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农药快讯:2021年第15期
  文章:22篇

魏启文:离开了信息,寸步难行——“全国植保信息暨农药械推广网培训班”在成都举办

作者:《农药快讯》《现代农药》 柏亚罗 更新时间:2018-11-22 点击量:2803

   在“第三十四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暨农药械交易会”召开前夕,“全国植保信息暨农药械推广网培训班”先行举办。为期一天的会议安排得井然有序,信息丰富多元,与会嘉宾学习和讨论的热情高涨;“零增长”“减量控害”“绿色植保”等成为本次会议的高频词。

 

   11月20日,来自全国各省(市、区)植保站站长、植保信息员、农技推广网成员单位领导等260余人齐聚成都市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他们聆听专家报告,介绍工作经验,了解农药新产品动态,为新时期的植保工作献计献策,提前谋篇布局,从而更好地为农业的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等发挥更大的作用。

 

   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王凤乐处长、郭永旺副处长分别主持。本次培训班由全国农技中心主办,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厦门市凤凰创意会展服务有限公司承办,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新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激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善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四川科库科技有限公司(优农帮)协办。

 

 

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王凤乐处长

 

   本次会议移师成都,得到了当地农业部门的大办支持。据肖小余书记介绍,四川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其水稻、马铃薯、油菜、蔬菜、水果、茶叶等产量位居全国前列。2017年,全省种植业总面积1.55亿亩左右,产量9,400万吨以上,产值近4,000亿元,其中,经济作物产值达2,730亿元。四川农作物病虫灾害多发、频发、重发,常年病虫发生面积在2亿亩次以上,防治面积在3亿亩次左右。预计2018年全省挽回农作物病虫害损失527万吨,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2%以内;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8.8%,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达38.2%,减少农药使用量近1,500吨。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厅机关党委书记肖小余

 

   在开班仪式上,魏书记充分肯定了植保信息交流及推广网发挥的重要作用。他说,这是为供需双方打造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为植保社会化组织的发展引领了方向,为推动农药零增长行动的实现提出了可行的途径和技术方案,同时还培养了一支懂植保、善于采集和分析信息的队伍。魏书记认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政府职能的转变,信息的工作将越来越重要。信息既是一种资源,也是决策的重要依据,离开了信息,寸步难行。会上,魏书记对信息的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希望,植保信息要精确、有特色;要进一步拓展信息覆盖的领域,不仅服务于农业生产,也要服务于乡村振兴及新形势下农资行业的健康发展;信息采集速度要快;信息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满足不同用户和市场的需求。

 

全国农技中心党委书记魏启文

 

 

 

抗性检测,实现有效防控的基石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水稻飞虱和螟虫的抗药性发展关乎着选用药剂能否对这些害虫进行有效防控。南京农业大学高聪芬教授通过详实的数据,分析了近年来二化螟、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稻纵卷叶螟等水稻重要害虫对不同药剂的抗药性发展动态,提出了对水稻害虫的科学防控对策。

 

   从现有的检测数据来看,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以下简称“甲维盐”)的抗药性发展迅速,有些地区达到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三唑磷的抗药性基本稳定;对杀虫单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有些地区对乙基多杀菌素和甲氧虫酰肼表现中等水平抗性。

 

   褐飞虱已对吡蚜酮的抗药性水平较高,对烯啶虫胺大多在低抗水平,对氟啶虫胺腈抗性发展较快,对呋虫胺、毒死蜱达到中等水平抗性,对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达高水平抗性。

 

   白背飞虱对吡虫啉敏感至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抗性表现不一,对毒死蜱基本表现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蚜酮敏感至中等水平抗性,对噻嗪酮基本表现高抗水平。

 

   灰飞虱对噻虫嗪、烯啶虫胺、吡蚜酮敏感,对毒死蜱表现中抗水平。

 

   稻纵卷叶螟对氯虫苯甲酰胺、阿维菌素敏感,对甲维盐表现中抗水平。

 

   高教授指出,为了有效迟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生产上需综合利用农业措施、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生态调控等手段,以减少农药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将多种作用靶标的农药进行轮用和混用,减少农药的滥用和低效使用;加强抗药性监测,选择适合本地区的防控对策等。

 

南京农业大学高聪芬教授

 

