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产品开发
农药快讯:2021年第15期
  文章:22篇

提升制剂加工水平,打造绿色环保的中国制剂产业——“第五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在无锡召开

作者:《农药快讯》《现代农药》 李晓明 更新时间:2016-04-27 点击量:3014

 

    4月的江南,春雨淅沥,春色宜人。2016年4月21~22日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的“第五届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及生产设备研讨会”在太湖之滨的灵山胜地——无锡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主办,国内农药包装机械制造领域的领军企业江苏汤姆包装机械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江苏擎宇化工科技有限公司为第一赞助单位。会议邀请了农业部农药检定所、上海市农药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及专家到会,同时吸引了来自国内外农药及相关领域的企业代表等800余人参会,会议盛况空前。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安全、环保、生态、精细化”。会议旨在交流国际国内农药制剂加工发展动态,研讨我国农药制剂加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导我国制剂加工向“安全、环保、生态、精细化”方向发展,加快我国农药制剂行业升级,提升农药制剂加工水平及国际竞争力。

 

 

 

  会议由中国农药工业协会李钟华秘书长首先主持。她指出,随着我国农药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农药企业面临环保、安全压力加大,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矛盾突出,2015年全行业效益下滑,跨国公司在中国开疆拓土,农业部去年提出我国2020年农药化肥零增长的目标,这一切,都使中国农药生产企业面临空前的挑战。如何提升农药质量,提供农民满意的产品,都是中国农药生产企业面临的课题。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孙叔宝会长为本届大会致辞。孙会长指出,近年来我国农药制剂加工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2014年农药制剂主要剂型均实现了国产化,农药制剂出口首次超过了原药出口。但是,我国制剂加工小而散,加工技术装备落后,自动化水平低,劳动条件差,助剂成本高企,剂型配方粗放,整体水平不高的局面仍亟待改变。

 

  近年来,市场和政策共同驱动农药制剂加工技术向高效、环保、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制造转变。市场方面,迅速发展的飞防、大型施药器械的使用、统防统治等都对农药剂型、包装提出了新的要求,推进制剂加工的产业升级。政策驱动方面,国家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药化肥施用实现零增长的政策目标;即将出台的《农药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对于生产中粉尘和有害气体的排放,提出了严格要求;环保部起草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的草案已经公布。这都将促使制剂加工技术向高效环保对环境友好的方向提升。近年来,对环境友好的水基化剂型如悬浮剂、水乳剂、物理型剂型大粒剂等在农药剂型中的比例越来越高,水肥药一体化,拌种剂、包衣剂发展迅速,相关标准的制订都已提上议事日程。孙会长号召有志于绿色环保农药制剂加工技术提升转变的企业参加到标准的制订中来,从而引领绿色、环保、环境友好的农药加工技术潮流,形成全新的农药制剂加工模式。

 

和谐汤姆,惠商共赢

 

 

  会议联合主办单位江苏汤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汤建华先生作了“和谐汤姆,惠商共赢”为主旨的主题发言。汤姆集团经过近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累计拥有国内客户1,800多家、国外农化客户300多家,销路遍布全球的农药包装机械制造领域的标杆企业。中国农药制造企业100强中的96强,国内外知名的农药企业先正达、拜耳、诺普信、田园、辉丰、丰山、克胜等都已成为汤姆的战略合作伙伴。2015年在中国制造业低靡萧条的境况下,汤姆集团紧抓市场,充分发挥规模、质量、品牌优势,出色完成2.48亿元的销售额。市场销售稳健增长。汤姆集团引领农药制剂包装发展的新潮流,创新推出“七化车间”和“七性设备”两大理念,助力中国农药制剂加工业创新升级。“七化车间”是集“专业化、安全化、环保化、智能化、集成化、信息化、高效化”七项服务为一体的综合车间。“七性设备”则是融合了“先进性、精确性、可调性、高效性、节约性、稳定性、美观性”等7种要求为一体的设备新理念。“七化车间”、“七性设备”是汤姆人不断创新、精益求精、极致追求的独特工匠情怀的体现。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汤姆客户的包装车间操作将越来越简单,人员精简,环境整洁,车间生产将变得更加安全、高效。

