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16年,公开的农药品种有90个,其中,杀虫剂27个,杀菌剂37个,除草剂22个,其他4个。
开发企业有:巴斯夫,杀菌剂6个,除草剂2个,杀虫剂1个;拜耳,杀菌剂2个,除草剂3个,杀虫剂3个;先正达,杀菌剂3个,除草剂1个;杜邦,杀菌剂1个,除草剂1个,杀虫剂4个;陶氏益农,杀菌剂2个,除草剂1个,杀虫剂2个;日本公司,杀菌剂10个,除草剂8个,杀虫剂10个;中国公司,杀菌剂11个,除草剂1个,杀虫剂7个。
表1 近10年公开的农药品种(个)
公开年 |
杀虫剂 |
杀菌剂 |
除草剂 |
其他 |
合计 |
2007 |
5 |
4(1) |
0 |
0 |
9 |
2008 |
2 |
2 |
5 |
0 |
9 |
2009 |
3 |
9 |
5(1) |
0 |
17 |
2010 |
2 |
3 |
1 |
1 |
7 |
2011 |
2 |
0 |
1 |
0 |
3 |
2012 |
4 |
10 |
3 |
2 |
19 |
2013 |
3 |
2 |
3 |
1 |
9 |
2014 |
6 |
2 |
2 |
0 |
10 |
2015 |
— |
— |
— |
— |
— |
2016 |
0 |
5 |
2 |
0 |
7 |
合计 |
27 |
37 |
22 |
4 |
90 |
1 近10年公开的杀菌剂(37个)
1.1 特点
(1)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抑制剂(11个)和SDH抑制剂(7个)占主导。
其中,细胞色素bc1复合物抑制剂型杀菌剂有:肟醚菌胺、唑菌酯、唑胺菌酯、苯噻菌酯、丁香菌酯、氟菌螨菌酯、烯肟菌酯、烯肟菌胺、氯啶菌酯、唑嘧菌胺和mandestrobin。
SDH抑制剂型杀菌剂有:啶酰菌胺、吡唑萘菌胺、氟唑环菌胺、氟唑菌苯胺、氟唑菌酰胺、苯并烯氟菌唑和pyraziflumid。
其他酰胺类杀菌剂有:丁吡吗啉、异丙噻菌胺(isofetamid)、fenpicoxamid和dipymetitrone。
(2)其他传统类型杀菌剂结构依然值得关注。
氨基甲酸酯类有:缬菌胺、tolprocarb、picarbutrazox和胺苯吡菌酮。
三唑类有:mefentrifluconazole和ipfentrifluconazole。Mefentrifluconazole为巴斯夫开发,2016年3月向欧盟提交了登记资料,预计2019年上市。对一系列较难防治的病害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适用于大豆、小麦等大田作物和青椒、葡萄等经济作物。与丙硫菌唑等三唑类杀菌剂不同,Mefentrifluconazole能够很好地抑制壳针孢的菌株转移,能减少该病菌突变。
Ipfentrifluconazole亦为巴斯夫开发,R-异构体在防治由锈菌、小麦白粉菌和壳针孢菌等致病菌引起的小麦病害上活性优于S-异构体。
(3)新作用机理杀菌剂可能成为新的增长点。
苯菌酮,主要用于谷类、葡萄和黄瓜等作物防治白粉病和眼点病等病害。通过干扰孢子萌发时附着孢的发育与形成,抑制了白粉病的孢子萌发。其次,通过干扰极性肌动蛋白组织的建立和形成,使病菌的菌丝体顶端细胞的形成受到干扰和抑制,从而阻碍了菌丝体的正常发育与生长,抑制和阻碍了白粉病菌的侵害。
Pyriofenone,对灰霉病有特效。
Dichlobentiazox,主要用于防治水稻病害。在30 g/hm2使用剂量下,对稻瘟病有很好的防效,在1 mg/L质量浓度下对黄瓜炭疽病防效达90%以上。
Quinofumelin,对稻瘟病以及黄瓜、西红柿和菜豆的灰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Tebufloquin,对稻瘟病有非常好的防效。
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对霜霉病有特效。
2 近10年公开的除草剂(22个)
2.1 特点
(1)磺酰脲类(4个)和三酮类(3个)依然是主角。
