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吡菌酰胺不仅是新一代优秀杀线虫剂,而且还是广谱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农产品仓储保鲜剂等,具有多功能性。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氟吡菌酰胺在2012年上市,迄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盟(23国)、澳大利亚、罗马尼亚、土耳其、智利、墨西哥等50个国家登记和上市。已应用于大田作物、蔬菜、花卉、草坪、瓜果、烟草等70多种作物田。氟吡菌酰胺作为新一代优秀杀线虫剂,作用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上的复合体Ⅱ[即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 dehydrogenase,SDH)或琥珀酸辅酶Q还原酶(succinate-coenzyme Q reductase,SQR)]。它是作用于此靶标的第一个杀线虫剂,亦是第一个对使用者和环境低毒的杀线虫剂,未来有望成为线虫防治战略中的支柱产品。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012年11月5日在中国分别获得:96%氟吡菌酰胺原药农药登记(登记证号PD20121673)和41.7%氟吡菌酰胺制剂农药登记(登记证号PD20121664),注册商标:路富达。另外,德国拜耳作物科学公司2003年8月8日在中国申请化合物发明专利(专利号:038194716),到2023年过期。
本文重点介绍氟吡菌酰胺的理化特性,杀线虫机理,应用技术及发展前景。
1 理化特性
中文名称:氟吡菌酰胺,英文名称(ISO):fluopyram,商品名称:路富达,化学文摘CAS No:658066-35-4,化学名称:N-{2-[3-氯-5-(三氟甲基)-2-吡啶基]乙基-a,a,a-邻三氟甲基苯甲酰胺}。
外观:白色粉末;无明显气味;熔点:117.5℃:沸点:318~321℃;蒸气压:1.2×10-6 mPa(20℃)、3.1×10-6 mPa(25℃)、2.9×10-4 mPa(50℃);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ogP=3.3(pH 6.5,20℃);亨利常数:2.98×10-3(蒸馏水)、3.17×10-5(pH 4)、2.98×10-5(pH 7)、3.17×10-5(pH 9)(Pa·m3·mol-1,20℃);密度:1.53(20℃);溶解性:水16(蒸馏水)、15(pH 4)、16(pH 7)、15(pH 9)(mg/L,20℃),庚烷0.66、甲苯62.2,二氯甲烷、甲醇、丙酮、乙酸乙酯、二甲亚砜均>250(g/L,20℃);稳定性:水中稳定,50℃下,pH 4、7、9溶液中均稳定;光解DT50为52~97 d;pKa为0.5(23℃)。
图1 氟吡菌酰胺结构式
2 毒性
氟吡菌酰胺急性经口毒性(鼠):LD50>2,000 mg/kg;急性经皮毒性(鼠):LD50>2,000 mg/kg;对兔皮肤无刺激性,对兔眼睛无刺激性。鸟:鹌鹑急性经口LD50>2,000 mg/kg,短期饲喂野鸭LD50>1,643 mg/kg;鱼:鲤鱼LC50 (96 h)>0.98 mg/L、鲤鱼NOEC (21 d) 0.135 mg/L;水蚤:EC50 (48 h)>100 mg/L;水藻:中肋条骨藻EC50 (72 h)>1.13 mg/L;密蜂:LD50 (接触)>100 μg/蜂;蚯蚓:LC50 (14 d)>1,000 mg/kg (干土)。
3 杀线虫机理
3.1 杀线虫机理
氟吡菌酰胺是具有全新作用机理的杀线虫剂,属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具有很强的杀线虫活性。其作用机理:抑制靶标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从而干扰其呼吸作用。当线虫经氟吡菌酰胺处理后,虫体僵直成针状,活动力急剧下降。例如,处理后30 min初显症状,香蕉穿孔线虫或根结线虫,受药后开始活动缓慢,1~2 h后变得完全麻痹不动。氟吡菌酰胺有选择地抑制线虫线粒体中的呼吸链的复合体Ⅱ。线粒体是线虫的能量工厂,其受到抑制后会导致线虫细胞中能量(ATP)很快耗尽。氟吡菌酰胺是第一个通过抑制复合体Ⅱ的杀线虫剂,它代表了一类新的作用机理的杀线虫剂。
3.2 独特移动性和低毒性
氟吡菌酰胺在土壤中表现出明显不同的移动性。它能够在土壤中缓慢而均匀地分布在上层。使其在根际范围内能够有效而长时间地保护根系免于线虫侵染。
该剂具有低毒性,可以满足对环境安全并能持续解决线虫问题的需求。氟吡菌酰胺是世界上第一个对使用者和环境低毒的杀线虫类产品。
4 剂型
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
5 使用技术
5.1 使用技术
