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先正达、杜邦、拜耳、富美实、雅冉中国(肥料)先后发出声明,大意是公司没有授权任何一家网站或电商平台销售产品,建议合作伙伴和广大农户通过正规渠道购买产品。随后国内一些企业声明跟着出来了,如海南博士威、华北制药集团爱诺、利尔作物科学等,那么为什么国外国内企业要如此“封杀”农资电商呢?
主持人周邱林:今天交流话题,外企近期扎堆拒绝电商形式的销售,各位怎么看?
龙灯曹宏文:外企产品渠道太长,零售价格过高,做电商对其冲击太大,线上线下是可以结合的。
优马—刘向峰:@周邱林 有核心技术的外企,部分产品使用技术性较强,如果只是电商销售,没有技术指导,只会事倍功半。我觉得现在农资电商的短板也是在这里,只有销售,售后难以掌握。
主持人周邱林:@刘向峰 是的,但也有种情况,就是相对畅销的,如六大巨头的产品,山东之前有个飞翔农资卖的就很火。
柏锐联—金灵:@周邱林 在国外,农药不管啥成分都是危险品,储存和运输以及销售必须是单独的,甚至不能和肥料种子在一起,请问电商可以发快递吗?
主持人周邱林:@金灵 国家禁止,不能发,但很多快递公司为接单偷偷在发,说里面是化妆品、面膜之类……
杭州永航—王秀群:不管是液体还是粉剂的农药,一旦包装破损发生泄漏,都有极大的风险,一旦泄露到食品上,麻烦大了。
瓦拉格罗—房栋:技术服务,运输,保存,付款方式这些只是战术问题,好解决。
战略层面的问题是在不做价格竞争的情况下通过电商渠道能为企业带来什么竞争优势?我看农资电商还没有结构性的优势产生。
宋庆华:目前唯一优势就是价格,最近外企集体拒绝的原因是,已经影响他们的传统渠道了,最近基层很多客户都在对厂家的业务经理反馈这个问题。
阿道姆—邓志勇:中国的现实,电商往往变成了低价战,这是很多外企短期内不能承受的。我个人并不看好电商,感觉会是闹剧。
外企集体拒绝电商,只是从侧面反应了外企产品的知名度,品牌力,还有消费者信任度的强大。不知名的农药肥料放在网上卖,有几个农户敢买啊?当年家电电商,还不是从海尔、美的这些知名品牌开始。这些大牌厂商当年也是集体公告拒绝电商………
我还记得当时海尔的声明公告,相似的一幕……
比奥齐姆—龙川:农资产品的属性是生产资料,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理性的,而消费品的购买行为是冲动的,“电子商务”借助互联网这个工具可以让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冲动型”购买行为,纵观现在电商成功的行业主要是衣食住行玩乐这几个行业。农资电商我并不看好,这是产品属性决定的,可以做,但不是万能药,农资线下渠道永远有存在的价值。
甘良涛:电商需要的是标准化产品和价格便宜!其价值是降低渠道成本。目前对大肥最大的问题是配送成本,对小肥最大问题是品牌认知度,农药问题是技术服务!但我相信未来这些问题会不同程度解决的!
天津纽艾格—李东军:电商只是一种工具,是一种非常好的商业模式,目前制约发展的是思维和行为转变、推广速度、货物质量保证、纠纷处理机制等问题,电商的最大价值就是缩短渠道运营成本,需要线下体验+线上订单配合完成。只要中国的大信任问题解决了,规范实施,价值回归,一切都迎刃而解!
唐正权:我个人觉对这个问题要做两面观察。首先我觉得外企扎堆拒绝电商,这不是对电商这个商业模式的否定,而更多的是考虑到自身经营的现状,现有的渠道体系可以支持现有的经营计划,这是一个常态的决策行为。电商说到底也是一个店,是在现实经销商身边,开了一个虚拟店而已。所以,外商进哪家店,或不进哪家店,并不是对店家的否定。其次,我个人支持农资电商,但现阶段电商的现实配套支持体系还不完善,无论是物流还是农技服务,乃至法律规范等,所以,对于已试水电商的企业,我们还是要有一颗平常的心对待,甚至应感激他们,让我们有了现实的教案。
Vitas—赵志一:电商貌似在农业发达的国家也生存很艰难,虽然是一种好的模式,但需要突破很多夹缝生存的限制,即使将来土地高度集中化,也要面临厂家的竞争,总体来说,需要长期斗争。
那么,有没有比声明更好的办法呢?老猫说不用发声明,直接购买几次产品,然后给予差评,说效果极差。这个办法听起来不错,那我想还有人造假单给好评,这怎么办?所以表明一个态度也是好的,至少通过不正规渠道购买的产品,出了责任,企业也会少了不少麻烦。
(农资与市场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