 

农药登记后评价及发展趋势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宗伏霖处长作了题为“农药登记后评价及发展趋势”的报告,系统介绍了我国农药登记管理的背景、现状以及发展思路。近年来,我国农药登记快速增长,农药登记后管理也将围绕农药登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展。加强农药登记后管理工作,主要在于加强系统监测和专题研究,构建拓宽农药退出机制,加强再评价农药品种研究、评价。今年将推进三唑磷、莠去津、吡虫啉、混灭威、速灭威、甲草胺、丁草胺等8个农药品种风险再评价工作,推进高毒农药禁限管理落实工作。

 

  宗处长详细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农药登记发展及国内外农药登记后管理情况。

 

  2011—2015年,我国农药登记快速发展,登记产品从2011年的29,000多个,到2015年已达到34,315个,登记的有效成分661种,企业2,232家,制剂30,269个。处于有效状态的产品:杀虫剂12,932个,占比37.7%;杀菌剂8,569个,占比25.0%;除草剂8,012个,占比23.3%。制剂登记增长快,正式登记超过临时登记,制剂正式登记的速度远远大于原药的登记速度。

 

  关于登记后管理,宗处长介绍道,美国2006年启动了农药登记再评审程序,以15年为1个周期对已登记农药进行再评价,旨在当人类健康、环境风险、评价技术演变政策和实践发生变化的情况下,确保农药产品在市场上的使用依然安全。

 

  我国1997年颁布了《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后管理提出了相应的管理要求。新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草案规定,我国农药登记有效期限5年,植物保护机构对已登记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监测。登记后评价工作重点主要在于产品的安全和有效性,主要是围绕农业使用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生态安全以及人畜健康安全等4个安全来保证产品的有效性。评价途径主要是系统监测和专题研究。如氟苯虫酰胺对水生生态系统安全风险监测,有研究表明,氟苯虫酰胺能够分解成更高毒性的代谢物,从而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进而威胁到水生食物链(尤其是鱼类)。同时,该代谢物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美国环保署(EPA)于2016年3月1日发布消息,拟取消农药氟苯虫酰胺的登记。基于对水生无脊椎动物存在风险,影响水生环境安全,EPA认为,持续使用氟苯虫酰胺将导致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拟取消拜耳等公司的氟苯虫酰胺产品登记。在我国2015年7月10日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十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拟取消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的登记。根据氟苯虫酰胺环境行为试验数据、生态毒理试验数据、地表水监测数据和风险评估报告,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使用,对无脊椎动物(大型溞)存在不可接受的风险,对水生生态环境存在极大风险。大多数委员认可试验和评估结果,建议不再受理、批准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的登记申请(包括续展登记申请),撤销已登记产品在水稻上使用的登记。

 

  据宗处长介绍,我国农药登记后管理评价,将由单一评价转为综合评价、全面评价;由准入管理向准入、退出双管管理转变;提高准入门槛,拓展退出范围。

 

调整思路,借力“禁、限”,推进制剂安全水平全面提升

 

 

  上海市农药研究所冷阳教授作了“调整思路,借力‘禁、限’,推进制剂安全水平全面提升”的报告。冷教授说,2015年7月13日,《农药助剂禁限用名单》(征求意见稿)的公布,标志着我国政府对农药的全组分管理拉开序幕。农药检定所起草公布该名单,旨在加强农药助剂管理,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

 

  会上,冷教授对禁限用名单进行了详细解析。名单中助剂禁用9个,限用和限量使用75个,合计84个。他对禁限用助剂的替代、规避开发进行了深入探讨。冷教授尤其提醒生产企业,禁用名单中有若干品种是伴随其它组分的使用而隐性进入,应该引起足够警惕和预防,并着力介绍了隐性进入的10个渠道。

