浸种15分钟;或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1~2小时,洗净后催芽播种。

 

5.3  加强田间管理

  合理密植,创造良好的通风环境;结瓜期增施磷钾肥,培育壮苗;及时清除病叶等病残体,并将病残体堆沤深埋或烧毁,减少田间菌源;注意控制田间湿度,尽量不在阴天浇水;发病严重的田块,应与非瓜类作物进行2年以上的轮作。

 

5.4  药剂防治

  目前,用于防治黄瓜黑星病的药物主要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菌酯)、三唑类(氟硅唑)药物。在发病初期,可用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20%腈菌·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喷药时以喷施幼苗及成株的嫩叶、嫩茎、幼瓜为主。

 

  安全用药提示:三唑类药剂在黄瓜上施用易引起药害,注意避免棚室高温时施用,不要随意增加用药浓度。     (蔬菜卫士)

 

农药快讯, 2017 (1): 46-47.

tag: 黄瓜黑星病  发病症状  嘧菌酯  氟硅唑  腈菌•福美双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815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