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药快讯:2021年第15期
  文章:22篇

发展农资电商的问题浅析

作者:谭铁安 更新时间:2015-02-28 点击量:1675

    前几天和一位朋友到某电商营运公司探讨开发陶瓷产品网购营销平台建设的事情,该公司老总和我们分析了做网络营销的一些具体情况,也谈到了对陶瓷产品电商的认识和看法,他从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监管到流通环节的具体营运以及消费者的消费心态和网络平台建设包括市场分析等方面作了全面的解说,使我们看到了做电商网购的不易。推此及彼,联想到农资电商,也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谈出来与大家共享。

 

    电商网购,目前来说,是一个热门话题。在现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前提下,网络环境与实体市场融合,产生了电商网购,使产品交易更加迅捷,市场流通更加活跃,买卖成本得以降低。大家坐在家中,手指轻滑,就使产品应声而到。作为生产厂家,也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产品卖到九州外国,真是方便至极。于是乎,对于农资网上交易,也就有了这一买卖,也想来试一试。当然,对于农资电商,现在各种声音都有,有挺的,有看的,有不以为然的。个人认为,农资电商,现在处于“三热三冷”的情势。

 

    一是上热下冷。发展农资网上销售,可以说上头有政策。前不久国家发布的物流规划,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规划,提出了要求,为物流业发展明确了路径。农资,作为物流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也提上了议事日程,可见国家层面还是对农资物流很重视;同时,发展农资电商,很多媒体的讨论也很热烈,大家都是抱着乐观积极的心态,分析农资电商存在的诸多优势,认为农资电商就是农资流通的基本方向,也是农资生产营销的必由之路。但是,对于农资经销商和农资销售网点来说,对于农资消费者来说,他们对电商网购却持无所谓的态度。

 

    二是外热内冷。进行农资网上销售,是业外人士的一种乐观推测。很多产品都可以做网络营销,农资能不能搞呢?不知道的人认为,当然可以搞。农资通过网上销售,又方便又快捷。甚至业外人士还可以认为,农产品生产就必须要农资,农资销售,这是一个多么大的市场哦。有市场就要流通,要流通就可以网购;而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大家可能首先考虑的是农资网购,需要具备一些什么条件,无论是生产环节还是流通环节包括消费者环节,条件是不是成熟,是不是能够实现电商网购。在充分认识到这些问题之后,估计业内人士也不会那么无的放矢了。

 

    三是商热民冷。做到农资网上销售,商家应该还是有热情的。我网络就是一个平台,你生产厂家提供产品,物流行业进行输送,银行进行结算,消费者到网上来购买,做一做也是无妨的。而到厂家,恐怕要满足网购的生产条件还难以完全做到,流通环节需要的物流、结算等方面的风险也难以完全排除,消费者对网购的农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等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而且也不至于每一个购买农资的用户都有网购的条件,会操作这些东东。这些问题都导致对于农资网购,商家可以说热心,但农资消费者并不见得欢迎。

 

    根据以上情况来看,农资电商网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障碍。

 

    1  农资电商网购平台建设缺失。农资要实现电商网购,绝非一个电商网页就能够实现。有的人以为开展网购,只要建一个网页,将相关信息往网页上一挂,客户就来了。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要实现网络营销,不但要有网络平台,还要有实体的物流输送,银行网银结算等起码的环节。如果这些环节达不到要求,要进行网络销售是不可能的。现在一些所谓的农资电商,有的不过是挂靠一些大型的网站,依托其它网站的资源做一些信息发布,并没有实际效果;有的就是一个网站,一个网页,综合搜索一些农资信息,这样的网络平台,其销售能力和承载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不但不能代表农资网络电商,而且还可能给农资电商发展带来误导,造成假像,这些问题,增加了农资电商网购的难度。

 

    2  农资生产环节产品生产流程电子化难度大。农资要实现电商网购,在生产环节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对农资产品生产的每一个过程,都要实现电子化,将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和所有信息向消费者展示,让消费者对产品的生产全面了解,接受消费者的选择。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情况、企业全貌、员工素质乃至环境要素技术传播等都要全面公开。而这些问题,由于受生产成本、投资、技术熟练程度等条件制约,农资生产厂家是很难完全做到的。有的厂家或许某一环节实现了电子化,但也不能保证所有信息的准确性。特别是一些农资企业要投入大量资金来实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电子化,也难免有得不偿失之意。

 

    3  农资消费环节网购对接能力有限。农资销售,无论采取何种途径,都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让农资消费者接受消费才是硬道理,所以,消费者环节是农资电商的关键环节。然而,现在农村的信息化程度并不是很高,懂得应用电子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农资消费者更少,在这样的背景下,农资电商网购难免是“一头热”。加之农资电商网购后,产品传送到买方,还需要明确的地址和联系方式,这些在农村很多地方还是薄弱环节。

 