 

  在禁限用的84个(组)助剂中,常用溶剂11个,有在限量内挑选使用的价值,是取代开发的重点。它们是:限量5%:7个,甲醇、三乙醇胺、2-吡咯烷酮、N-乙基-2-吡咯烷酮、N-甲基-吡咯烷酮、丙烯酸乙酯、正乙烷。限量10%:2个,环己酮、二甲苯。防腐剂:2个,苯并异噻唑啉酮(限量0.1%)、异噻唑啉酮。该类常用溶剂在我国每年的用量近30万吨,占所有溶剂的90%,涉及产品占全部登记品种数的40%以上。这些溶剂在我国绝大部分用于配置乳油,小部分用于SL、EW、ME、SE等。把乳油和这些溶剂列为重点,做好取代和更新,就能带动其它剂型中溶剂的替代。随着农药管理的深化,对有机溶剂的选用将会提出新的禁限要求。要看到国家对环境安全、对农药安全监管的方向,从更高角度来考虑中国农药产品安全性的提高,选择最佳方案,避免过一段时间又面临淘汰的窘境。

 

  禁用助剂名单中,表面活性剂2个:壬基酚、壬基酚聚氧乙烯醚。壬基酚是一种公认的环境激素,它能模拟雌激素,对生物的性发育产生影响,并且干扰生物的内分泌,对生殖系统具有毒性。会促使女孩子性早熟,导致男人不育。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类表面活性剂(NPEO)使用历史最长,使用面最广。它的缺点是降解慢,在液体农药的大多数剂型中被广泛用作乳化剂和润湿剂。

 

  冷教授提出,借力“禁限”,推进溶剂和制剂的互动创新。近10多年来,世界农药界在剂型更新、溶剂和乳油等的互动创新方面已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

 

  近年来,各国政府对农药中有机溶剂的监管由品种禁限向含量控制转变。如控制农药的VOC(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减少对大气的污染。世界农药将产品VOC的含量<20%设为监控指标。为减少制剂所用溶剂,世界农药界大力开发水基化新剂型,现在EW、SC、WE、ME及WG等环境友好农药制剂已成为主流制剂。本世纪以来,乳油的取代开发中新呈现的两个亮点具有导向性:一是微囊制剂突破“封闭用药”进入大田防治;二是新剂型乳粒剂(EG)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其前景被广泛看好。

  

农药制剂研发难点、热点及产品质量提升

 

 

  中国农业大学吴学民教授在“农药制剂研发难点、热点及产品质量提升”报告中指出,传统方法的药剂有效利用率只有20%~30%,而通过各种途径的损失率高达50%~60%,不仅在经济上浪费,还造成大面积的环境污染。因此提高药剂有效利用率就成为制剂加工企业重要课题。吴教授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攻克制剂研发难点,提升产品质量。

 

  (1)固液和液液非均相体系制剂产品质量提升。固液和液液分散体系分别以悬浮剂和水乳剂为代表。水乳剂在热力学上极不稳定,干扰因素较多。研究不同助剂的稳定机理是解决农药非均相分散体系物理稳定性问题的关键。

 

  (2)界面性能改善与药物靶标协带。添加喷雾助剂降低表面张力,改善有效成分在叶面附着吸收;破坏植物表面细胞和腊质层,利于药剂在植物体内吸收传导,提高药效。

 

  (3)提高控释技术性能。控释技术优点明显:减少漂移,液体农药固体化,方便包装,贮运、使用,提高药物有效成分利用率,持效期长,省时省药,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等。物理型控释以微囊剂为代表,特别适合于信息素、引诱剂等用量小防效高的农药,是农药制剂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种,将成为今后农药新剂型的发展方向。粒径的大小决定微胶囊的稳定性及其释放,纳米技术的应用将是控释技术性能提高的重要途径。

 