丙嗪嘧磺隆,住友开发,对某些已知磺酰脲类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杂草有很好的活性。
苯嘧磺草胺,巴斯夫开发,与草甘膦一起施用,可有效地防除对草甘膦产生抗性的杂草。
双醚氯吡嘧磺隆,日产开发,用于防除水稻田和小麦田的苘麻、反枝苋、马唐和稗草等。
Iofensulfuron,拜耳开发,用于苗前、苗后防除小麦、水稻、谷类、棉花以及大豆等田间的剪股颖属杂草。
氟吡草酮,先正达开发,玉米田除草剂,在苗前和苗后对苘麻、苋菜、黍、马唐和稗草等具有很好的防除效果。
Lancotrione,石原开发,在63 g/hm2使用剂量下,对野稗、藨草及慈菇具有很好的防效,同时对水稻安全。
Fenquinotrione,日本组合化学开发,苗前苗后对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具有一定的防除效果。
(2)二芳酮类化合物非常值得关注。
氟酮磺草胺,高效、低毒、选择性水稻田苗前、苗后除草剂,是继日本组合化学公司研制的pyrimisulfan后的第2个磺酰胺类除草剂。主要对臂形草、黄香附、碎米莎草、光头稗、千金子、阔叶牵牛及大田国菁有很好的防治效果,特别是作为茎叶处理剂时,对臂形草、黄香附、碎米莎草等的杀死率达到100%。
Tolpyralate,主要用于防除玉米田苗后阔叶杂草,使用剂量30~50 g/hm2。
(3)老的除草剂结构类型依然有活力。
有茚嗪氟草胺、氯氟吡啶酯、氟氯吡啶酯和氯丙嘧啶酸(aminocyclopyrachlor)等。
(4)新作用机理或新结构类型产品。
三唑酰草胺,通过抑制细胞分裂、细胞生长,对稗属杂草有强的防除作用。其会导致稗属杂草矮小,分蘖少,黄化,扭曲,最后死亡。用于水田芽后的稗属杂草后,主要被根或茎基部吸收,能降低了植物体内多于20个碳的脂肪酸的含量。在杂草芽前或出芽早期至芽后应用,对稗草、异型莎草和陌上菜等一年生杂草,萤蔺和水莎草等多年生杂草有优异的防效。以有效成分250 g/hm2应用,对芽前到2.5叶期的稗属杂草高效,特别是在芽前和低浓度时对稗属杂草有优异的防效。
Methiozolin,对芽前至4叶期稗草的活性特别好,杀草谱广,而且低毒对环境安全,对移栽水稻有良好的选择性。
氯酰草膦,丙酮酸脱氢酶系的强抑制剂,能有效防除玉米、麦田、草坪、果园和茶园的阔叶杂草及部分单子叶杂草。
苯嗪草酮,光合作用电子传递抑制剂,作用于光系统II中电子接受体。
还有trifludimoxazin、cyclopyrimorate、tiafenacil、fenoxasufone等。
3 近10年公开的杀虫剂(27个)
3.1 特点
(1)新烟碱类和双酰胺类是杀虫剂主角。
包括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pyflubumide、cyclaniliprole、broflanilide、tetraniliprole、四氯虫酰胺、丁虫腈。
氟啶虫胺腈(sulfoxaflor)、flupyradifurone、triflumezopyrim、dichloromezotiaz、环氧虫啶(cycloxaprid)、哌虫啶、戊吡虫胍(guadipyr)、fluhexafon。
(2)菊酯类杀虫剂重新焕发青春。
有四氟醚菊酯(tetramethylfluthrin)、氯氟醚菊酯、heptafluthrin和momfluorothrin。
(3)新颖结构杀虫剂值得关注。
有pyriminostrobin、cyflumetofen、fluensulfone、flometoquin和tioxazafen。
(4)螺环酮类杀虫剂和其他类型钠离子通道抑制剂发展较少。
有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和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
(5)有机磷杀虫剂和苯甲酰脲类杀虫剂缺乏突破。
(文章节选自中国农业大学覃兆海教授在2017年第二届杀虫剂会议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