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19年第18期
  文章:30篇
走进红太阳,走近杨寿海
更新时间:2019-10-11 点击量:2310

    几乎每周至少都有2、3天,杨寿海会和红太阳集团管理团队从下午一直开会到凌晨3点钟,1957年出生的杨寿海可以一站六七个小时不间断地用略带吴语口音的腔调主持会议。从29年前5,000块钱创业起家至今,一分一分地挣出500亿资产的集团公司,杨寿海最爱讲的一句话就是:不讲空话,不放牛话,要说实话。对于公司的每一个发展节点,每一个重要的数字、时间,每一处管理细节,杨寿海都了然于胸,即便长时间的会议之后,也没有谁能蒙得了他。

 

    有时,杨寿海会很认真地跟人说,因为高淳这地儿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所以他能时刻保持脑袋清醒。南京高淳区号称“江南圣地”,地貌丰富、水网密集,是国际慢城联盟的中国总部所在,华东特色现代都市农业基地、长三角制造业服务枢纽。

 

    高淳这块风水宝地是杨寿海起家的地方,如今红太阳集团是高淳最大的民营企业。在这里,很多地方的路边大屏幕上,总能看到CCTV《大国品牌养成记》采访杨寿海的桥段。当地老百姓也都对红太阳这个世界八强、亚太三甲以及中国十三冠的品牌耳熟能详。正如央视《大国品牌养成记》所述,红太阳是“中国造”在全球商业竞争和文化交流复兴的国家级品牌的典型,这让当地人自豪于出了杨寿海这样的乡亲大企业家。

 

    凌晨三四点,会议结束后,杨寿海会在红太阳产业园区的凉亭里坐上一会,看着四周栽种的金丝楠木,思忖许久。这些名贵的树种,是杨寿海五六年前去四川扶贫时,机缘巧合地为解决当地农户和政府之间的债务问题,“包销”了这批树种。

 

    国内最好的金丝楠多产于巴蜀川中,在南京却是鲜见的植株,因为其并不容易成活。但在高淳红太阳集团的产业园区里,这些金丝楠却生长旺盛。杨寿海说他有耐心看着这些金丝楠真正成材,那将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所谓的财富绝非纸面意义上的数字,就如同他近三十年所打造的红太阳品牌一样,时间所积淀出来的内涵,决不是朝夕能至的。从农业技术员到专家型的官员,再到下海成为创业者、上市公司的企业家,人中显贵的杨寿海早已功成名就。但对他来说,自己就像这些金丝楠树一样,还在生长。这些年,完全可以志得意满的他从未放弃学习,互联网、大数据,他不只是说说而已,因为产业互联网就是他的方向。

 

    从绿色农药、农资到产业链、产业生态布局,再到科技型公司、全球化品牌产业的企业,红太阳正是通过产业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实现从绿色农业到大健康产业的递进和延伸。

 

1  一切才刚刚开始

    在杨寿海的计划中,到2025年,红太阳集团要原创出三家世界500强企业,六家千亿级企业和八个独角兽公司。

 

    “十年之后,中国肯定会涌现出一批像稻盛和夫这样的企业家。我可能无法达到他那样的哲学思想高度,但也不会差太多,而像我这样的企业家,中国比比皆是。”杨寿海说。

 

    关于这个“2025计划”,杨寿海绝非是臆想,因为红太阳今日布局已经奠定了其庞大产业发展的牢固根基。

 

2  农药版“华为”

    相比很多产业,农药化工只能算是一个小行业(全球市场规模550亿美元),但这并不妨碍其产生伟大的公司。

 

    2015年5月末的一天,南京还未到炎热的季节。拜耳集团总裁沃纳·保曼在杨寿海的陪同下参观红太阳集团,不一会儿沃纳·保曼便满头大汗。“我搞了40年化工,当了20年拜耳的总裁,全世界前100的化工企业我都看过,但没有像今天这样感到自卑。你竟然把一个农药厂建得跟公园一样,这就是中国人!”沃纳·保曼的恭维话也许有些夸张,但让一家老牌世界500强公司的总裁能感慨自己“老了”,其中也不是没有更深层的缘由。因为正是在这个园林式产业园区里,红太阳自主研发了被国外公司垄断全球市场半个多世纪的“三药”(农药、医药、兽药)中间体“芯片”——吡啶碱。吡啶碱不仅是杂环类三药及三药中间体的“芯片”,同时也是日用化工、食品香料、饲料添加剂、子午轮胎等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料。围绕着这样的核心技术,加上全球最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和产业链条的延展,意味着这家叫做红太阳的中国公司改写了世界环保农药技术、生产和市场的格局。

 