纳米农药,更高效防治有害生物

    近年来,纳米农药成为农药行业的新热门,减量用药和航空植保助推了纳米农药的发展。暨南大学教授、南京善思首席科学家张子勇先生为我们介绍了纳米农药的特点和应用价值。

 

   研究发现,有效成分在喷施后最终形成的微粒粒径大小,是影响农药制剂药效发挥的一个重要因素。农药微粒尺寸越小,其比表面积越大,在作物叶面上分散越均匀,接触生物靶标越充分,药效发挥越高。因此,农药实现“高效”最有效的途径是,尽可能地减小有效成分的微粒尺寸,从通常的微米量级减小至尽可能小的纳米量级。

 

   纳米农药的微粒尺寸通常小于100纳米。发展纳米农药可以提高药效,减少施药量;提高低水溶性有效成分的表观溶解度;通过保护有效成分,赋予缓/控释放性能等。

 

   据张教授介绍,并不是所有的农药都适合做纳米农药,只有那些难溶于水、并适当溶于有机溶剂的有效成分才适合加工成纳米农药,满足这一条件的农药约占有效成分总数的60%。虽然人们对纳米农药的研发热情较高,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大多处于实验室阶段,距产业化尚有距离,尤其是在制备工艺、生产成本、产品性能等许多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南京善思致力于制造世界上性能最好的纳米农药制剂,这些制剂以水为介质,选择绿色助剂、低毒溶剂,打造缓释、高效的产品性能。

 

暨南大学张子勇教授

 

提高农药利用率,永远行在路上

   2015年以来,农业农村部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促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了明显成效。经科学测算,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比2015年提高2.6个百分点;农药利用率为38.8%,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

 

   关于“38.8%”农药利用率的由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袁会珠研究员最有发言权。多年来,袁研究员及其团队通过大量的试验,建立了农药利用率的测定方法;通过不断的修正,提出了农药利用率数学计算模型。借助“模型”得到的农药利用率,是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后的加权计算结果。研究认为,影响农药利用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农药使用方法、农药剂型和喷雾助剂、操作人员的知识技术水平、农药使用组织化水平等。“数学计算模型”的建立为切实提高农药利用率,实施精确植保、绿色植保提供了理论依据。

 

   据袁研究员介绍,流失的农药主要通过飘移、蒸发、淋溶等进入了环境,这些“脱靶”农药大多通过光解、化学分解、微生物降解等途径被广泛消解。他说,农药的“脱靶”是个全球性的问题,发达国家也同样存在。如何提高农药利用率,是一个永恒的研究课题。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袁会珠研究员

 

农业航空植保,新形势下的必然产物

   航空植保方兴未艾,是新的农业农村形势下的必然产物,是广袤农村的市场刚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也策应了这一新兴产业的迅猛发展。据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郭永旺副处长介绍,我国农业航空植保技术的发展主要得益于:政策支持、领导重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创新、田间应用推广等。

 

   农业航空植保包括通用航空植保和植保无人机两大类,主要作业于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2017年,我国拥有通用航空企业400多家,航空器达2,776架,其中,可从事农业航空作业的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400多架。近3年来,我国通用航空植保的年作业面积基本稳定在4,000万亩次的水平上。

 

   通用航空植保的止步不前,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植保无人机发展势头的妥协。目前,我国专业化组织购买的可使用无人机达30,478架,总作业面积26,659万亩次。2017年,我国无人机生产企业约250家;加上配套电池、飞控等配件企业共计400多家。

 

   农业航空植保的发展日新月异,航空器更新换代很快,操作人员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小。通用航空植保的技术进步表现在:飞到位、施得准、雾化好、有依据、全程可控等;植保无人机的稳定性也越来越好,可以自动避障、仿地飞行,甚至能夜间作业,其优势包括:能够提高药液沉积量、实现智能化精准施药、实现人机分离减少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农药中毒的发生,从而达到提高农药利用率的目的。

 

   诚然,农业航空植保还有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从应用层面看,包括喷液量与病虫害发生程度的关系,采用专用、定制化制剂的问题,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助剂的选择和使用,事故的鉴定等。从技术层面看,还存在施药设备、技术理论研究、航空植保与环境评估等问题。从管理层面来看,还存在管理主体、标准制定、从业人员条件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逐步解决,将会推动我国农业航空植保事业走向成熟,迈上新的高度。

