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特点 该病是一种土传病害,病菌从根部侵入,药剂防治效果差;推广秸秆还田后田块积累的病菌量逐年增多,尤其是在玉米灌浆期发病后,给该病防治增加了难度,残留在玉米田块中的病株,已成为次年的侵染源,因而玉米青枯病的发生与危害,更不应忽视。玉米青枯病分为急性型和普通型(慢性型),前者发病速度非常快,从开始发病到全株感病只需1~3天,没有明显的从下而上的蔓延过程,而是突然全株呈现出青枯症状,而普通型一般在5~10天内才表现出症状。引起玉米青枯病的病菌是一种镰刀菌和腐霉菌单独或复合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次年借风雨、灌溉水、机械操作、昆虫传播,通过根部和茎基部伤口或从表皮直接侵入,逐渐蔓延扩展,引起地上部症状。天气及耕作条件是导致青枯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玉米生长前期持续低温有利于病害发生,后期温度高对病害扩展有利。玉米灌浆期田间湿度大,气温急剧上升特别是雨后天气突然转晴,往往造成青枯病的暴发流行。另外,阴雨天时间越长,降雨量越大,温度越低,天气突然转晴后温度越高,发病也会越重。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的玉米田块,施肥多和重施氮肥的田块发病重。种植密度越大,发病率越高,土壤瘠薄,易涝易旱,玉米植株长势差,发病较重。
症状特征 青枯病通常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生,乳熟末期为显症高峰期。玉米青枯病属土传病害,主要发生于生长后期,从玉米灌浆期开始,乳熟期到蜡熟期是玉米青枯病的发病高峰期。症状有青枯型和黄枯型两种。青枯型也称急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灰绿色水烫状或霜打状,茎秆腐烂自基部第一节间开始向上扩展,可达第二、第三节间甚至全株,病株极易折断,发病快,历期短,田间发病80%以上属于急性型。黄枯型又称普通型或慢性型,发病后叶片自下而上逐渐枯黄,显症历时较长,一般见于抗病品种或环境条件下不利于发病的情况。两种症状出现,均是根部受害引起,根系发病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展到整个根系,呈褐色腐烂状,最后根变空心,根毛稀少,植株易拔起。
从历年发病情况来看,苏玉19号、中江玉703等早熟品种,比苏玉20、中江玉1号等中晚熟品种发病重;播种早的灌浆期正好遇到高温,随着播种期的推迟发病率降低;连作年限越长,发病也越重。
防治措施 为防治玉米青枯病,应从长计议切实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旦出现危害症状,进行田间防治效果往往不太理想。① 合理轮作,减少重茬。重病田可与大豆、红薯、花生、马铃薯、蔬菜等作物轮作,有条件的与水稻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好。② 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避免根茬还田。凡发生青枯病的田块,要严禁秸秆还田,收获后将秸秆全部清除,带出田外处理,集中烧毁或深埋。同时收获后立即深翻土壤,以减少或控制侵染源。③ 合理施肥。不偏施氮肥和施肥过晚,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的抗病能力。特别是在玉米拔节期和孕穗期,每亩增施氯化钾,以增强植株长势,抗病效果显著。④ 合理密植。播种前进行种子处理,一般晒种2~3天,最好使用包衣种子,没有包衣种子的,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进行拌种。播种时,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产量水平,合理确定种植密度,不要随意扩大播种密度。⑤ 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自身抗病能力。玉米生长期及时分期培土,中耕松土,尽量避免田间操作时带来的各种损伤等。在大雨或暴雨天气,特别注意开沟,及时排除积水,降低地下水位,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发病初期及时摘除茎基部2~3片叶子,清除病株、老叶,减少病菌传播。⑥ 搞好药剂防治。对于大发生的田块,在玉米灌浆期,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土壤湿度大时,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预防。7~10天预防1次,连续喷药预防2次。发病初期可用40%甲霜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98%噁霉灵2,0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施根茎基部,有较好的控病作用。在大发生时,用40%噁霉菌清600~800倍液灌根,每株玉米灌药液400~500毫升。
农药快讯, 2017 (13): 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