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麦田肥水条件的改善及高产田群体密度的加大等,江苏里下河麦区小麦白粉病流行频率高,发生危害程度重,已成为一种常发性病害。
调查显示,近年来里下河麦区小麦白粉病发生表现出流行频率高、重发年份始见期早、危害损失重等特点。以建湖县为例,在2006—2015年10年间,小麦白粉病大流行3年,分别是2013年、2014年、2015年;偏重发生4年,分别是2007年、2008年、2009年、2012年;中等发生3年,分别是2006年、2010年、2011年。在大发生的2013—2015年,白粉病始见期明显早于常年,分别为4月2日、3月25日、3月22日,而常年始见期为4月7日前后。见病后10天左右病情发展相对较慢,但到了4月上旬病情上升迅速,经防治后白粉病造成的损失仍然较重。
分析认为,近些年小麦播种过迟导致播种量过大,造成群体密度高,田间郁蔽,麦苗长势弱,有利于白粉病发生。同时重施返青肥,轻施穗肥,造成麦苗春后旺长,组织幼嫩,田间小气候湿度增大,增加了植株的感病性,有利于白粉病病菌的萌发和流行。天气条件对小麦白粉病的发展影响很大,秋冬季气温偏高,小麦冬前生长时间延长,白粉病病菌冬前侵染时间也随之延长,暖冬有利于病菌越冬和冬季菌源繁殖及发展,早春气温回升早,对白粉病病菌侵染扩展有利。高湿有利于病菌侵染和发病,春季发病期间阴雨日多、日照少、田间湿度大将加重发病。2014年和2015年小麦白粉病大发生均与天气条件有很大关系。此外,由于过去白粉病发生相对不重,农户忽视了白粉病的前期预防,在4月下旬和5月上旬将白粉病作为兼治对象,与小麦赤霉病一并预防,导致在白粉病早发、重发年份兼治效果差,难以有效控制病害流行。在白粉病盛发期,病情指数高的情况下,再好的药品如嘧菌酯、醚菌酯也难以控制白粉病发生和危害。
对白粉病早发、重发年份,应坚持“预防为主,治早治小”的策略,在白粉病发病初期单独组织防治,压低病情发生基数,减缓病害发展。可在3月底4月初主防纹枯病、兼防白粉病,7~10天后再用药一次,主防白粉病、兼治纹枯病。具体根据两种病害的发生发展程度确定首次用药时间。
近5年来报道用于防治小麦白粉病的药剂品种很多,主要有三唑类、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嘧啶胺类。三唑类如三唑酮、丙环唑、戊唑醇、己唑醇、四氟醚唑、氟环唑、腈菌唑、烯唑醇等。甲氧基丙烯酸酯类及其混配剂如醚菌酯、氯啶菌酯、氯啶•氟环唑、烯肟•戊唑醇等。嘧啶胺类如乙嘧酚等。将作用机理不同的药轮换使用,以降低或延缓病菌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效。在白粉病菌对三唑类药产生抗性及白粉病重发的情况下,要适当增加用药量,水量上机动弥雾每亩不少于20公斤,常规喷雾每亩不少于30公斤。推广弥雾机或电动喷雾器喷雾,有条件的地区可推广自走式、担架式新型高效植保机械,确保药液在叶片上附着率高、防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