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全球农药生产和消费重心向亚洲转移,中国作为亚洲成熟度最高的市场,必将成为全球农化巨头争夺的焦点。笔者认为,这样的全球农药新格局对中国农药发展来说并不全是危机,而是喜忧参半。这些企业的生产工厂落户中国,将全面参与中国的农药产业发展进程中,其影响巨大而深远,很可能改变现有的中国农药产业格局。
首先是,挤占市场份额。
跨国农化巨头为了增强在中国农药市场的影响力,纷纷将工厂“搬迁”至中国,其销售额在短时间内就排到中国企业的前列。加拿大龙灯集团在江苏昆山投资成立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2014年实现农药销售收入13.88亿元,排名中国农药制剂销售亚军。世科姆化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是意大利世科姆集团在华投资的企业,经过短短4年时间,销售额已从2012年的200万元激增至2014年的1.25亿元。
其次是,增加其竞争实力。
让人担忧的另一点是,国外大型农化公司在中国本土化之后,其生产成本将会降低,这样会造成两种情况:一是跨国公司将会下调价格,这样中国农药企业长期以来的低价优势将不复存在;二是跨国公司的利润会增加,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研发和技术服务,长期下去,在新品和技术服务方面的优势将会更大。
第三是,吸引更多人才。
当前中国面临用工难的问题,尽管中国农药企业一直在提升一线工人的薪资水平,但还是不得不面临用工荒。外企由于提供的工作环境更好、薪资水平较高,实际上抢占了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
不可否认,全球农药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是一种必然趋势,这是中国农药进入全球大市场的一种互补。跨国农化巨头也把他们优秀的产品带入中国。例如从2013年开始,诺普信公司陆续获得巴斯夫、陶氏益农、日本农药株式会社、拜耳、美国MTI等大型农化公司的产品代理权,产品涵盖杀虫、杀菌、除草三大类,甚至包括生物雌激素产品。正是通过整合这些资源,很多企业的业绩在不断提升,比如诺普信的销售额就在连年增加。
(农资导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