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稻测产”写入新年贺词
更新时间:2018-02-01 点击量:1767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环球电视网)和互联网,发表了2018年新年贺词。

 

"海水稻进行测产"赫然在列

    2017年9月28日,由袁隆平挂帅的“海水稻”项目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试验基地和金口镇海水稻稻作改良国家示范基地进行实地测产。

 

    这次培育的“海水稻”实现了多个技术突破,最重大的技术突破在于可以用含盐6‰的咸水直接灌溉并且产量大幅提高。

 

    620.95公斤的亩产量,已超过了目前已知含盐6‰咸水中生长的“海水稻”最高产量。

 

    回顾“海水稻”的研究史,有助于我们更具体理解袁隆平的上述成果的的价值。

 

1930年代国际上已开始研究

    所谓“海水稻”,学术上一般称作“抗盐水稻”、“耐盐水稻”、“耐盐碱水稻”。

 

    国际上对该领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学者王明珍、宋景芝80年代末的一份报告介绍:“早在30年代末期,东南亚一些国家就开展了培育耐盐水稻品种的研究。斯里兰卡在1939年就繁殖了耐盐水稻品种‘Pokkali’,并在1945年予以推广。印度也是较早开始培育耐盐水稻的国家,在1943年,马哈拉施特拉邦就推广了耐盐水稻‘Kala Ratal-24’和‘Bhura Rata 4-12’,现在印度几乎各邦都发展了适合于当地的抗盐水稻品种。国际水稻所成立以来,设立了‘国际水稻耐盐(碱)观察图’,将水稻品种的耐盐性作为对品种资源遗传评价的内容之一。”

 

中国1950年代开始做零星试验

    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相当落后。

 

    在1959年出版的《植物生态学》一书中,植物学家何景介绍到:“根据我们的调查和了解,福建沿海各县就有许多抗盐水稻品种,抗盐力高到可以直接在新开星的海滩上种植。例如我们在厦门附近金定乡找到的‘青骨子’抗盐水稻,在新开垦的海滩上,非常粘结的粘土中,用凿穴插秧的方法,还可以得到每亩400斤的产量(一熟),而且米粒饱满,米质很好。我们曾经用不同浓度的食盐平衡溶液来试验其发芽率,在0.8%的食盐溶液中,全部发芽而且还很整齐,生长茂盛。其后由于培养液水分的蒸发而浓度达到1.2%,生长还是很好。在1.4%的食盐溶液中,依然能发芽……可惜由于设备关系,没有能长期培养,也未能进行大田栽培。”

 

    水稻在不同生长周期的耐盐程度是不同的。何景的试验观察到的仅是“发芽率”。同样的盐浓度下,水稻是否能顺利成长,这方面的资料付诸阙如。

 

官方立项,始于1976年

    中国官方立项的较大规模的“选育耐盐水稻品种的工作”,始于1976年,同样远落后于国际科学界。

 

    据生物学家方宗熙等人1983年合写的一份报告介绍:“从事耐盐育种工作的主要有: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Davis实验室、国际水稻研究所、美国盐土实验室、印度中央盐土研究所等。这些机构获得的若干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有:能在全部海水灌溉(45.8 mΩ/cm)条件下正常生长、平均产量为1,082 kg/hm2,高产为1,500 kg/hm2的大麦;能在50%海水、50%淡水灌溉条件下结实的春小麦;能在70%海水、30%淡水灌溉条件下正常结实的西红柿;能在不同生育期分别耐0.25%~0.73%盐浓度的水稻等。”

 

    王明珍、宋景芝等人也承认:“我国对作物品种资源耐盐(碱)性的研究工作起始较晚,(1979年才)将稻麦品种的耐盐性列为遗传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建立专题进行系统研究。”

 

    在第6个五年计划期间(1980—1985),中国农业科学院曾组织有关单位协作,对2,994份水稻资源进行了筛选鉴定,筛选出103份中度耐盐的品种(系)。其试验采用“淡水育秧”,移栽后“咸水灌溉”,并保持田间灌溉水的盐度相对稳定,其中“盐水浓度高,土壤肥力低”,筛选条件很苛刻。结果得到了3个“确已证明其抗盐性强,丰产性好,适应性强,是有希望可以直接推广利用的耐盐水稻品种”,另外,“如81-210、兰胜、美国稻3个品种已在江苏滨海县等地推广种植数万亩。”

 

    其实提到海水稻,可能很多人以为,海水稻就是从海水里长出来的,其实这是不对的。

 

    海水稻其实是对“耐盐碱水稻”的一个称呼,也就是说这些水稻可以在海边的滩涂,包括盐碱地里生长,且只能在程度较轻的盐碱地(含盐量0.3%左右)进行规模化种植,并不能用海水直接灌溉(海水平均含盐量3.5%左右)。

 

    此次新华社报道的袁隆平团队培育出的“海水稻”,乃是在“含盐0.6%的咸水”中生长。咸水是依靠人工用海水和淡水混合调制而成:“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最西侧是一个海水调节池,周边海水被引入调节池中,再加入一定比例淡水,配制出不同浓度的咸水,专门用于灌溉7号和8号试验田。”

 

    总而言之,“海水稻”研究国际、国内有很长的一段历史,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是落后的,得益于国际学术界甚多。

 

    “海水稻”是否具备商业化价值,是不是可以规模化种植,取决于其耐盐碱度的提升(为降低种植成本,最好是能够用海水直接灌溉)和产量的提高。

 

    袁隆平团队领衔的“海水稻”项目,能否具备规模化种植的价值,值得拭目以待。但目前,海水稻已进入测产阶段,实在是一大进步!    (农财网种业宝典)

 

农药快讯, 2018 (2): 30.

tag: 海水稻  新闻贺词  袁隆平  耐盐水稻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9880.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