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手机微信被一篇深度好文给刷屏了,作者为洪峰的朋友旁征博引地论述了中国农药工业被国外大农化企业绑架沦为御用生产基地的文章被诸多圈内的朋友转载。仔细阅读了多遍,对作者博古通今的农药发展进程、案例、现状的通透知识了然于胸深感佩服,也认同文中提到的诸多见解与担忧。但对于认为中国农药工业被绑架的论断个人觉得值得商榷,相反地,我反而认为中国农药企业正在寻找不同的解决方案来突破这些禁锢,这也许就是希望所在。本人在农药圈资历太浅,说不出纵观古今的大道理,就用自己的一点感受来多嘴两句,希望同行轻轻拍砖。
规则是别人定的,我们只是游戏参与者
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组织开始,世界上的诸多游戏规则已经制定完成了:FAO 1945、CIPAC 1971、WHO 1948等,中国想要参与到国际大舞台来,只能服从那些已经制定好的游戏规则。这是历史带来的问题,中国没有能力推翻规则,但随着国际舞台地位的逐步提高,却可以将来参与修改游戏规则。
中国农药工业也是这样,从新中国成立后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大部分还是参照国外发达国家的一些方法标准,加入WTO后更是总要把与国际接轨作为一个参照标杆,这也是历史进程使然。所以前期中国的农药企业要走出国门,就不得不按照这些游戏规则来办事,原药的杂质控制,制剂的质量指标,产品的含量与性状,你要出口到哪个国家,就要按这些国家的标准来执行,而大多数海外国家不论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大多数的规格与标准也都是参照那些游戏规则制定者的标准来执行。
遵照游戏规则,我们顺利出口了产品,获得了技术提升,改进了自身的落后管理与生产工艺,成长了企业,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个互相需要并彼此利用的过程。海外大农化财团攫取了丰厚的利润,控制了大多数市场,但也给了国内企业一个从作坊生产到工业化提升的机会,众多农药企业在出口贸易中获益也是显而易见的。
随着中国企业越来越走出国门,从了解到熟悉国际游戏规则后,也已经开始参与一些游戏规则的制定,比如我们现在可以看到一些报道说,颖泰、江苏龙灯等企业积极参与FAO/WHO关于产品的国际标准制定,相信这些进步可以逐步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拥有国际市场的话语权。
所以从初期看,卷起袖子就要砸碎国际规则的想法并不明智。你可以认为规则设置有问题,有偏见,我们也可以提出合理的诉求,但在规则更改之前,请按规则来参与游戏,否则受伤更重的只会是我们自己。
GLP、全分析、专利等技术壁垒
国际市场的大门打开后,其实提供给中国企业更多的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机会,但另一个现实就是,我们参与得越多,或者是市场份额越多,代表着另一些既得利益的国外大农化集团失去的利益就相对多,我们很难去说服那些正在丢掉利益的大佬们,告诉他们世界市场其实很大,蛋糕还可以做更大,那都是鬼话,失去利益的当下大家都想着怎么把利益抢回来,这是本能反应。
所以衍生出那么多的技术壁垒,关于GLP实验标准,关于全分析杂质要求,关于专利有效期等。这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双刃剑,有了这些要求与严苛的规定,让大多数国内的地下作坊很难在海外有直接出去的空间,让大企业与有远见的工厂有机会按照严苛规定参与海外市场竞争,从而保障了国际市场上的相对良性发展,否则大家一窝而上,劣币淘汰良币的现象就会波及到海外市场的每个角落。对于劣币淘汰良币的例子,中国国内的大多数企业都有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不觉得这些游戏规则的苛刻全是针对中国农化工业或者中国人来的,我也极少愿意相信这些阴谋论,相反我更愿意看到当有实力的中国企业准备好了后,可以积极参与国际规则的修改或制定,哪怕是技术壁垒,也能在中间找到相对平衡的位置。
所以我们看到当越来越多国家要求GLP报告的时候,中国很快出现了自己的GLP实验室,首先要认可GLP的标准化意义,这对于那些躲在办公室里靠复制粘贴就造出来的全分析报告是个有效的遏制,看得高远的企业在获得效益后投入重金去适应这些标准,而靠复制粘贴起家且一直打算如此的企业被社会淘汰,不正是这个行业需要的一种大浪淘沙吗?在行业的企业可能都注意到山东润丰近几年的高速发展,这发展的背后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去数数他们在海外的登记证数量吧。如果我们只是骂骂娘,牢骚一下这些国际规则太特么欺负中国人,那么海外市场将永远控制在那几个大农化集团手中,想必那才是海外财团乐见其成的吧。
跟着专利屁颠还是绕着专利追赶
专利保护的对与错,其实再反复讨论已经没有意义,因为中国是WTO成员,因为中国要参与国际事务,那么国际认可的专利保护问题,就不得不正视,保护民族工业与专利保护的平衡关系,那也是需要中国政府的大智慧去把握的;也不需要去对比海外的强者与中国弱小企业的不对等竞争关系,这是现实,要么迎头应对让自己在多次的竞争中强大,要么未来死掉,国家没有义务救助本来注定要死去的企业,况且还在这么个产能过剩的大背景下。但对于中国农化行业的企业来说,你服还是不服,专利已经在那,不远不近。
也恰恰是这个专利保护的问题,让太多企业把眼光全部盯在了未来几年专利可能过期的产品身上,指望着专利期一过就可以立马大生产,然后去海外大卖原药。站在企业的角度,这种想法并没有什么错,错的是整个行业都认为紧盯跨国公司专利产品是获取未来最大利益的唯一途径的时候,我们已经在为另一场产能过剩挖下了一个大坑。而这些竞争伎俩相信海外跨国公司也看得一清二楚,所以他们才会在一个专利产品专利期将要过期时及时推出下一个替代产品,或者来一个复配制剂,然后给复配制剂申请另一个新的专利保护。所以我的理解,一味地追逐专利过期产品,会让中国企业负累不堪,并且永远找不到弯道超越。
如果紧盯专利并不是一条康庄大道,那为何不绕着专利追赶呢?
