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传病害及种苗早期病虫害对作物生产常造成严重危害。一直以来,种子处理对于确保粮食高产、提高作物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种子处理就是使用生物、物理、化学因子和技术来保护种子和作物,控制病虫危害,确保作物生长健壮,达到高质、高产。相比常规的喷雾、喷粉和土壤处理,种子处理技术是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最早的种子处理开始于古埃及和罗马时期,研究者使用洋葱汁液进行种子处理;在中世纪,氯化物的盐或粪肥被用于种子处理;自17世纪中叶,盐水处理种子逐渐被采用;18世纪中叶,第1个铜盐产品被首次引入。1740年,砒霜用于种子处理,1808年被禁止;1915年,汞用于种子处理,1982年被禁止。1961年出现了第1个内吸性杀菌剂,而此前的种子处理技术仅仅是种子消毒,药剂不会进入植物体内。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新型现代杀虫剂和杀菌剂的系列产品诞生,种子处理剂得以较快的发展。
由于高产作物品种的需求增加以及有机作物产量的日益提高,中国及亚太地区对种子处理剂的市场需求逐年增长,尤其是中国的增长速度更快。预计到2020年,中国种子处理剂市场将占亚太市场的39%。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每年需要约1,250万吨种子用于种植,传统用种方式出现转变,农户减少对储留种子的依赖,开始利用政府补助资金购买更高品质的商业种子。据South Pesticide报道的数据,种子处理杀菌剂在2020年之前将以12%的最大复合年增长率持续增长,到2020年的需求有望达到8,250万美元。
2018年是国家新《农药管理条例》颁布实施的第2年,是农业部制定实施《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的第4年,这2项新政策的推行对种子处理技术和产品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针对以上种子处理相关的产业和市场,在这令人奋进的形势下怎样去发展?目标在哪里?2018年3月7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召开的“第四届种子处理技术国际研讨会”给我们带来徐徐春风般的暖意,传达丰富的专业信息。
本次会议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主办,深圳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与服务有限公司冠名。会议的主题为“推进种子处理技术,减少用量保健康”,比起上一届“呵护每一粒种子健康成长”的主题,有了更深一层对环境和对社会负责的含义。
会议首先由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杨峻处长发言,她给与会者带来了中国种子处理剂的登记管理方面的信息。杨处长指出,到2017年底总的农药品种登记数量为38,248个,其中种子处理剂的登记品种762个,占登记品种的2%;有效成分达到45种之多,基本是福美双、吡虫啉等常见的药剂,其中还有克百威等3个高毒品种。但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这3个高毒品种也会被逐步淘汰。此外,微生物和生化农药也逐步走到种子处理行列。中国种子处理剂登记的特点有:登记品种以噻虫嗪居多,登记制剂以悬浮种衣剂为主,登记作物以玉米为先。种子处理剂登记品种近5年来持续增长,种子处理技术为农业生产带来了省工、省时、减少成本、减少污染等独特优势,今后随着微生物的加入,将进一步优化种子处理剂的结构。悬浮种衣剂因安全性高的特点,以80%的份额占据种衣剂剂型的绝对优势,这是一个发展方向。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药效评审处处长杨峻
杨处长还提出了在种子处理剂登记时常见的问题,如室内生物活性稳定试验,靶标选择的合理性;对作物安全性的试验方面梯度的选择建议;田间药效试验设计不合理,要设计2个剂量,调查次数和时间合规性;产品配方不合理,有效成分含量不符合要求等。
最后,杨处长介绍了登记要求的新变化,比如新增效益分析,尤其是环境效益,还有对开发产品进行风险评价,对环境是否安全的预测评估,相对以前药效的评价更广更有意义,避免盲目进行开发登记;强化抗性风险评估,其中包括室内抗性风险试验资料和田间抗性风险监测方法;新增大区药效试验,支持鼓励生物农药,减少重复试验,其他规定中有种衣剂中有效成分不超过3个,有效剂型相同的配比不超过3个,还有种子处理剂的室内安全性试验和抗性试验要求等。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李永平高级农艺师,与大家探讨了种子处理技术与农药减量使用的关系,并列举了试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他从多年研究的专业角度谈种子处理剂的几大功能:能直接杀死种子携带的病菌或防止土传病害;通过驱避、触杀、内吸、胃毒等作用机制驱避或杀死害虫;增强种子活力,提高种子的耐贮性;刺激植株地上部分生长和根系发育;提高种子或幼苗在逆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级农艺师李永平
