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虫剂面临最大难题:抗性比新药跑得快
作者:龙 镇 更新时间:2017-05-05 点击量:1427

  “害虫抗性发展速度超过了新药剂开发速度。害虫抗性并不仅仅是单一的,有时候还有交互抗性,这也会影响药效。”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高希武近日在“第二届杀虫剂应用与发展交流会”上表示,杀虫药剂的发展正面临害虫抗药性的严重挑战。


抗性比新药"跑"得快

  高希武表示,农药有效成分自上世纪60年代后,数量呈现直线上升态势,从不足100个,增长到2010年的331个。但与此同时,害虫抗药性案例和抗性害虫种数的数量亦大幅上涨,到2010年,这两个数据从50年前的不及100个和1,000个,分别暴涨为553个和7,747个。


  “抗性的出现,长则5年,短则2~3年。”高希武说,在上世纪50年代,人们研发出来有机磷、氨基甲酸酯、拟除虫菊酯,其田间产生抗性时间间隔为2~3年;上世纪70~90年代研发的生长调节剂、新烟碱、双酰胺类,间隔时间稍微长些,也不过3~5年。


  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某种农药化合物投入使用后,一旦害虫产生抗性,农民为了保证防治效果,必然加大使用量,随之而来的便是导致害虫抗性更强。如此便走进了用药量越大、用药次数越多,害虫抗性越强、越难防治的恶性循环,直至最终该化合物使用无效,需要换用新的化合物进行害虫防治。


  “药效下降导致最低施药剂量提高,不小心就超过了蜜蜂安全剂量,影响生态安全。增加用药量,相对应地农药残留量也会增加,这对农产品安全也带来极大挑战。”高希武表示,换用新的化合物看起来能最快解决问题,但在实际的科研中,新药剂的创制却非常艰难,不但要理顺防治机制,还得投入大量的费用和足够的时间。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也迫使新药剂的创制更为谨慎。


药效不好或因交互抗性

  害虫抗性并不仅仅是单一的。高希武以螺虫乙酯和氟啶虫胺腈两个成分为例,来说明化合物在使用中产生的交互抗性对药效的影响。


  螺虫乙酯特点是高效内吸且双向传导,通过抑制害虫体内脂肪合成过程中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脂肪的合成,阻断害虫正常的能量代谢。它最早在2008年获得美国正式登记;原药2011年中国大陆获得登记。


  在实际使用中,螺虫乙酯防治棉蚜的效果却达不到预期效果。高希武研究团队发现,上世纪80年代,人们开始用菊酯类药剂防治棉蚜,到现在已经产生了极高的抗性,不巧的是,螺虫乙酯恰好对菊酯类药剂有交互抗性,如对顺式氯氰菊酯的抗性为238倍;对联苯菊酯的抗性为37倍。这个交互抗性导致了棉蚜对螺虫乙酯“不大感冒”。


  2013年在棉花上登记的氟啶虫胺腈,在2014年部分地区防治棉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也是相同道理。这些地区之前用吡虫啉防治棉蚜,而氟啶虫胺腈对吡虫啉有交互抗性,致使实际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高希武提醒,我国棉田棉蚜具有混合抗药性机制,交互抗性谱复杂,所谓的不同分子靶标药剂抗性治理不一定适合。


抗性监测须有科学共识

  高希武表示,我国害虫抗药性总体趋势是由北往南、由西往东,不过到了东边,再往东,抗药性不再增强。但我国的抗性监测存在一些不合理地方,往往使得抗性监测不够准确,也影响了人们对抗性的治理。


  一是不同害虫之间、不同农药之间的抗性倍数不好比较,究竟敏感基线怎样设置才准确?二是现行的抗性等级分为高抗、中抗、低抗,但这并不适合所有的害虫。比如蝗虫要是产生10倍的抗性就很难防治了,但按抗性等级划分的话,只能算低抗性。而蚜虫的抗性即使500倍乃至上千倍,属于高抗性了,可施药效果不会明显下降。


  高希武指出,倘若不合适的抗性数据对比放在报道上,报道也会不准确,也会影响到害虫的抗性监测。因此,如何对害虫抗性做出合理准确的监测需要有科学共识。“抗性监测应当是公益的,建议由政府埋单,让研究部门来做。我们一直在想办法把全国的杀虫剂抗性数据统一起来,再把这些数据反馈给农民,帮助农民应用到实际生产当中。”


  “忽略了有效治理时机,忽略了剂量控制的基本原理,药剂轮用与混用不合理,这些都不利于害虫抗药性治理。”高希武表示,用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交替使用(轮用),以及作用机制不同的药剂混合使用,这两种都是不合理的用法。正确用法是用增效剂抑制害虫的解毒机制,或使用负交互抗性的药剂。


  他从化学防治角度提出了害虫抗药性治理的建议:在同一作物生态系统中,增加化学防治药剂品种的多样性;掌握合适的施药时期,在适期施药;通过轮换用药、混合用药等技术充分发挥多分子靶标原理治理抗药性;加强抗药性的监测,适时停用或淘汰不能或难于恢复靶标敏感度的农药品种,对环境友好药剂实施抗性治理措施;使用替代技术。 

 

农药快讯, 2017 (8): 32-33.

tag: 杀虫剂  抗性  螺虫乙酯  氟啶虫胺腈  交互抗性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8631.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