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赤霉病是我国长江中下游麦区重要的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在我国黄淮麦区也发生加重。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受气候、越冬菌量、寄主生育期、品种抗性等多种因素影响。秋播期间通过合理选用抗病品种和秸秆深埋减少菌源等栽培措施,有利于减轻小麦生长后期赤霉病的药剂防治压力。
据了解,今年江苏省小麦抽穗扬花期间多晴少雨,对淮河以南地区小麦赤霉病的发生起到了抑制作用,而且历次降水落区均未与大面积抽穗扬花区域吻合,降低了小麦赤霉病的发生风险,也有利于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发病期为近年最迟,发病程度也是近年同期最轻年份。但在淮北地区仍有少数田块因选用外省感病品种等原因导致赤霉病重发,最终造成一定的损失。
有专家表示,近些年江苏省小麦赤霉病总体表现出向北扩展的趋势,其诱因除气候变化外,还与品种感病有很大关系。相对于淮南地区,江苏省北部地区应用的品种大多对赤霉病的抗性差,表现为感病或中感,而从山东、河南等北方省份引入的品种对赤霉病的抗性更差,表现为高感,在气候条件有利于发病时病情指数可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因此,抗性品种利用和合理布局是小麦赤霉病防控的基础。目前生产上虽无高抗赤霉病的小麦品种,但品种间抗病性存在较大差异。从近几年的应用情况看,对赤霉病抗性表现较好的品种有宁麦13、扬麦21、镇麦10号、华麦7号、扬幅麦4号等,北部地区可以应用的抗病品种较少,淮麦的一些品种及郑麦9023等抗性相对较好。
栽培方式的变化,对小麦赤霉病的发生也有较大影响。有调查显示,秸秆还田操作粗放,使大量未腐熟的秸秆残留在土壤表面,有利于赤霉病病菌孢子产生,增加菌源。同时,近些年江苏省小麦播种期普遍推迟,为提高产量,农户通常会加大播种量,使得群体密度高,田间郁蔽度大,后期易形成高温高湿、郁蔽、利于病害侵染流行的田间小气候条件,大大增加了赤霉病的流行风险和危害程度。
为加快秸秆的腐熟和减少秸秆的土表残留,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陈怀谷研究员曾提出,在小麦赤霉病发生和流行地区应实行秸秆深埋,通过土壤深翻将还田秸秆埋至20厘米以下土层。耕翻后进行相应的镇压处理,加快秸秆的腐熟和减少病菌的生长。有条件的地区提倡秸秆资源化利用,减少病菌在田间的繁殖基质,压低菌量。
此外,要坚持适期播种,避免过迟播种,降低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高温、阴雨天气的概率;避免不同生育期的小麦品种插花种植,使小麦生育进程整齐一致,便于后期集中用药防治;用种量要合理,避免因迟播而盲目加大用种量,保证小麦中后期具有适宜的群体数量;小麦田间要做好沟系配套工作,做到排灌畅通,保持生长后期田间低湿。
(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