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农药行业的广大从业人员以振兴民族农药工业为己任,筚路蓝缕、砥砺奋进,以勇往直前、敢为人先的精神和勇气,使中国快速成为世界农用化学品制造大国,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为保证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粮食安全和国家稳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值此祖国70华诞之际,第十二届中国农药创新贡献奖特别设立了终身成就奖,以表彰在农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人。
1956年陈万义于北京农业大学农药学专业毕业后留校任教,历任中国农业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年讲授有机化学、有机磷化学、农药学文献等课程。主要从事有机磷化学及农药研究,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发明奖等多项。文革前在黄瑞伦先生领导下,从事防治柞蚕寄生蝇药剂研究。发现蝇毒磷(灭蚕蝇三号)对寄生蝇具有经皮内吸作用,不仅使辽宁省的柞蚕业得已复苏,也是利用内吸药剂防治益虫体内寄生虫的首例。主编了《农药与应用》、《新农药的研发》等4本专业书籍。其中《新农药的研发》多次再版并获部级技术进步三等奖。除教学与研究之外,陈万义还十分重视推动中国农药事业的发展。主持植保学会农药学分会期间,在京内外多地举办过10余次农药学术讨论会和农药培训班。针对社会上对农药的误解,他提出“善待农药,用其利、抑其弊”的见解。2003年,参加国家中长期(2006—2020年)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时,在陈先生等人的建议下“环境相容性好的化学农药研发”在植物保护技术升级战略研究报告中被列为重点项目之一,促进了其后10余年化学农药研究的迅速发展。
尹仪民1967年7月参加工作,曾经任化工部农药协调小组组长,负责协调部内有关司局、事业单位的科研、生产、计划、规划工作;任化工部规划领导小组副组长,组长由常务副部长兼任。长期进行农药及中间体的发展战略、目标、中大型项目和专题的提出及中长期发展规划方案工作。先后主笔“五五”、“六五”全国农药发展规划方案,负责审定“七五”、“八五”、“九五”等规划方案。参加大型农药及中间体项目的出国考察,认真研究引进工作。主持和组织了燕山石化的间甲酚等多项农药中间体和农药产品生产厂址选择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查工作,参与了南北两个农药创制中心的项目论证、验收工作,主持的16种主要化工产品经济规模研究、编审中有4项获得国家计委颁发的科技进步二等奖。主要论著有《工业化学助剂品种大全》、《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国内外化工新型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开发西部与加快化学工业发展的思考》、《中国农药工业发展战略研究》等。曾担任农业部第一、二届农药登记评委、中国化工学会理事、中国农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副会长等职务。
李宗成教授多年来一直从事农药创制和技术管理工作,多次承担研究课题,推进了中国农药行业从仿制向创制转变的进程。先后开发了甲霜灵、异菌脲、胺苯黄隆、吡虫啉等多个农药新品种。在新农药创制方面,参与创制了氟吗啉、烯肟菌胺两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新品种,其中氟吗啉为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药品种,在中国、美国等获得多项专利;烯肟菌酯是世界上第五个具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的strobilurins类杀菌剂。这些农药新品种的开发也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任职期间集中力量搭建新农药创制平台并建立农药安全评价体系,积极开展与国际新农药创制合作,为中国农药工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罗海章在任职湖北省沙市农药厂厂长期间,推动企业改制,以沙市农药厂为基础,组建了湖北沙隆达股份公司,公司A股于1993年在上海股票交易所上市,是中国农药行业第一家股票上市企业,开创了农药企业进入金融领域的先河。罗海章同志在原化学工业部先后担任生产协调司副司长、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企改司副司长,长期从事农药行业管理工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推动行业改革,引领行业健康发展。在中国农药工业协会任职期间,主持启动了行业责任关怀联盟、大宗产品协作组的成立,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组织举办“全国农药交流会暨农化产品展览会”,搭建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提升中国农化行业在世界农化制造领域的地位与作用;组织企业出国学习并举办农化展,为农药企业“走出去”搭建桥梁,提升中国农药在全球的影响力等,对中国农药行业的改革和健康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古语有云:“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家想要振兴,必须尊师重教,重视传授专长技术的前辈。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中国农药工业经过艰苦拼搏,开拓进取,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历经了初创、调整、发展三个阶段,走过了波澜壮阔的70年风雨历程,取得了辉煌成就。让我们向获奖的前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