    4  农资电商网购产品传送能力差、效益低、风险大。农资电商网购,通过网络交易还仅仅是一个成功交易的第一步,产品物流输送等还没有开始。而现在的农资销售,物流方面除邮政部门具有一定的功能之外,其它物流企业对农资的输送基本上还没有涉及。加之农资产品的特殊性,一旦农资输送过程中出现损毁,所产生的后果和风险也难以承担,且没有明确的处置依据和规定,处置难度大;同时,农资产品物流不可能具有很大的效益,保全措施也难以确定,这些都给农资电商网购带来影响。

 

    5  传统农资流通对电商网购的融合能力低,具有一定对抗性。农资电商网购是一项新兴的购销形式,必然会对传统的农资营销带来冲击。而在农资流通过程中,有的农资经销商习惯于传统的销售形式,有的也不具备电商的技术素质,有的不一定能够接受电商网购,有的也不一定能够融入到电商这一销售形式中来,势必导致农资电商与传统的农资销售的冲突。传统农资销售给农资电商人为制造一定的障碍,阻滞农资电商的发展。

 

    6  农资电商网购的“三包”服务责任难以厘清。农资营销,售后服务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很多农资的质量,要在使用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并得到解决。而有的农资的售后服务责任,除农资生产厂家是当然的责任者之外,农资的销售者也有“三包”服务职责。但是,农资电商网购,交易双方并没有实体上的接触,流通环节通过物流实现,物流企业根本无法承担“三包”责任,产品货款往来通过网银结算,钱不到货不来,没有任何质押保障。一旦出现问题,“三包”服务责任难以厘清,只能由农资消费者承担损失。

 

    上述这些问题,在农资电商网购当中都是可能出现的,不能回避。而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对农资电商有理性和全面的认识。为此,笔者认为,发展农资电商网购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1  理性认识农资电商网购。农资电商网购,是农资流通的一种重要形式,也必将会得到市场和农资消费者的认可。但是,发展农资电商网购,应该有一种理性的认识,不要认为在电商网购环境下,所有的产品都会一蹴而就。农资产品在生产、流通、使用和售后服务等环节都有其特殊性,所以不能盲目跟风。发展农资电商网购,应该在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的前提下,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些具体的适合电商网购的农资产品来开展营销,动员一些条件成熟的农资生产厂家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发展公司、农产品生产基地等农产品生产主体开展农资电商网购对接,确保农资电商网购健康发展。

 

    2  稳步推进农资电商网购。农资电商网购,需要网络平台、生产厂家、物流企业、银信部门等各方面的参与和合作,也需要农户或者农资消费者的积极参与,同时还需要农村基层社会服务组织以及各种服务组织的配合和条件改善,只能稳步推进。要加快推进农资电商网络平台建设,打造农资网络销售载体;要制定适合农资物流发展的制度规范,为农资物流提供法治保障;要解决农村电商网络发展当中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对农村乡镇村地名、门牌等标志要准确录入,为电商终端销售创造条件;要加大传统农资营销与农资电商网购的融合力度,实现农资营销流通的优势互补。

 

    3  加大投入对发展农资电商网购模式的投入。农资电商网购,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也涉及到农资科研、生产、流通、应用和售后服务、风险处置等各个环节,必须加大对农资电商网购系统建设的投入。要加大对农资生产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促使农资生产企业生产过程全面电子化;要加强网络平台和农村信息化建设,确保农资销售网络资源全覆盖,畅通农资网络销售渠道;要根据农资电商和物流行业发展要求,加快农村道路、农资销售网点建设,保证农资电商网购快速通达,产品能够落地。

 

    4  切实解决传统农资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农资电商网购在发展过程中,肯定要依存于传统的农资销售渠道。在产品宣传、风险处置、质量保障、售后服务等方面,传统农资的优势暂时还无法取代,所以不能放弃原有的农资销售方式。要切实解决传统农资流通中的产品输送、仓储、过期淘汰产品回收、假冒伪劣产品识别等问题,为农资电商网购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要加大农资补贴力度,降低农产品生产者的生产成本,确保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要加大农业生产新农资新技术的推广和传播,让传统农资流通渠道继续发挥技术传播、科技推广的作用,推进农资产业革命。

 

    5  强化农资消费者权益保障。农资电商网购,归根结底还是让农资消费者或农产品生产者用上放心农资,从而实现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要建立健全农资电商网购售后服务管理的相关法规和制度,依法解决农资产品使用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要根据农资的具体实际,探索农资电商网购的层级管理模式,发挥农村基层农资网点的作用和功能,使农资保障体系更加完备;要加强农资电商网购售后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农资电商网购与传统农资流通的融合,解决农资售后“三包”服务问题,确保农资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

tag: 农药快讯  农药信息  政策要闻  新闻资讯  专利过期产品  创制农药  新产品开发  跨国公司  农药上市公司  病虫害防治  传媒  期刊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other_detail_126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