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产品能否卖得好,除了品牌影响力、产品质量和销售策略以外,产品使用技术和卖点,在目前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竞争环境下,愈发重要。
所谓产品卖点,就是给用户一个乐意购买和使用的理由。它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个是不是管用,一个是不是赚钱。第1个取决于产品质量和实际表现,第2个取决于品牌影响力和性价比。
质量过关甚至过硬的产品是其销售的基础之一,但不是唯一。农户对产品质量的认知标准就一个,管用。质量好的产品如果没有在合适的时机和合理的方法用在合适的对象上,很难保证会有好的效果,甚至出现药害。因此,优质产品+科学的使用,才能保证给农民有“管用”的体验感。
所谓科学的使用,就是首先要搞清楚产品使用的靶标是谁,也就是作物病虫害的本质和产品的功能是否匹配;然后要明白在什么时机用何种方法实施,同时需要哪些其他措施配合。这就需要我们除了了解作物及其病虫害的发育规律和管理流程以外,还要搞清产品的特点和原理等。
吡唑醚菌酯,作为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中活性最强的品种,除去具有这一类杀菌剂的共同特点以外,还具备一些独有的特点。这些,都需要我们有充分的了解,并针对具体的作物问题持续挖掘出吡唑醚菌酯的卖点。
1 杀菌靶标位点及其作用原理使其药效表现相对迟缓,但找准时机能速效
(1)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QoI杀菌剂家族中的一部分。其作用位点是扰乱病原真菌细胞线粒体中呼吸能量的释放。也就是抑制病原真菌呼吸作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最终“饿死”病原真菌。这种作用机理的实际表现就是,病菌死得很慢。药效当然也就迟缓。因此,这一类杀菌剂的使用时机一定要提前,要以保护剂的身份预防病害。
(2)这类杀菌剂对病原真菌处于发育阶段的孢子药效更好,这可能是因为孢子的形成和发育需要更多的能量供给。每年春季或作物定植以后,大多数植物真菌性病害的初次侵染是通过粘附在植物器官表面上的孢子萌发产生的芽管来完成的。因此,在播种前、出苗后或定植的时候等病害发生初期用药更能发挥出药剂的优势。
2 和植物叶片表皮上的蜡质角质层具有高度亲和性,具有叶片层移现象,使其应用的时候有利也有弊
(1)不惧雨淋,施药几分钟以后即可渗透进植物组织内,使其在多雨地区和多雨季节使用独具优势。
(2)药剂多集中在叶片上下表皮组织内,中间的叶肉组织相对较少,使其对已经侵入器官内的病原菌能够发挥出来的效果就较差,因此,此类杀菌剂除了要提前使用以外,最好和内吸治疗剂混用,衍生出来的更多杀菌剂配方,更多卖点也随之出现。
(3)和常规保护性杀菌剂混合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喷洒不均匀,叶片的正反两面沾附上的药剂有差别,吡唑醚菌酯会迅速分布并渗透进上下两面的表皮组织内,但不能被植物组织吸收的常规保护性杀菌剂只能分布在叶片的一面,另一面上的吡唑醚菌酯更容易诱发病原菌对药剂抗性,进而影响产品药效的生命周期。因此,均匀喷洒非常重要。
(4)剂型之间的差别可以选择出不同的卖点。乳油剂型强化了其高渗透性,在雨季和多雨区域优势更强,但药害的风险更大,使用剂量不宜随意增加;悬浮剂的安全性强,在多雨季节和区域使用,要看天提前用药。
3 巧妙利用吡唑醚菌酯的“绿化效应”和“启动诱导功能”
研究发现,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作物有“绿化效应”,通过延长灌浆期小麦叶片中叶绿素的功能期,增加灌浆时间和效率,提高小麦产量。吡唑醚菌酯还能在植物遭遇到干旱、病菌侵染等逆境的时候,唤醒作物对健康状态的记忆,激活植物抗逆免疫功能。基于这些原理,我们又如何结合具体区域具体作物的生长管理,在其最佳时机以最合适的剂量和方法,让吡唑醚菌酯充分展现其第2个面孔,植物生长免疫调节剂。
4 巧妙规避高价阴影,低剂量使用也是卖点
随着国内吡唑醚菌酯众多品牌和品种的陆续上市销售,价格战在所难免。但短时间以内,吡唑醚菌酯的单价还是相对常规杀菌剂高很多,这无疑会增加农户的购买疑虑。破解的招数之一,就是减少使用剂量。但是,在巴斯夫的凯润推荐稀释倍数为5,000倍,国内有的企业推荐3,000倍的时候,国产吡唑醚菌酯的性价比优势也就难以呈现。到底是因为产品质量确实有问题,还是因为心理原因?应该在确保产品质量没有大问题的时候,还是先多做几个试验,搞清楚到底能不能也稀释到5,000倍甚至更大的倍数,把这个卖点交给农户。、
吡唑醚菌酯的确是一个很不错的杀菌剂,但国产化以后面对的问题也会不少,希望国内众多相关生产企业和销售商,沉下心来,敞开胸怀,多交流,多试验,多分析,多总结,以更接地气的使用技术呈现出产品卖点和品牌亮点。给企业、经销商和农户带来持续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