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以市场增长迅猛而夺人眼球。2015年,啶氧菌酯以3.30亿美元的销售额在该类杀菌剂中位列第四,但其2010—2015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9.6%,遥遥领先于嘧菌酯、吡唑醚菌酯和肟菌酯等大牌同类产品。啶氧菌酯迅猛的增长态势,得益于杜邦的精心打造。近年来,杜邦对杀菌剂的开发尤为重视,像吡噻菌胺和氟噻唑吡乙酮等也逐渐被市场所认知。啶氧菌酯现已成为杜邦仅次于氯虫苯甲酰胺之后的第二大产品。
图1 啶氧菌酯的结构式
啶氧菌酯通过阻止细胞色素bc1 Qo位点的电子传递来抑制线粒体的呼吸作用。其为预防和治疗性杀菌剂,具有独特的分配特性如:内吸(向顶)、叶面吸收,还可以在叶部腊质层扩散以及在空气中进行分子再分布等。
据报道,啶氧菌酯是内吸性最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正是由于啶氧菌酯的内吸和蒸发作用,施药后有效成分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因此,啶氧菌酯比嘧菌酯和肟菌酯等具有更好的治疗活性。
啶氧菌酯为广谱杀菌剂,可有效防治小麦上由壳针孢菌引起的叶枯病、颖枯病、褐锈病、黄斑病和白粉病,大麦上的网斑病、云斑病、褐锈病和白粉病,燕麦上的冠锈病和叶斑病,以及黑麦上的褐锈病和云斑病等,用药量通常为250 g/hm2。其主要应用作物包括:果树、谷物等。
啶氧菌酯由先正达发现和开发,2001年上市。2004年1月1日,啶氧菌酯被列入欧盟农药登记条例(1107/2009)已登记有效成分名单。啶氧菌酯在欧洲主要用于谷物,商品名为Acanto。该产品已在欧洲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谷物杀菌剂市场拥有很强的竞争力。
2006年,啶氧菌酯的全球权利卖给了杜邦公司。杜邦接手啶氧菌酯后,其市场潜能得到很好的发挥。杜邦通过新增登记以及开发复配产品等来提升啶氧菌酯的销售业绩。
啶氧菌酯可以单剂销售,也以许多复配产品面市。配伍产品主要有:嘧菌环胺、百菌清、硅氟唑、己唑醇、丁苯吗啉、丙环唑、丙环唑+苯锈啶、环丙唑醇、苯并烯氟菌唑等。
杜邦接盘啶氧菌酯的当年,即在巴西上市了啶氧菌酯与环丙唑醇的复配产品Aproach Prima,用于防治亚洲大豆锈病,并因此在巴西建立了很强的市场地位。
杜邦不断开发啶氧菌酯市场。2012年获得美国环保署登记,用于玉米、大豆和小麦。2013年,在加拿大获准登记,用于谷物,商品名为Acapela;2014年,进一步扩作至油菜、豆类植物、玉米和大豆。2013年,杜邦在美国上市了啶氧菌酯与环丙唑醇的复配产品Aproach Prima,用于玉米、大豆和小麦。
杜邦对啶氧菌酯的开发一直在创新上下功夫。公司今年在巴西上市了杀菌剂Vessarya,这是啶氧菌酯与先正达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类杀菌剂苯并烯氟菌唑的复配产品,用于防治亚洲大豆锈病和其他真菌病害,它被视为杜邦之前在巴西上市的锈病杀菌剂Aproach Prima(啶氧菌酯+环丙唑醇)的重要补充。杜邦的目标是,Vessarya的年峰值销售额突破2.00亿美元,从而进一步增强啶氧菌酯在巴西的市场地位。
2012年,美国杜邦公司在我国登记了97%啶氧菌酯原药和22.5%啶氧菌酯悬浮剂。2016年6月19日,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在我国登记,用于花生和小麦;2017年4月初,该产品扩作至水稻,防治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
19%啶氧·丙环唑悬浮剂(12%丙环唑+7%啶氧菌酯;商品名“法砣™”)是杜邦首款应用于我国大田作物的杀菌剂。叶面喷雾,有效防治花生褐斑病、锈病,小麦锈病,水稻纹枯病和稻曲病等。花生上有效成分用药量为200~250 g/hm2;小麦和水稻上有效成分用药量为150~200 g/hm2。
法砣™是杜邦针对亚洲市场需求,经多年本地开发而成的产品,不仅能够稳定而全面地控制病害,还具有促进作物健康的作用,帮助广大种植者实现产量和品质的双丰收。
法砣™采用创新双元配方,结合了两种不同的作用机理,不存在交互抗性。它作用于真菌侵染的不同阶段,并拥有保护和治疗活性。具有优异的内吸传导性、表面重新分布和跨层传导活性,促使施药后有效成分快速在叶片中均匀分布,确保对作物冠层的保护。
法砣™有效降低赤霉素和吲哚乙酸的含量,抑制乙烯的合成,增加叶绿素的含量,进而消除植物顶端优势,促进叶片青秀,茎秆健壮,植株矮化紧凑,最终起到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的作用。
历经5年的田间试验证实,施用法砣™的水稻和小麦在产量、千粒重、每穗有效实粒数及每公顷有效穗数上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施用法砣™的花生在产量、叶色、长势、单株荚果重及单株荚果数上也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4月17日,杜邦植保护的新产品杜邦™法砣™杀菌剂中国上市发布会在山东隆重举行。作为杜邦在中国推出的首款大田作物杀菌剂,法砣™旨在为水稻、花生及小麦种植者提供更好的植物保护解决方案,实现“高产”以外更出色的收益。
法砣™的上市,标志着杜邦在我国大田作物保护上迎来了又一里程碑,也为啶氧菌酯在全球市场打造了新的增长极。
农药快讯, 2017 (9):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