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穗期是赤霉病、白粉病、蚜虫等多种病虫集中危害的重要时期。综合分析小麦品种布局与抗性、病虫发生基数、小麦生育进程及天气趋势等因素,预计今年江苏省小麦穗期病虫害总体中等至偏重发生,其中小麦赤霉病有偏重流行威胁。生产上必须全面主动打好以赤霉病、白粉病、蚜虫为重点的小麦穗期病虫防治攻坚战。
发生趋势
赤霉病 预计全省偏重流行,苏南、沿江、里下河、沿海及沿淮地区局部大流行,流行程度将重于去年。主要预报依据:一是感病品种面积大。目前我省小麦主栽品种普遍不抗病,高感病品种种植面积大。二是田间菌源充足。据3月底4月初田间赤霉病菌源调查,苏南、沿江、里下河、沿海部分地区普遍高于10%,通州、溧阳、宜兴、靖江均超过50%,其中通州高达65.8%,稻桩子囊壳丛带菌率大多为近10年来最高;4月8日通州调查,子囊孢子成熟度指数为62.5,其发育进度与小麦生育进程较吻合,菌源条件满足大流行条件。三是生育进程不一致。受去年秋季各地小麦播期差异大、晚播比例高,以及部分地区播后遇雨导致出苗不整齐等因素影响,在田小麦生育进程差异较大。从全省看,南北生育进程差异大,抽穗扬花期持续时间长,大面积小麦抽穗扬花期相差20天以上;从同一地区看,不同品种、不同播期的田块小麦生育期极不整齐,丘陵部分地区圩区与山区、淮北部分地区稻茬与旱茬,生育期最早与最迟的田块相差近1个月,即使同一田块有的生育期也相差4~5天。这样就造成易感病生育期拉长,增加了小麦扬花期遇高温高湿天气和病菌侵染的概率。四是天气条件无不利影响。据气象部门预报,全省4月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满足温度高于
白粉病 预计中等发生,淮北、沿海及沿江部分地区偏重发生。预报依据:一是见病早。阜宁
穗蚜 预计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主要预报依据:受降雨影响,当前蚜虫发生基数明显低于去年同期;另据气象部门预报,4~5月全省温度偏高,有利于穗蚜繁殖和危害,4月下旬将进入蚜虫繁殖盛期,蚜量将快速增长。
灰飞虱 预计一代灰飞虱偏轻发生。主要预报依据:4月上旬各地调查,大部地区越冬代灰飞虱平均亩虫量在0.02万~1万头,虫量略低于去年同期。目前灰飞虱处于高龄若虫盛末期至成虫始盛期,发育进度比去年略早。4~5月温度偏高,有利于越冬代成虫产卵与一代若虫孵化存活,预计淮北部分虫口基数高的地区可达中等发生。
黏虫 预计一代黏虫在我省苏南、沿江、沿海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其他地区轻发生。主要预报依据:东海高空测报灯监测3月12日见蛾,见蛾期与常年相仿;通州
防治意见
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全力打好以赤霉病、白粉病、穗蚜为主攻对象,兼治黏虫、灰飞虱等病虫的防治总体战;坚持“主动预防、适期用药、药肥混喷、一喷三防”的技术措施,以赤霉病的防治适期即小麦抽穗扬花初期为穗期病虫防治总体战的首次用药时期,并立足两次用药,在第一次用药后5~7天进行第二次防治;如小麦扬花初期遇雨,可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用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及时补治,保证防治效果。
根据病虫种类和抗药性状况,科学安排用药品种,并注意交替用药。对赤霉病,据近期浙江大学对我省小麦赤霉病病菌抗药性监测,我省淮南部分地区赤霉病病菌对多菌灵抗性频率高达30%~50%,要停用多菌灵等苯并咪唑类农药单剂,可更换戊唑醇、氰烯菌酯等单剂或混配剂。对白粉病,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等药。对蚜虫,可选用呋虫胺、吡蚜酮、吡虫啉、抗蚜威、啶虫脒、高效氯氰菊酯等药。对黏虫,选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等菊酯类药或敌百虫、乙酰甲胺磷等有机磷类药或除虫脲等喷雾防治。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施药。施药时加叶面肥或活力素药肥混喷,防病虫、防早衰、防干热风,保粒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