他通过列举试验说明了种子处理对农药减量的作用,指出种子处理能够增强植物的抗病性,减少病害对植株的危害,减少病虫害的发生,进而减少农药使用次数。相比于土壤表面用药,种子处理剂可降低90%的用药量;与茎叶用药相比,可降低99%的用药量。而且种子处理可以提高作物素质,增强作物的抗病性和抗虫性,提高产量。他还列举了昆虫多糖处理水稻种子,能够提高秧苗素质,抑制水稻恶苗病的发生,提高水稻产量的试验数据。
李永平高级农艺师针对种子处理剂对我国农药减量的贡献做了归纳总结:我国种植面积22亿亩次,全年农药有效成分用药量为33万吨左右,平均每亩用药150 g;我国种子处理面积为9亿亩次,按照种子处理可以减少1次农药使用计算,大约减少农药用量1.35万吨,占比为4%。
未来种子处理技术将呈现3个方面的新趋势:一是更多新成分,如生物菌剂、生长调节剂、抗病诱导剂、营养物质等;二是多功能化,如防治植物病虫、促进植物健康、增产等;三是更新的制剂技术发展,通过微囊悬浮剂、纳米剂型的应用,使产品具有智能化控释的性能,有助于实现持效期更长的效果。
如何拓宽种子处理剂中的农药成分?沈阳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丑靖宇博士的报告令人关注。在分析了中国种子处理剂的现状之后,丑靖宇博士重点介绍了国外种子处理剂的发展情况,怎样按照我国国情,来拓宽种子处理剂的农药成分。针对我国种子处理进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丑靖宇博士归纳了作用靶标单一、缺乏专用性、产品同质化严重、登记混乱、抗性问题突出等5个方面。他认为,关键原因是我国自主创新的有效成分缺乏。谈到如何拓宽种子处理剂有效成分途径时,丑靖宇博士借鉴国外的案例,提出2个途径:全新结构开发和旧药新用。前者的特点是作用机理新颖,专用性强,安全、高效、低毒;后者的优势为高效,安全性高,内吸性强,成本低廉。随着我国农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旧药新用非常适合我国国情,而我国一些创制农药的开发将会加快种子处理剂产品的推陈出新。
沈阳农药化工研发有限公司丑靖宇博士
丑靖宇博士还指出了我国种子处理剂的发展方向:① 传统农药的新剂型探索,高效、内吸、对种子处理安全的传统农药的应用;② 全新结构的新农药研发,结构新颖、作用机理独特的农药逐年增多,生物农药及具有保健作用的有效成分更受关注,市场前景广阔;③ 不同有效成分混用,如杀虫杀菌混配,可达到病虫害同治的目的;新药与传统农药混配,解决传统农药的抗性问题;不同作用机理农药混用,可扩大病虫害防治谱。
来自德国Kynetec公司的首席分析师Nomman Ahmod先生到会,为研讨会展示了全球种子处理技术现状。
德国Kynetec公司首席分析师Nomman Ahmod先生
德国Kynetec公司是专注于农化领域的咨询公司,对客户做定制化服务,在全球种子处理方面有专门研究。他介绍了种子处理在全球市场应用的3种方式:第1个是丸粒化的种衣剂,这种成本相对高些;其次是普通种衣剂;第3个是包衣剂。丸粒化的种衣剂特点是,易吸收水分,提高发芽率,种子的活力增加。2008—2016年间,种子处理剂的市场增长迅速,而且种衣剂的利润较高,约占40%之多。北美是种子处理剂市场最大的区域,种子处理对作物应用趋势在7年多时间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麦类从开始的第1位降到第3位,大豆一直保持第2位,而棉花从原来的第3位提升到第1位,马铃薯、向日葵在近几年增长也较快。在亚太市场的种衣剂销售额约为4.9亿美元,其中水稻占10%。水稻应用最大的2个国家依次是中国和印度。印度近几年发展得益于生物农药应用发展较快。在水稻中主要以防治镰刀菌的病害为主,防治虫害的药剂以烟碱类为主。根据他们的调查分析,种衣剂市场和普通应用市场有一定的关联,更与种子有关,预测未来的种衣剂市场将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也和种子市场增长是一致的,当然也与环保政策要求降低农业用药量有关。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袁会珠研究员
中国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袁会珠研究员为大家介绍了耐低温种衣剂的研发和应用。一件发生在我国东北地区因种衣剂发生药害,黑龙江省出现120万亩玉米减产的事件,引发了人们对种衣剂在低温胁迫下影响包衣玉米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因素分析等的研究。首先找到了药害发生的原因:土壤病原菌是造成玉米低温伤害的最主要原因,三唑类杀菌剂包衣加剧土壤病原菌对玉米造成的伤害。另外,一些腐霉菌在低温条件致病性增强;某些杀菌剂在低温条件下杀菌活性降低,若在某个温度下,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和杀菌剂杀菌活性降低,则造成杀菌剂种子处理产生药害。通过大量的试验和研究,袁会珠研究员对他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土壤病原菌是造成玉米低温伤害的重要因素;不同地方土壤病原菌种群有所差异,通过杀菌剂的复配扩大杀菌谱可以达到抗低温的目的;开发微囊化种衣剂可以有效提高耐低温性;具有植物生长调节作用或添加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种子耐低温性。
