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小麦地下害虫立足播前处理种子和土壤
作者:杨荣明
更新时间:2012-10-18
点击量:1279
地下害虫主要在北方旱作区发生,有蛴螬、蝼蛄和金针虫,一般在小麦秋苗期和春苗期危害,咬食小麦地下根茎,造成秋苗期缺苗断垄、春苗期枯心。
蛴螬 鞘翅目金龟子幼虫的总称,是分布最广、种类最多、危害最大的一类地下害虫。南方麦区主要发生的是铜绿金龟子、暗黑金龟子两种,均以幼虫取食小麦幼根,成虫可取食多种作物叶片。铜绿金龟子体背铜绿色,发光,腹面和臀板黄褐色;暗黑金龟子体背光泽不明显,被黑色或黄褐色绒毛。一般一年发生1代,大多以3龄幼虫越冬,春季10厘米地温达6℃以上时上升危害。金龟子昼伏夜出,有假死性,趋光性强。林木果园混交区,成虫食料丰富,有利于发生。
蝼蛄 南方麦区主要是东方蝼蛄,是最活跃的地下害虫。成虫和若虫均可危害,食性杂,可咬食多种作物种子和幼苗,最喜食刚发芽的种子,咬食幼虫根和嫩茎。断口处咬成乱麻状或丝状,春秋两季危害麦苗。以成虫和若虫在土中越冬,华中地区一年完成1代。初孵若虫具有群集性,孵化6天后分散危害。昼伏夜出,具有强烈的趋光性,黑光灯可诱集大量东方蝼蛄。对香甜物质有强烈的趋性,炒香的豆饼、麦麸等都能起引诱作用。有趋湿性,喜栖息在河岸、渠旁等潮湿地,杂草丛生、耕作粗放的地区发生重。
金针虫 鞘翅目叩甲科幼虫的统称,咬食小麦种子、幼苗须根和主根,被害部位不整齐,呈丝状。成虫为叩头虫,主要取食作物的嫩叶,危害不重。长江中下游麦区主要以沟金针虫、褐纹金针虫为主。沟金针虫主要发生于旱地平原地区,适生于有机质较缺乏且土质较疏松的沙壤土地带;褐纹金针虫主要发生在水浇地、有机质丰富的地区。一般2~3年完成1代,以成虫和幼虫在土中越冬,春季10厘米土温达10℃以上时出土活动。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无趋光性。
防治小麦田地下害虫,应坚持农业措施与化学措施相结合。① 农业防治。水旱轮作可直接消灭蛴螬、金针虫,减少虫源基数;精耕细作、中耕除草、适时灌水等,破坏地下害虫生存环境。
室内,室外用品种较少;主要防治蚊、蝇、蜚蠊;对防治蚂蚁、白蚁、跳蚤的品种不多,防治红火蚁、尘螨、臭虫及不愉快虫的品种就更少;尤其是预防型防治白蚁品种不多,随着天气变暖、白蚁北迁,尤其是我国南方新建筑物需要防治白蚁的长效预防型产品;防蛀、驱避和个人护理产品虽然已起步,但品种还是偏少;木材防腐登记的产品更是少得可怜,而实际在我国90%以上室外用木材防腐剂是在使用已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禁/限用的铜铬砷(CCA)类的产品,我国的防腐木材比例低,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但木材防腐类的相关标准出台的还较多(如木材防腐剂GB/T 27654—2011,木材防腐剂性能评估的野外埋地试验方法GB/T 27655—2011,木材防腐剂对腐朽菌毒性实验室试验方法LY/T 1283—2011等)。
2011年,杜邦公司的氯虫苯甲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杀白蚁产品赢得世界农化Agrow年度近十年来第一个“最佳非农用农药创新奖”,2011年3月英国防治有害商业网和中国贸促会化工分会举办第一届非农用农药研讨会也获得世界农化年度的“最佳非农用农药创新奖”提名。
卫生用农药领域前景广阔,附加值也相对较高,产品品种和剂型多,涉及范围广,企业面临的机遇也会更多。但要以保障人畜健康和对环境安全为原则,转变思路和理念,与国际接轨,拓展农药市场的新思路,应对新的挑战。
最近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