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 (L.) Beauv,是中国水稻田的头号禾本科杂草。今天除草科学家就来介绍水稻田常见稗草种类,抗性发展及防治方法。
稗草无疑是水稻禾本科杂草中的“老大”,因为:
(1)危害面积广
有水稻就有稗草。几乎种水稻的地方必有稗草发生,无论是在东北稻区、华南稻区及长江流域稻区均有不同种群稗草分布。
图1 稗草危害稻田
(2)稗草种类多
全球稗属已发现有50余种(包括亚种和变种),其中伴随水稻生长产生危害的有13种,中国有10种,5个变种。
(3)稗草抗性复杂
在常年使用单一除草剂的选择压力下,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双草醚、敌稗等单一药剂产生的抗性叫做“单抗性”;近年来出现了稗草对2类及2类以上作用机理的药剂产生抗性即“多抗性”,如对二氯喹啉酸和五氟磺草胺同时产生抗性等。
上述这2种类型的抗性均可通过更换新作用机理的药剂进行防除,还有一种最令人担忧的为“代谢抗性”,即对市面上存在的多种机理的药剂产生抗性,代谢抗性(或称为非靶标抗性),主要是由于植物代谢酶分解药物导致的抗性,如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细胞色素P450等,通过自身代谢,将有害物转化为无害物。代谢抗性稗草在安徽南陵及江西联圩均呈点状发生。
图2 安徽南陵代谢抗性稗草已经显现
(4)种子量大且寿命长
前茬失防,后期封闭不到位的田块,稗草密度最高可达1,400株/㎡,严重影响水稻生长,研究表明稗草种子在地下可以存活的最长时间为7年。
图3 未封闭田块稗草密度极大
稗草识别
稗草显著特点:稻田禾本科杂草种类繁多,苗期往往难以区分,稗草区别于其他禾本科杂草的显著特点就是没有叶耳,没有叶舌,确定这2点,基本可断定为稗草。
图4 稗草显著特点:无叶耳,无叶舌
图5 水稻:叶耳、叶舌分明
稻田常见稗草种类
1 通过茎叶外观区分稗草种类
苗期通过茎秆的颜色和叶脉,农友们通常将不同种类的稗草俗称为“红梗稗”、“青梗稗”、“青筋稗”等。
图6 青杆稗(俗称)
图7 红梗稗(俗称)
图8 青筋稗(俗称,叶片主脉明显呈一道白筋)
2 通过成株穗型区别稗草种类
众所周知,通过苗期来分辨稗草种类极其困难。随着生态环境及耕作方式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稗属种内在形态及基因上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异,我们现在仅能通过染色体在苗期对稗草进行初步分类。较为准确的方法是通过成株的穗型来区分。
目前中国水稻田发生的常见稗草有:稗(原变种)、长芒稗、西来稗、硬稃稗、稻稗(东北寒季稻)、长芒稗(宁夏)等。
稗(原变种):秆高可达50厘米,茎秆光滑无毛,叶片扁平,线形,无毛,边缘粗糙。圆锥花序直立,近尖塔形,分枝斜上举,小穗卵形,第1颖三角形,第2颖与小穗等长。
图9 稗(原变种)
长芒稗(俗称毛稗):茎秆可高达1~2米,圆锥花序稍下垂,长10~25厘米,宽1.5~4厘米;主轴粗糙,具棱,疏被疣基长毛;分枝密集,常再分小枝;小穗卵状椭圆形,常带紫色,长3~4毫米。
图10 长芒稗
西来稗:主要特征为,秆高50~75厘米;圆锥花序直立,长11~19厘米,分枝上不再分枝;小穗卵状椭圆形,长约3~4毫米,顶端具小尖头而无芒,脉上无疣基毛,但疏生硬刺毛。
图11 西来稗
硬稃稗:秆直立或基部稍倾斜而展开,叶鞘光滑无毛;叶舌缺;叶片线形,扁平,先端渐尖,边缘变厚呈绿白色,粗糙,两面无毛。圆锥花序狭窄,分枝上不具小枝。
图12 硬稃稗
稻稗:第1片真叶平展生长,有21条直出平行脉,其中5条较粗。成株植株高70~100厘米。秆直立,分蘖密集。叶片线形,粗糙,常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疣基毛。花和子实圆锥花序于花时直立或下垂,总状分枝常紧贴穗轴,于基部的总状分枝常再分枝。小穗绿色,成熟后常带紫晕。
图13 稻稗叶枕处有髯毛
图14 稻稗
此外,水稻田有一种杂草,茎秆为紫红色,往往被人们误称为“红梗稗”,但它具有纤毛状的叶舌,抽穗后很容易辨别,它其实是“金色狗尾草”。
图15 金色狗尾草
(来源:清原农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