专利是双刃剑,你可以有,我也可以有。核心问题是,我怎么才能有。
如果跳出产品本身,我个人觉得农药应该是用来解决问题的,不管什么有效成分,什么剂型,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未来的趋势是更环保,更高效,更友好,更低毒,更便捷。那么就要依靠中国农化企业的智慧,如果不能运用专利产品,那么可替代的老产品是什么,什么原因不如专利产品,是药效,是抗性,是残留,还是使用习惯?我对中国市场本土的产品没有了解,不敢妄论,但就澳洲市场而言,其实很多GENERIC的企业都在琢磨另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做出更高含量的制剂以减少添加物的使用,怎样才能做出复配制剂以降低作物的抗性,怎样才能更多地用水性制剂来保证产品喷洒与复配更安全更有兼容性等。如果专利保护是双刃剑,我们已经看到很多优秀的GENERIC供应商他们申请了自己的制剂专利、复配专利,再通过田间地头推广应用,成功将产品打入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更有趣的是,一家GENERIC供应商的某一款制剂申请专利后,导致市场的另一家跨国公司不得不低头跟这家GENERIC供应商要授权,要求获得该产品剂型的登记与销售。核心问题是,跨国公司的专利产品能解决的问题,如果GENERIC推出的新剂型、新复配、新使用方法能够替代,等于成功绕过了专利问题,从而实现了市场的平等竞争。至于谁更好,拿实验数据告诉农民,消费者都是聪明的,知道怎么选择最有利的产品。相反地,与一些中国的制剂生产企业交流时,却很少能感觉到有人在朝这个方向琢磨,而更多地在讨论后年大后年什么专利过期,我们可以上马生产这个。哪个市场都一样,农民要的是解决方案,不一定要专利产品,结合自己的情况,研究出一种解决方案,解决了农民问题,就是成功的,当然如果这个解决方案里,有你的专利保护,岂不是更大快人心。
互联网思维与未来的方向
互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这两年在中国大地如火如荼,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琢磨着新的模式来为未来的中国农业构架一个新的体系,而且速度之快,惊得一些海外的农民纷纷好奇,这个全新的模式是否能先在中国成功?我个人认为,互联网只是一个新的渠道,核心问题依然是如何解决农民的问题、价格、效果、便捷、服务体验,而电商只是试图在价格上给农民以实惠,那么效果、便捷、服务体验上的文章有多少企业在琢磨呢?在中国市场上,中国企业应该有更丰富的经验,文化、情感等因素又更接地气,对抗跨国公司,依然有很多空间可以抗衡,不要纠结在规则、专利、壁垒之上,跳出框架,看看是否依然大有可为?中国市场如此,海外市场也一样,万变不离其宗,中国企业目前在海外市场问及更多的是什么产品好卖,什么产品卖的价格好,然后就开始琢磨怎么出口这个产品,为什么不多问问,为什么这个产品好卖,农民买回去是要解决什么问题,农民愿意支付的农本是多少,如果好卖的是专利产品,有没有替代品,单剂不好是否可以琢磨一个复配来解决。核心的思维把焦点从产品上转移到农民身上,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不是向他们推销产品。我想,这是我理解的互联网思维吧。
未来的方向,我依然对中国农药工业的明天充满希望,因为还是可以看到很多优秀的中国企业走出国门,用自己的方式在寻找突破口,GENERIC供应商不丢人,如果没有财力与技术去研发合成新产品(其实以中国目前的实力,即使研发出来,海外推广也是难题,有谁会花巨资搞全套的资料报告告诉全世界,这玩意能解决问题,且比目前已有的产品更牛),大可以在其他问题上多做文章,合理利用规则,找到自己的特色,等胳膊腿粗了,再去找跨国公司单挑不迟。
要看到跨国公司为了不丢掉既得利益,依然会设置重重障碍,阻碍中国企业在世界市场的蚕食,但也要充满希望,有一天我们也会坐上谈判桌,参与修改游戏规则,重新进行利益分配。国家会这样,行业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