氟吡菌酰胺在中国市场上的技术定位如表1所示。据了解拟在花卉方面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表1 路富达(氟吡菌酰胺)技术定位表
|
番茄 |
黄瓜 |
农药登记 |
已获得 |
进行中 |
种植环境 |
大棚、露天 |
|
防治靶标 |
根结线虫 |
|
剂量 |
0.024~0.03 mL/株 |
|
用药时间 |
移栽当天 |
移栽后用药 |
使用方法 |
按推荐剂量加水进行灌根,每株用药液量400 mL;除灌根外,也适于多种其他用药方法(番茄:滴灌、冲施、土壤混施等;黄瓜:滴灌、冲施等) |
氟吡菌酰胺可在多种作物上登记用于防治多种线虫;也可以在多种种植环境(大棚/露天)中使用,并适于多种用药方法(灌根、滴灌、冲施、土壤混施、沟施等)。每季最多施用次数:1次。另外,有效成分在土壤中活化需要充足的土壤湿度,因此,施用时水量一定要足,并保持地块的土壤湿度。
氟吡菌酰胺0.024~0.03 mL/株移栽当天加水灌根对番茄安全。对叶片、株高、花果均没有影响。2012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研究所大量试验表明,在推荐剂量下移栽当天用药对番茄安全,即使在登记最高用量的4倍量下,仍然表现出很好的安全性。而且,低毒,对操作人员和环境友好。
5.2 应用情况
5.2.1 番茄
2014年辽宁北票验证试验:一次采收后,空白对照产量409.9 kg/667 m2(一茬果产量),使用氟吡菌酰胺0.02 mL/株处理相对空白对照的增产率达143%;0.03 mL/株处理相对空白对照的增产率达157%。同时,药剂处理的番茄植株长势旺盛,对线虫防治效果好,地上部分的病害发生较轻。
5.2.2 香蕉
2016年,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植物病虫害防控重点实验室,进行了防治香蕉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移栽后30 d和60 d,41.7%氟吡菌酰胺悬浮剂(路富达)0.04 g/株处理的根结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4.43%和87.04%;0.03 g/株处理60 d后的减退率达83.14%,表明其不仅对根结线虫数量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持效期。移栽后60 d,其中3个剂量(0.02 g/株;0.03 g/株;0.04 g/株)处理的根结防效均在65%以上,最高达81.48%,对香蕉根结的形成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建议使用剂量为0.03~0.04 g/株。
6 发展前景
在世界范围内,线虫被普遍列为对农业有严重威胁的害虫。大部分线虫侵染作物根部,损害根系健康,进而对农作物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地上部分往往表现出生长势弱,叶片发黄、萎蔫,植株矮小,营养不良等现象。这些有时不易被察觉,或与其他病原、不良因素引起的症状难以区别。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统计,线虫危害造成粮食和纤维作物损失约为12%,而果、蔬等经济作物的损失则超过20%。在线虫基数非常高的情况下,线虫可以导致更高比例的产量损失,甚至绝收。据估算,植物线虫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造成农业损失超过1,000亿美元。
在中国,保护地设施栽培的快速发展为线虫发生提供了更好的环境条件,特别单一作物种植模式进一步加大了线虫的危害和防治难度。因此,线虫被很多种植者认为是最头痛的问题。
为了控制线虫对作物的危害,化学防治是线虫综合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过去十多年间,市场上缺乏创新的杀线虫剂。目前主流产品的每亩使用量较大,且原药毒性偏高。另外,有些成分没有选择性,从而可能影响其他有益生物,造成土壤不均衡。
2015年中国政府颁布的《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食品安全法》都为农药市场指明了发展新方向。因此,基于杀线虫剂市场现状,替代高毒农药产品和降低每亩使用量都已成为发展新趋势。
氟吡菌酰胺(路富达)是新一代优秀的杀线虫剂,它不仅低毒环保,而且高效低用量,使线虫防治迈入“绿色”+“毫升”全新时代,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另外,氟吡菌酰胺是一种具有多功能性的化合物,即:杀线虫剂、杀菌剂、种子处理剂、农产品仓储保鲜剂等。还需要开展更深入广泛的应用技术研究、市场推广和服务工作。
(来源:世界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