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开花下针期是花生生长的中后期,此时群体密度大,又正值高温高湿期,花生病虫害极易发生,做好这一时期病虫害的防控,对获取花生高产丰收具有重要意义。花生进入中后期发生的几种主要病虫有以下几种:
根腐病 根腐病是花生重要病害之一,在花生各生育期均可发生,但以苗期和生育后期最易发病。主要危害花生的根部。花生出苗前染病,可引起烂种、烂芽;苗期受害,表现为幼苗主根变褐,植株黄化且矮小枯萎,受害植株通常3~4天内枯死,造成缺苗断垄;成株期受害根部变褐腐烂,无侧根或侧根减少,病斑逐渐变为黑褐色,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地下部根皮变褐色,与髓部分离,主根粗短或细长侧根很少,形似鼠尾,易连根拔起。维管束呈黑褐色;始花期表现病株矮小,黄化或不长,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干枯脱落。开花下针期为发病高峰期。该病的初侵染源,主要由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的菌源而来,成为下年的主要初次侵染源,带菌种仁及土杂肥也可成为初侵染源。一般连作田发病重;大雨后突然转晴或少雨偏旱天气,有利于发病;贫瘠的沙土地发病较重。防治方法:一是把好种子关。播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并用多菌灵或咯菌腈拌种消毒杀菌。二是合理轮作。可与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轮作,避免与大豆、红薯间套作。三是适时排灌水。盛花期、雨前或久旱后不能猛灌水;午后不能小水浅灌,防止烫伤根部;大雨过后及时排水。四是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施用的有机肥要充分腐熟。五是拔除病株。田间发现病株应立即拔除,集中烧毁,并对病穴用石灰水消毒,防止病菌扩散蔓延。六是及时防治。齐苗后发现病株随即喷雾或淋灌施药,封锁中心病株。可用80%乙蒜素乳油1,000倍液配合叶面施肥喷雾,控制病情发展。也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粉剂1,500倍液喷淋灌根。
蛴螬 蛴螬在全国各地花生产区均有发生,是危害花生的最严重的害虫,主要危害根部和果针、荚果。苗期取食种仁,咬断根系,造成缺苗断垄;生长期至结果期取食果针、幼果、种仁,造成空壳、烂果;危害根系时咬断主根,造成死棵。单一的防治方法效果不佳,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方法才能收到较好效果。蛴螬是金龟子幼虫的总称,危害花生的蛴螬主要有暗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大黑金龟子等3种。一般发生在6月至7月上中旬。7月中下旬是蛴螬的卵孵盛期,卵多产于5~10厘米土层深处。危害盛期在7月下旬至9月上中旬。防治方法:一是实行水旱轮作。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花生与水稻、莲藕等水生作物轮作,能直接破坏和改变金龟子类的生态环境,并直接淹死大部分蛴螬,防效高达70%~90%。花生与水稻等轮作,每亩可增产花生50~70公斤,蛴螬头数可比旱作茬花生下降85%~90%。二是及时清除杂草。清除花生田及四周的杂草、秸秆、土堆、落叶等杂物,可降低和减少虫口密度。三是灯光诱杀。铜绿金龟子、暗黑金龟子等有很强的趋光性,可在成虫期用黑光灯和高压汞灯进行诱杀。四是植物诱杀。在成虫活动期用杨树、榆树等枝条扎成小捆,阴干后浸入酸菜汤中,每亩花生地均匀插7~10捆,可诱杀大量金龟子成虫。五是地膜覆盖。花生地膜栽培,保温、保水、保肥,可提早成熟,又可隔断成虫产卵于植株附近土壤中,薄膜的反光还有一定的驱避金龟子作用。六是及时开展药杀。生产上掌握在卵孵盛期和低龄幼虫期施药防治效果较好。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00毫升,对水30~45公斤喷洒于地表,或者对水1~2公斤后喷拌细土25~30公斤撒施,或者50%辛硫磷乳油300毫升对水800公斤灌墩。注意在中到大雨前施药,乘机使药物随流水渗透到土中,以提高杀虫效果。
根结线虫 花生植株的根部在受到根结线虫危害后,会在花生植株侧根的尖端,形成一串串大小不等的瘤,破坏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不能满足花生植株对水分养分的需求,因而花生明显生长不良,表现为矮小、黄萎,底层叶片焦灼、脱落,但植株一般不会枯死。危害花生的线虫,也会危害果柄和果壳,形成虫瘿,果壳表面粗糙呈疮痂状,土壤疏松的沙壤土尤其是肥力低的地块发生危害严重。一般连作地发病严重,干旱年成有利于线虫病的发生。防治方法:一是播种前充分晒种。实践证明,花生果含水量高于10%时,线虫就可能生存,晒种降低果仁含水量,减少种子的带虫量,降低发病基数。二是实行轮作。重病田最好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有条件的实行与水稻、茭白、莲藕等水生作物轮作,控制花生线虫病的效果更好。三是播种前每亩用5%毒·辛颗粒剂1.5公斤处理土壤,效果较好,还可以兼治其他地下害虫如蛴螬、金针虫等。四是药剂防治。即在花生开花下针期,结合防治其他地下害虫,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100~150毫升,对水30~45公斤,在中到大雨前喷施于地表,药水可以随雨水渗透到地下,起到较好的杀虫效果。此外,用于花生线虫病防治的有效药剂还有康绿功臣、天诺地正丹等,前者是从苦豆子、楝树果实等多种植物中提取的纯天然农药;后者是硫逐磷酸酯类杀虫剂,对线虫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
农药快讯, 2017 (12):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