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在病害流行区一般可造成水稻减产10%~20%,重的减产40%~50%,甚至绝收。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稻瘟病总体发生较轻,年均发病面积为107.7万hm2,造成的产量损失为13.5万t。进入70年代,随着水稻种植制度、栽培措施的改变,稻瘟病迅速发展,且由于病菌小种变异和品种抗病性丧失问题一直未能很好解决,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形成暴发流行,尤其在80~90年代,年均发病面积超过400万hm2,造成的水稻产量损失年均超过60万t,流行年份发病面积超过600万hm2,实际产量损失甚至超过145万t,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菌源的不断积累,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21世纪以来我国稻瘟病每年的发病面积在480万hm2左右,但在近年来植保部门加大防控指导力度、科研院所加大科学研究投入、农民防控意识不断增强的新形势下,水稻实际损失呈明显波动性下降趋势,年均产量损失降低到45万t左右。2014年,受极端气候、品种抗性、栽培措施和防控效果等因素影响,稻瘟病在我国局部稻区突发流行。据统计,全国发病面积513.6万hm2,造成实际损失55.8万t,是2006年以来发生程度最重的1年。其中,在长江中下游稻区是近20年发病最重的1年。总结2014年稻瘟病的流行特点,分析其在长江中下游突发流行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和建议,对今后稻瘟病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决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发生特点
1)发病面积大,涉及范围广。2014年,我国稻瘟病发生“点多面广”,发病面积大,高于2000—2013年(下称常年)。据统计,2014年总发病面积为513.6万hm2,较2013年增加39.6%,较常年平均发病面积增加7.7%;我国大陆28个水稻生产省(自治区、直辖市)均有不同程度发生。
2)发生区域集中,为害程度重。2014年,我国稻瘟病总体偏重发生。其中,长江中下游稻区偏重至大发生,是近20年来发生最重的1年;华南、江南、西南稻区大部中等发生,接近或轻于常年同期;东北稻区大部偏轻发生,轻于常年同期。据统计,2014年稻瘟病发病面积超过15万hm2或造成实际损失超过2万t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集中在我国东北、江淮、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和西南水稻主产区;而发生面积超过40万hm2且实际损失超过5.5万t的省份集中在我围长江中下游稻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3省。这3个省份稻瘟病发病面积总计220.9万hm2,占全国发病面积的43.0%,比常年均值高88.1%;造成的实际损失总计24万t,占全国实际损失的43.0%,是常年均值的4.1倍,发生面积之大、发生程度之重均为历年罕见。
3)区域间发病特点差异大。2014年稻瘟病发生呈明显区域性。长江中下游及江淮稻区,稻瘟病表现为始见早、持续时间长、流行速度快、穗瘟重于叶瘟的发病特点。如江苏6月初在丘陵、沿江等地即查见发病中心,明显早于常年;8月中、下旬在杂交籼稻及早熟粳稻破口不久后查见枝梗瘟及谷粒瘟,始见期较常年早10 d左右;受8~9月低温、阴雨、寡照、高湿气候影响,部分水稻灌浆达到一半以上甚至进入乳熟期之后,田间病情仍然不断发展,发病持续时间长。据调查,在江苏邗江区杨庙观测圃种植的扬粳4227品种上,
2 重发原因分析
2014年,在各级植保部门加大防控力度的情况下,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仍发生较重,究其原因,主要受气候因素、品种抗性、栽培措施和防控效果等因素影响。
1)气候条件异常是稻瘟病重发的首要因素。稻瘟病是典型的气候型流行性病害,年度间其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当季的气候条件,尤其是破口抽穗期的天气条件,是影响其发生程度的关键因子之一。若破口抽穗期持续低温、阴雨天气,稻瘟病极易暴发流行。2014年,我国长江中下游稻区出现罕见凉夏,其中8月7~22日,长江中下游大部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2~
2)主栽品种抗性下降是稻瘟病重发的内在因素。品种的抗性不是一劳永逸的,一个抗病良种种植数年之后,抗性会下降,甚至丧失,根源在于两个方面: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异;自然界病菌-寄主间存在定向选择和稳定性选择作用,使原有的品种和病菌的平衡关系被打破,导致病菌新的优势小种的产生。如对湖北省稻瘟病菌进行的鉴定结果显示,2003—2005年ZA种群为优势群体,出现频率超过60%;2009年ZA种群出现频率下降到32%,ZB、ZC、ZD种群有所上升,出现频率分别为27%、23%、11%;2011年不同种群出现频率变化较大,其中ZE的频率由3%增加到40.5%,取代了原来的优势种群ZA;ZA、ZB、ZC出现频率都有一定程度下降,分别降至8.6%、22.5%、13.8%。近年来优势种群的更替导致湖北种植的品种抗性明显下降,2014年种植的泰优1号、丰两优香1号、两优6326等品种稻叶瘟发病明显,局部田块“坐蔸”严重;内两优18、鑫两优318、Y两优900等品种穗颈瘟发病较重,平均病穗率分别为95%、93.08%和80%。据调查监测,安徽、江苏、浙江、四川等地同样出现不同程度优势种群的变化,直接导致部分主栽品种损失惨重。其中,安徽种植的两优0293、皖稻96,盐两优2208发病严重,平均病穗率分别高达97.2%、98%和96%;江苏种植的华粳7号、扬粳4227、武运粳24、南粳9108及部分Ⅱ优系列、糯稻系列等品种发病较重;浙江种植的浙粳88、中浙优1号、甬优538系列品种发病较重,发病面积占全省发病面积的50%;四川省种植的冈优188、Y两优1号、川优907等品种局部田块“坐蔸”。