 

   总之,航空植保是“人、机、剂、技”四位一体的技术集成;施药技术是航空植保能否健康发展的核心。

  

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郭永旺副处长

 

热点农药,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稻盛和夫说:人靠绝活立身,企业靠好产品实现高收益。” 产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热点产品”或因大、或因新、或因增长快而受到市场的高度关注。《农药快讯》主编柏亚罗详细分析了五大类热点产品的市场走势、产品研发,并介绍了其中的重点产品。

 

   在全球抗性问题日益突出的形势下,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PPO抑制剂类除草剂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取得了较好的增长。在目前上市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中,硝磺草酮、异噁唑草酮和环磺酮的销售额均已突破2.00亿美元。环磺酮、苯唑草酮、pyrasulfotole、呋喃磺草酮等近年来增长较快。其中,pyrasulfotole是第1个用于谷物田防除阔叶杂草的HPPD抑制剂类除草剂。“其他PPO抑制剂类除草剂”是指除二苯醚类化合物之外、拥有PPO抑制作用的产品。目前上市的该类产品主要有13个,其中丙炔氟草胺、苯嘧磺草胺近年来领涨市场。研发管道中的SYP-3356和trifludimoxazin也各具特色。

 

   双酰胺类杀虫剂市场增长迅猛,全球销售额已接近20.00亿美元。其中,氯虫苯甲酰胺是最成功的典范,溴氰虫酰胺的增长潜力也不可小觑。双酰胺类杀虫剂主要为鱼尼丁受体作用剂,但溴虫氟苯双酰胺的作用机理完全不同。

 

   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烟碱类杀虫剂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近年来,该类产品被“高蜂毒”纠缠不清。陶氏益农的氟啶虫胺腈、拜耳的氟吡呋喃酮、杜邦的三氟苯嘧啶应时而生,它们虽都作用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但对蜜蜂的毒性显著降低。尤其是其中的氟吡呋喃酮对蜜蜂的接触毒性最低。

 

   SDHI类杀菌剂的市场增长有目共睹,7年来增长了3倍有余,新近上市产品贡献突出。其中的氟唑菌酰胺、苯并烯氟菌唑、氟唑菌酰羟胺等重磅产品更是受到全球瞩目。

 

   据柏主编介绍,“热点产品”远不是五大类产品所能涵盖的,像最新上市的三唑类杀菌剂氯氟醚菌唑、全新卵菌纲杀菌剂氟噻唑吡乙酮、合成激素类除草剂氯氟吡啶酯、颇受市场欢迎的杀螨剂乙唑螨腈等,这些产品的上市也引发市场高度聚焦。

 

他山之石,学习和借鉴的重要资源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同行间交流经验,是本次“培训班”的又一重头戏。“植保人”在其各自的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其他同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资源。

 

   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封传红推广研究员介绍了四川省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应用及成效,力求做到减量与保产并举、数量与质量并重、生产与生态统筹、节本与增效兼顾;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郭玉人副主任介绍了上海市农药废弃物包装回收的做法与成效,尤其推荐了各具成效的嘉定模式、崇明模式、奉贤模式、松江模式;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曹明坤副站长介绍了安徽省在加快农药械提质增长、促进农业绿色发展方面所做的诸多工作,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积极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大力推广新型农药械、开展抗药性监测与治理等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王京安科长着重介绍了湖北省围绕“抓好药械工作、助力农药零增长”开展的工作;河南省植保植检站韩世平推广研究员汇报了河南省农药减施增效工作,开展新农药(械)筛选、试验与示范是他们推进绿色植保发展的主要抓手。

 

四川省农业厅植物保护站封传红推广研究员

 

上海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郭玉人副主任

安徽省植物保护总站曹明坤副站长

 

湖北省植物保护总站王京安科长

河南省植保植检站韩世平推广研究员

 

   另外,四川国光、江西新龙、优农帮、成都激健、南京善思等公司也在本次会议上展示了他们的新产品、新技术。这些产品和技术独具特色和优秀性能,受到与会人员的普遍关注;其中,有的产品已经打开了销路,得到用户的认可和赞同。

 

 

 

 

 

tag: 植保信息  农药械推广网  零增长  绿色植保抗药性  农药利用率  农业航空植保  热点农药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other_detail_602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