  (4)省力化剂型的研究开发。省力化剂型近年在国内外发展迅速,以展膜油剂、漂浮粒剂、U粒剂为代表的新型水田省力化剂型为农民省时、省工、省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应该着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投入,推动省力化剂型的发展。吴教授在详细讲解展膜油剂、漂浮粒剂、U粒剂的特点、加工流程、质量指标的同时,还介绍了近年发展起来的农药使用新技术——超低容量喷雾法。原来常规手动喷雾后,每亩需喷药液50千克左右,而低容量喷雾每亩药液1~10千克,超低容量喷雾可达到每亩0.5千克。随着喷药量的大幅减少,喷药工效和防治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可分散油悬浮剂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 

 

  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张宗俭教授作了题为“可分散油悬浮剂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的报告。他说,近年来,农药有效成分和剂型都在向低毒环保方向发展,可分散油悬浮剂成为近10年来农药剂型发展的热点。它是有效成分以固体微粒分散在非水介质成稳定的悬浮制剂,使用前一般用水稀释。其突出优点体现在:一是安全环保,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二是药效好,因其用油类作为分散介质,利于药液更好地粘附于植物叶面并快速扩展渗透。其缺点主要有:一是加工难度大、制剂稳定性差;二是成本相对较高。农药有效成分是否适合加工成可分散油悬浮剂,首先要考虑原药自身理化性质是否适合加工成油悬浮剂,其次,原药与油类混合使用有显著的增效作用是最主要的考虑因素。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稻杰)便是油悬浮剂中成功的例子。可分散油悬浮剂加工技术涉及到产品配方的筛选和生产工艺。配方筛选的重点在于助剂的选择,而助剂选择的关键在于乳化剂和分散剂的选择。可分散油悬浮剂常见组分如有效成分、油类介质、乳化剂、分散剂等及其作用,组分的选择对其性能的影响,张教授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可分散油悬浮剂加工热点问题,如析油问题、研磨或热贮粘稠膏化问题、长期放置结块问题、三元复配稳定性问题等,报告中也多有阐述。张教授还在报告中展望了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发展趋势,他说,可分散油悬浮剂因符合制剂发展绿色环保高效的理念,能满足飞防等多种喷雾方式,具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

 

我国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现状与提升

 

 

  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制剂工程中心戴权主任作了题为“我国农药制剂工程技术的现状与提升”的报告。据戴主任介绍,我国农药制剂加工企业大都面临诸多工程技术方面的问题:加工品种繁多;车间生产效率低;厂房高大但不实用,设备先进却不成系统,配置不合理;潜在的交叉污染风险高等。制剂工程技术水平,按照现在常说的工业4.0标准划分,绝大部分处在2.0~3.0阶段。戴主任认为,其解决思路有:从工程设计开始,制订工程整体规划,融入现代化工工程管理模式,提升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达到设定的工程技术设计目标:实现清洁化生产;节能降耗,提高生产效率;设备匹配合理;杜绝不合格产品;严控污染源。通过工程技术水平的提升持续改善农药制剂生产企业生存环境,促进我国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会上,除以上领导专家对制剂加工政策、难点热点问题的解析外,中农立华张小军博士对于制剂研发与工艺精细化,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所陈福良研究员对农药缓释剂及微球研发,沈阳化工研究院丑靖宇博士对种子处理剂,青山绿水副总经理邓德峰对于飞防制剂,中国农科院崔海信研究员对于纳米农药研发动态及发展趋势等热点课题都作了详细的探讨,令与会代表耳目一新,反响热烈,获益良多。

 

  相信本次会议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制剂加工技术的交流、发展,极大地提升我国制剂加工水平,从而使中国制剂产业向安全、环保、生态、精细化的方向快速前进!

(更多精彩内容详见《农药快讯》2016年第10期。欢迎订阅2016年《农药快讯》和《现代农药》)

tag: 第五届研讨会  环境友好型农药制剂  加工技术  江苏汤姆  大粒剂  缓释剂  农药助剂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other_detail_2767.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