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质量兴农和绿色兴农提出了新要求,农药减量施用也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请您介绍农药减量增效和安全科学用药的主要措施?
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绿色生产,关键在于绿色植保,重要措施是农药科学安全使用和减施增效。从2015年开始,农业农村部组织开展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紧盯“控、替、精、统”这条主线,聚焦重点发力,强化绿色引领,加快集成创新,农药减量施用成效。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精准测报支撑农药减量。系统的监测,准确的预警,及时的预报,是精准科学施药的基础。通过实施植保工程等建设项目,完善部、省、县三级数字化病虫监测预警指挥平台,建立“情报+电视+广播+手机+网络”五位一体多元预报发布体系,提升重大病虫数字化监测预警能力,实行防治病虫从过去“见虫打药、见病喷药”向预防病虫、精准防控转变,确保农药及时施用、高效利用。
(2)绿色防控引领农药减量。绿色防控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有效途径。通过因地制宜集成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重点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绿色高效防控技术,组装健康栽培、植物诱集、防虫阻隔、灯诱、色诱、性诱、食诱、天敌和生物农药等关键技术,推广全程绿色防控,大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3)药械替代促进农药减量。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风险农药,开发应用现代植保机械替代“跑、冒、滴、漏”落后机械,这是实现农药减量增效的关键。依托植保科技创新联盟,通过产学研企联合,研发、筛选、推广一批高效、低用量、低风险农药品种,替代使用量大、效果差、病虫抗性强的老旧农药品种,特别是加大生物农药和促进作物增产、抗逆、农药减量使用的植物免疫诱导剂、植物健康产品、喷雾助剂等推广力度。引进、示范、推广一批高效的自走式、风送式、高地隙喷杆喷雾器等大中型植保机械和先进植保无人机,抓好对靶施药、静电喷雾、循环喷雾、防飘移技术研发,逐步实现精准施药。
(4)统防统治助力农药减量。推动防治组织服务方式创新,发展专业化统防统治,是促进农药减量增效的重要手段。结合落实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补助和农机购置补贴政策,鼓励防治服务组织购置大中型高效植保机械,扶持一批管理规范、装备精良、服务高效的新型植保社会化组织,创建“药械+物资+技术+人才+服务”等多种专业化服务模式,推广全程承包统防统治服务,促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实现“药、械、人”三要素协调提升,从而实现防控提质增效、农药减量增效。
问:高效绿色农药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要手段,多年来全国农技中心致力于高效绿色农药品种的筛选,据您对氰烯菌酯的了解,您认为氰烯菌酯在绿色防控中具有哪些特点?在今后推广应用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农业绿色发展的基础和根本在绿色生产,绿色植保是绿色生产的关键一环,而使用高效绿色农药是绿色植保的重要内容,为此,近年来全国农技中心和全国植保系统围绕发展绿色防控,开展了高效绿色农药筛选和示范推广,以更好地服务农业绿色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氰烯菌酯作为我国自主研发农药品种,高效、低毒、对环境友好,对镰刀菌引起的小麦赤霉病、水稻恶苗病和瓜果类基腐病等有良好防效。特别是其对多菌灵等产生抗性的小麦赤霉菌、水稻恶苗病菌有较高的活性,同时它还能抑制赤霉毒素产生,其具有的“防赤霉”“降毒素”两大特点,不仅对保障小麦生产安全具有积极作用,也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据专家介绍,由于氰烯菌酯是具有专注防治谱的杀菌剂,同时也有产生抗药性的风险,因此在使用中要注意开发复配制剂,同时加强科学用药技术宣传培训,一方面降低抗药性产生风险,同时扩大杀菌谱,拓宽应用作物和防治对象,并通过扩大使用范围、增加销售增量达到降低产品价格,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使氰烯菌酯得到广泛、科学的推广应用,在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绿色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问:农药械的有效供给和科学使用事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但目前普遍存在农药利用率低的状况。“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和精准施药技术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植保机械应用方面取得哪些重要成绩,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答:长期以来,我国植保机械开发使用和喷施技术比较落后,以手动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小型车载式喷雾车为主流机型的施药机械,工作效率低、农药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严重影响农药安全科学使用。近年来,我国加强大中型高效施药机械的引进、研发、推广,目前全国大中型植保机械保有量达到200万台(套),自走式高杆作物喷雾机、大型风送式喷雾机、小型喷杆喷雾机、静电喷雾器等新型施药机械及其配套使用技术得到广泛使用,其中全国在用的植保无人机数量达到3万架。新型高效植保机械推广应用,不仅加快补齐植保机械在农业机械化领域的这一短板,而且大大提高我国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水平。第一,提高了农药利用率。我国传统施药机械使用跑冒滴漏现象严重,农药利用率不足30%,新型高效植保机械加上配套的自动化、智能化、对靶性强喷雾技术使用,大大减少农药漂移流失,目前我国农药利用率达到38.8%。第二,促进了节本增效。新型高效施药机械比传统施药器械一般提高工效10倍以上,减少用药量20%左右,同时因为施药均匀、减少重喷漏喷,提高了防控效果,实现省工、节水、节药、提防效,达到节本增效。第三,推动了统防统治发展。近年来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之所以能稳步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装备了精良的施药机械,从事实现植保社会化服务不断提质增效,导致统防统治向纵深发展,目前我国三大粮食作物实施防统治面积达到15亿亩次,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39.2%。第四,提升了植保防灾减灾应急能力。据统计,到2018年底,全国专业化防治组织达8万个,其中在农业部门备案的“五有”规范化组织达4万个,从业人员达128万人,正在使用的新型高效植保机械40多万台(套),日作业能力达1.2亿亩,极大提升了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灾害的应急防控能力。在看到我国植保机械推广使用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植保机械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研究改进。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推广使用的大多施药机械产品属于引进、仿制的机型,市场上的国产品牌质量良莠不齐;二是大田作物使用的机械种类较多,果园、蔬菜等专用机械较少;三是植保无人机应用虽然发展很快,但在专用配套药剂开发、作业标准化、防效稳定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试验、示范;四是传统栽培模式不太适应大中型植保机械使用,急需加强农机农艺融合研究;五是由于种植经营规模不大、农田小且不规则及耕地地形地貌复杂,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大型高效施药机械的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