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植物保护植物检疫站共同主办的“稻麦安全用药高峰论坛暨苏研氰烯菌酯上市十周年恳谈会”召开期间,《现代农药》《农药快讯》有幸采访到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钟华女士,就行业发展现状、农药创制,以及创制品种如何产业化等问题进行了请教。
记者:李秘书长现担任中国农药工业协会秘书长,对行业现状有较为全面的了解,您如何看待2018年行业总体运行情况?
李秘书长:2018年农药行业整体不算低迷。从上市公司报表看,大部分上市公司销售情况良好,新安、扬农等销售增长很快。对原药企业来说,销售情况也挺好,出口数量稳中有增。但从统计局统计数据看,亏损企业数在增加,很多企业甚至面临倒闭。究其原因,环保、安全给我们企业造成了压力,特别是环保。受其影响,连云港中间体企业关停,许多农药中间体价格出现大幅上涨。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终端产品上涨空间不大,因此,对于一些制剂企业来说,压力较大。总体而言,部分企业受环保安全影响较大,但提前做好环保准备的企业收到的影响都不大。
中国农药对全球农药和农业影响较大,只要能解决好安全环保问题,包括农药以及前端中间体,企业定能实现良好增长。部分企业只关注自己的产品,未关注前端中间体,甚至一些企业把污染大的中间体环节分包,建立中间体厂,以缓解环保压力,但没想到这次环保督查是全覆盖、无死角的,这些企业影响了自己的生产。
未来,中间体企业也要在技术、环保上提升,在新的高度实现新的平衡。中间体价格不会回到以前的低位,但也不会在高位徘徊。
记者:技术的提升、产品的开发离不开创新,我国的农药创新工作历经了漫长发展阶段,请您介绍下我国农药工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李秘书长:我国的农药工业是在仿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前的专利法保护工艺路线,不保护化合物。1993年新专利法施行,化合物受到保护。为了保障农业生产及农药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提到了一个新的层面,新农药创制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
农药创制投入大、周期长,仅仅依靠企业孤军奋战也是不可能的。我国为了建立自己的农药创制体系,持续以项目的形式大力支持农药创制工作。“九五”期间,我国新建了南北农药创制中心,其中“国家南方农药创制中心”依托上海市农药研究所、江苏省农药研究所、湖南化工研究院、浙江化工研究院建设成上海、江苏、湖南以及浙江等四个创制基地。“北方农药创制中心”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研究所组成。两个中心的建设和运行标志着我国农药创制工作正式进入新阶段。“十五”“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在科技部科技攻关(支撑)计划的支持下,我国农药创制体系进一步完善,农药创制所需的相关技术得到了发展,科研单位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为后续农药新品种的开发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十三·五”期间,华东理工大学钱旭红、李忠教授获得国家支撑项目支持,贵州大学宋宝安院士也牵头了一个项目,两部分加起来有七八千万,国家依然在支持农药创制工作。现在我和宋宝安院士一起做工程院的软课题项目,关于农药绿色发展,争取“十四·五”项目,力争给大家更多的支持。
只有创新,开发新的品种、产品,才能增强企业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此外,粮食安全、农业控害新需要,这些都促进了农药创新。从企业层面看,企业赚到钱后,愿意投入开展创新工作,且加入的企业数也越来越多。氰烯菌酯从小试发现,到中试放大,再到产业化,国家都给了经费,给予了支持,未来还将有相关方面的支持。
记者:我了解到您曾任职于中化化工科学技术研究总院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您对氰烯菌酯这个品种非常熟悉,您如何评价这个品种?
李秘书长:氰烯菌酯是个难得的好品种。它不仅对小麦赤霉病有突出、良好的防治效果,并且能降低毒素,防止植株早衰,增加小麦产量。近年来小麦赤霉病由偶发变为常发,且发生程度有逐年加重趋势,对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多菌灵等小麦赤霉病防治药剂已使用多年,镰刀菌对其产生中等以上抗性,氰烯菌酯是多菌灵的有效替代药剂,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
氰烯菌酯目前已在江苏、安徽等地小麦上广泛应用,但在小麦上仍然有很大的推广应用空间。此外,氰烯菌酯对水稻恶苗病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未来水稻市场也是目标市场之一。氰烯菌酯这个品种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个杀菌剂品种,因此,它可能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不断专研或许会有更多的发现。
未来,氰烯菌酯可以在产品复配上开展更多的工作,一方面是降低成本的需要,另一方面也起到延缓抗性发生发展的作用。希望苏研对氰烯菌酯宣传好、维护好、推广好,让它在农业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助力。
记者:目前我国自主创制品种超过50种,但真正实现产业化生产的不多,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更少,您认为创制品种如何实现产业化?
李秘书长:氯虫苯甲酰胺登记之前在全球开展的田间试验有3,000多个,我们哪个企业能有这样的实力?我们可能连人家的零头都做不到。我们企业开发新农药需要运气+勤奋,在走向市场时需要不断地宣传、推广、维护。
目前我国创制品种超过50种,实际上有些品种就是为了创制而创制,科研单位为了争取国家项目,而不是为了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很多品种临时登记期满后,并未申请正式登记。这些品种中有些是因为品种本身的问题,也有些是开发单位的原因。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个创制品种,原先以杀菌剂登记,创制难度也比较大,二次转让后,由于过了临时登记很长时间,重新登记需要按照新品种登记,重新登记那么多资料,企业做不了,所以这个品种也没有进行下去。
现在市场做得比较好的创制品种都是企业在大力推广。沈阳中化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的乙唑螨腈(宝卓)为新型杀虫杀螨剂,应用面积较大,这也是中化国际大力推广的结果。噻唑锌是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杀菌剂,这个品种的市场也是企业自身努力的结果。有些品种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市场未能很好开发。大连瑞泽农药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杀虫剂丁虫腈,其结构新颖,对小菜蛾等防效良好。丁虫腈2018年原药销售约200吨,市场并未完全打开。大连九信竞得大连瑞泽后在大力推广这个品种。所以说,创制农药的市场开发关键是看企业的决策人,决策人对企业影响很大。
新农药创制难度大,周期长,不仅需要运气,还需要勤奋。氰烯菌酯这个品种取得今天这个成绩真的很不容易。氰烯菌酯最初发展缓慢,走了不少弯路,这与企业负责人不是这个行业里的,不了解行业情况有关,长期未见市场效益时,缺少了耐心和坚持。王洪雷董事长、曹扬总经理接手苏研后,通过大规模试验、示范,大力推广氰烯菌酯,氰烯菌酯得到市场高度认可,荣获多项大奖。此外,南京农业大学周明国教授团队10多年的作用机理不断地深入研究对氰烯菌酯也起到很好的助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