慕恩(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先芝在会上介绍了微生物种子处理的研究进展和应用。他首先介绍了目前很火的微生物组的概念,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时期。以前人们只能从土壤里分离出单个菌种,但现在采用先进的高通量测序技术,那些90%没办法培养的微生物都被认知了。然而这一微生物技术应用于种子处理,更有它的独到之处。
慕恩(北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先芝
微生物药剂具有环境友好、效果持久、无抗药性、无毒性残留的优势,但也有见效较慢、预防为主的缺陷。微生物种衣剂是微生物在农业应用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微生物种子处理可以高效地将大量有益微生物引入根际土壤,让微生物在种子萌发时快速定殖作物根际,从而达到防治作物土传病害和虫害、提高作物营养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强作物抗逆能力等效果。
本次研讨会与往届相比有所发展的是,突出理论指导实践、科研指导生产效果。为此请来了在多年种子处理产业中取得成绩的企业家和市场运营专家,和大家分享他们的体会和经验。
本次研讨会的冠名单位,深圳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与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广为先生以其公司专业经营的方式和经验,描绘了种子处理与种苗健康的发展理念,他坦率地说:“只有需求才能拉动研发。”这句话的的确确道出了市场引导企业发展的真谛。盛总一直从事市场营销,他从市场的角度出发,认为国家两减政策是给了发展种苗健康产业的一个契机,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倡导,农药企业要做大种衣剂市场容量,并乐观估计,我国种衣剂市场将会从40亿元迅速增长到80亿元。
深圳千色龙种子健康科技与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盛广为
据盛广为总经理介绍,千色龙定位当前种衣剂的三大方向:种子包衣、根部处理和“肥药”。他认为,在种子处理解决方案中,首先是要选定市场和品种,水稻种衣剂是最具潜力的新兴市场。如果有一种处理种子的技术,能让种子撒到水田里发芽,能够解决直播与除草的矛盾,将有很大的潜在市场。千色龙把种子处理的理念延伸到种苗健康,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进行种苗根部处理,成为影响田间成苗的因素,因此根部处理最佳选择是种衣(苗)剂,保持根部的健康就能使苗茁壮成长。千色龙为此还专门开发了苗期护理的产品,同样达到用药减量、精准使用的目的。正由于苗期健康,因此达到作物增产增值的效果。盛总对“肥药”有其独特见解,怎样将具备预防性能的优秀农药产品与肥料结合,利用包衣剂技术,应用于肥料领域,对拓宽包衣剂的产品市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和谐、健康、安全”是大北农中国农大种子健康中心主任冯勇军在本次会上对玉米种子处理加工环节问题探讨时提出的目标。种子健康测定为保护正常种子贸易、生产安全,保证产品质量、防止人畜中毒,减轻生产成本、提高产量和品质是极其重要的。他们设计了安全性测试——标准发芽及安全性检测,即从发芽势、发芽率、株高、根长、鲜重和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评判包衣剂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安全性。冯勇军主任指出,需提升新的理念,明确种子处理发展方向:功效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目标是种子健康;成分从功能性趋向于复合性,对外观的商业性要求会越来越高。
大北农中国农大种子健康中心主任冯勇军
“成膜剂在种衣剂中的应用研究”是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制剂工程师赵军给会议带来的报告。赵高工有着多年的研究和开发技术经验,他将成膜剂比喻为“怎样给种子外面穿件合适的衣服”。他简要介绍了一些成膜剂的特点,常用的有聚乙烯类的,也有改性的如有机硅类的,改善透气性、增加附着性。还介绍了对着色、脱落率的测试,对产品的储存测试;总结了在花生、玉米、水稻不同的种子成膜过程中,需要根据其特性,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才能得到好品质的产品的实际成果。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制剂工程师赵军
目前我国种衣剂的技术日趋成熟,多功能防治多种病虫害的复合产品型种衣剂正逐步成为种衣剂市场的主体。种子处理技术从以前简单的保护种子,到今天的广谱防治病虫危害,同时又要保证种子的高活力和营养需求,增加种子的抗逆能力,确保处理后的种子拥有更高的品质,这些都需要更多的技术创新和方法改进,需要更大的投入和研究。会议期望明年的种子处理技术研讨会将会给我们带来更多更新的信息。
农药快讯, 2018 (6):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