3)栽培措施不当及防治效果偏低是稻瘟病发生加重的重要原因。稻瘟病流行性强,防控难度大,特别是穗瘟,可防而不可治。因此,防治稻瘟病应重点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策略,一方面应通过健身栽培提高水稻自身抵抗力,另一方面可通过化学药剂提前保护处于敏感生育期的水稻,预防其发病。2014年水稻稻瘟病偏重流行的原因之一就是健身预防不到位、化学预防难落实,直接导致预防效果偏低,造成水稻产量严重损失。在栽培管理方面,农民偏施、迟施氮肥,播种量大等栽培管理方式影响了水稻的正常生长,削弱了稻株本身的抗性,同时郁闭的农田生境为稻瘟病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发病条件,从而增加了稻瘟病侵染的几率。在防治方面,一方面由于近年来稻瘟病总体发生偏轻,农民对防治稻瘟病抱有侥幸心理,预防意识比较淡薄,防治措施不到位;另一方面,在防治稻瘟病的关键时期,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农户无法及时施药而错过防治适期,或药后遇雨,影响防治效果,造成个别田块严重受害。
3 治理对策建议
1)选育抗病品种。抗性品种是防治稻瘟病最经济有效而且安全的措施。但是,因为稻瘟病的致病性变异易产生新小种,使得抗病品种往往在3~5年后“丧失”抗病性。因此,如何选育抗病品种且提高抗病持久性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建议科研部门加强抗病种质资源的筛选和抗(耐)病品种的选育工作,尤其是加强水稻主产区抗性品种选育,为生产部门提供有效的抗病品种,从根本上减少病害流行的几率;生产管理部门在发病区域应及时调整主栽品种,推广抗性较好的品种或组合,品种布局每年应搭配种植或轮换种植,避免大面积、长时期种植单一品种,减缓水稻抗性丧失,降低稻瘟病流行风险。
2)加强监测预警。监测预警是预防稻瘟病流行的重要保障,准确、及时掌握稻瘟病菌生理小种变异情况和田间稻瘟病发生情况,可有效预防稻瘟病大面积流行为害。建议科研部门加强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工作,及时采集发病样本,分离病原菌菌株,明确小种频率变化和新生理小种产生情况,为抗病品种的选育和主栽品种的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各级植保部门应根据《稻瘟病测报调查规范》要求,在病虫观测圃种植感病品种和主栽品种,加强系统监测;同时在全面掌握当地主栽品种布局的基础上,切实加大田间稻瘟病监测力度,尤其在稻瘟病发生防控的关键时期,及时、准确发布预警信息,为科学防控稻瘟病提供决策依据。
3)科学合理用药。化学防控目前仍是防控稻瘟病的主要措施,它具有高效快速的优点。但长期大量不合理地使用农药会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降低农药的防治效果。防治稻瘟病的药剂多属保护剂,必须在病菌侵入水稻受害前施用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各地应根据不同时期稻瘟病的发生特点,适时开展防治。如秧苗移栽前5~7 d应打好“送嫁”药;当田间叶片出现急性型病斑,要立即进行防治,控制发病中心;当出现慢性型病斑,应密切关注天气情况,若天气适宜应立即进行防治;预防穗瘟应采取主动预防的策略,在水稻破口期第1次用药;已发生叶瘟的田块和感病品种种植区在破口期遇连阴雨天气,建议齐穗期再用1次药。试验初步表明,25%吡唑醚菌酯乳油、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己唑·稻瘟灵乳油、25%丙环唑乳油、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等对稻瘟病均有一定的防效。各地应根据当地稻瘟病菌生理小种抗药性情况,正确选择对口高效农药,确保防治效果。
4)加强技术培训。当前,随着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主、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增多,给农业生产注入了新的活力。但因为大多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正处在探索阶段,水稻栽培、病虫害防控、科学用药等方面的知识仍较为匮乏。因此,建议各级农业部门在对当地农民加强技术培训的同时,也要重点培训、指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导他们将粗放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相对精细的健身栽培模式,将见病就打药的用药习惯和未见病不防的侥幸心理转变为按规定适时适量科学用药,指导他们打好节本增效“组合拳”,从而真正实现科技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