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生农药——拟除虫菊酯的前世今生
更新时间:2018-01-22 点击量:3650

    拟除虫菊酯虽然叫“农药”,但它不仅在田间地头,在百姓家庭中也随处可见。它的安全性如何?你对它了解多少?

 

    拟除虫菊酯,一种高效低毒的仿生农药,杀虫用的。扬农化工生产的拟除虫菊酯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二,占蚊香市场的45%,2016年还凭借此产品摘得有中国工业界“奥斯卡”奖之称的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

 

    它是目前唯一可以同时在家庭和大田使用的杀虫剂,如蚊香、液体蚊香、电热蚊香片均采用拟除虫菊酯作为有效成分。进入农业市场后,拟除虫菊酯逐步替代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产品,成为农田防治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对付蚊虫叮咬,家里总少不了要用蚊香。1954年,第1个菊酯品种丙烯菊酯被日本大除虫菊公司添加到蚊香中。目前,家庭用于防治蚊虫的产品如蚊香、杀虫剂等95%以上均以拟除虫菊酯为有效成分。

 

    作为全球拟除虫菊酯主要供应商之一,扬农集团截至目前共申报与菊酯相关发明专利136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60项、国际PCT发明专利5项,目前,扬农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拟除虫菊酯制造商,扬农生产的拟除虫菊酯市场占有率全球领先,占蚊香市场的45%。

 

    然而,扬农集团拟除虫菊酯的研发史却是一路荆棘,这段历史还得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

 

内无借鉴、外有封锁,技术攻关遭遇层层挫折

    除虫菊、烟草和毒鱼藤合称为“三大植物性农药”。除虫菊的根、茎、叶、花等都含有毒虫素物质,是用来配制各种杀虫剂的好原料。使用除虫菊治虫具有高效低毒、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平衡、无抗药性、对人畜家禽无毒害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杀虫剂原料。

 

    然而,天然的除虫菊酯虽然有效,但是它非常怕光照。于是,科学家通过实验,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开始研制出一代又一代的拟除虫菊酯,这便是现代蚊香的常见成分。

 

    拟除虫菊酯就是来源于天然除虫菊有效成分——除虫菊素的人工仿生合成,是目前唯一一种可以同时在家庭和大田使用的杀虫剂,进入市场后逐步替代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产品,成为农田防治产品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

 

    世界拟除虫菊酯工业史起源于上世纪40年代,由于其具有复杂化学结构,技术门槛高,工业难度大,仅有少数国外大型企业从事该项目研究。

 

    扬农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涉足菊酯领域,虽是国内起步最早的企业,但因基础薄弱,当时生产出的产品质量低下。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国家投资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扬农菊酯技改,助力国产菊酯振兴,但调试未能成功,直至80年代末,整个菊酯市场仍处于国外垄断中。国内市场全部依赖进口,且价格高昂,国家每年为此要花费巨额外汇,扬农在当时也只能依靠政府政策搭配进口拟除虫菊酯销售部分低端产品。

 

    在内无任何技术资料借鉴、外有跨国公司严密封锁、技术攻关又遭遇层层挫折的困难局面下,扬农坚持以振兴民族菊酯工业为己任,毫不气馁,刻苦攻关。

 

    1992年,扬农主动放弃国家行政搭配销售保护政策,完全依靠自身的技术力量和研发团队,先后掌握多项菊酯关键技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从基础原料做起、关键中间体全部自我配套的企业,为菊酯产品国产化奠定坚实基础,并彻底摆脱关键技术受制于国外的被动局面。

 

依靠自主研发打破国外垄断

    面对自身与日本、英国等跨国公司的差距,扬农重新设计自身定位,开展符合国内需求的“仿创共举”之路。2007年,扬农成功研制出可以抗衡国外公司四氟甲醚菊酯的专利产品——氯氟醚菊酯。氯氟醚菊酯活性可达到四氟甲醚菊酯的1.77倍、普通丙烯菊酯15倍以上,在进入市场一年后下游登记产品数量就超过100个。如今已遍及蚊香、液体蚊香、电热蚊香片三大剂型,登记数量达到268个。因超高活性、高性价比得到广泛认可,2009年产品销售额突破1亿,截至目前已累计销售17.46亿元,实现利润4.2亿元,成为国内农药新药创制中销售额最高的品种。

 

    因为不同菊酯有其特殊的针对性用途,单一菊酯产品不能适应市场各种需求,在绿色高效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开发与应用领域,扬农还先后多次成功攻克菊酯核心关键技术,成功开发各类菊酯新品50多个,其中4个为创制品种、20项填补国内外空白、11个产品被认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申报国内外发明专利共106项,获得美国、日本、印度及新加坡授权。2016年拟除虫菊酯产品年销售收入达到11.6亿元。   (中化集团)

 

农药快讯, 2018 (1): 28.

tag: 拟除虫菊酯  扬农集团  丙烯菊酯  自主研发  仿创共举  氯氟醚菌酯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9814.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