    “话语权”,这个杨寿海口中时常蹦出的高频词,在红太阳的核心产品上不断涌现。过往29年时间,红太阳也如同很多中国制造企业,走过了技术引进、吸收、消化和仿制创新的重要积累阶段,更为重要的一步是自主创新。“我们的生化农药技术能力已经达到了能够引领全球的水平。差不多相当于华为在5G技术领域的地位。”曾经师从杜邦、拜耳等国际巨头的红太阳,在拥有了“自主可控”的技术资本之后,更是深挖全产业链。“新型除草剂产业链”、“生化吡啶碱产业链”、“拟除虫菊酯产业链”,这三条产业链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养成,取得68种拥有全球话语权的核心产品,花费了杨寿海近三十年的时间。

 

    红太阳的这三大绿色农药产业链覆盖了全球农药材料的八成,如果取得70%的市场那就是380亿美金的市场。对于这个目标,杨寿海信誓旦旦,其自信也源于红太阳在全球农药行业的地位:世界前八、亚太三甲、连续13年冠绝国内。用木薯、红薯、秸秆制造绿色环保农药,无论是中间体还是终端产品,红太阳不仅打通了产业链,也贯通了从技术、产品到市场的整个供应链条。由于技术突破和规模化生产,红太阳的成本优势也逐渐显现。

 

    七八年前,杨寿海游说一些跨国巨头关掉在华的生产基地,直接购买更便宜的红太阳产品。渐渐地,这种“替代”让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曾经依赖进口跨国公司农药产品的中国,渐渐成为绿色农药出口全球的输出型大国。至少在中国市场,那些巨头跨国公司要恢复生产,没个三五年时间是根本做不到的。

 

    现在,红太阳所拥有的专利和专有技术、国际市场准入“双超”千件,产业布局8国36市,产品销往108个国家和地区。“红太阳农药已经成为世界农业不可或缺的资源类公司”,杨寿海当年做农业技术员的夙愿,在他成为企业家之后,变成了现实。这个现实在今天又有着极其特别的意义和价值。

 

    这三十年,杨寿海曾跑过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美国去过12次,都是去看别人家的农村田地是怎么搞的,哪里没有手机信号就去哪里看。“如果不施农药,全球农产品包括粮油、蔬菜、水果等,要减产32%~40%。换句话说就是这世界上得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要闹饥荒。”在杨寿海看来,未来引起世界性战争的未必是边界争端或者石化能源问题,而是粮食危机,毕竟眼下的世界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口处于饥饿、半饥饿的状态。如果再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没饭吃,这个世界肯定会乱套。所以,拥有农药技术、产品和市场的全球话语权,就变成了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事。

 

    即便是中美的贸易摩擦升级,美国人也不敢轻易加征农药产品关税。“对于世界上任何要种植绿色农产品的国家来说,我的产品都是不可或缺的!”

 

3  性感的数字化

    尽管在A股上市公司的分类中,红太阳(000525.SZ)被划在农业化工板块中,但实际上自2012年完成对宁天龙A重组,实现农药产业整体上市时,杨寿海就已经在筹谋转型。

 

    那一年的12月28日,在红太阳集团的年度工作会议上,杨寿海激情澎湃地做了题为《大创新、大转型、大变革》的讲演。正是在这次讲演之后,红太阳集团将构筑“大健康产业链生态圈”作为其新的战略路线,致力于绿色生命科学产业。从环保农药到绿色生命科学产业,这是一次难度系数极高的跨越。

 

    六年之后,红太阳集团已经从传统的农业化工企业,开枝散叶地向植保科学、植物营养、医药保健、健康食品、健康农业、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大数据八大产业扩散。

 

    “小杨同志,在中国,一个人能把一个产业做到中国第一就很了不得了,你现在做这么多东西,哪有那么多脑袋?”一位南京市老领导在听了红太阳的产业布局后,惊讶地询问杨寿海。而杨寿海的回答很简单:“其实我还是做一件事,就是用大农业+大数据,创造大健康。”2016年,红太阳大数据中心落地完工。这座华东地区化工制造行业中规模最大的数据机房,正是杨寿海“从大农业到大健康”最为关键的一“链”。

 

    从农资、农产品到食品行业,大农业所涵盖的这三大行业虽然很传统,但也意味着可以改变的地方有很多。在杨寿海眼中,新零售、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新业态都可以让这个传统行业变得性感起来,但如何从大的产业逻辑上统筹、协同全产业链条创新,需要更先进的“工具”。“世界上有796万种农产品,有176万种食品。中国供给侧改革,农产品、食品是比较落后的,所以我想利用数字化来把整个产业链链接起来。”通过产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红太阳实现了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的全链数字化,每一个产业链条上的切换与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融合,都需要“无缝对接”。有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一切都好“链接”了。

 

    过去六年里,红太阳大批引进搞数据平台、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供应链、冷链物流的专业技术人才。“我把这些专业人才整合到一起,把大数据变成我的工具来管理我的产业,把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融合成为一个新型的产业。”杨寿海说,红太阳做的不仅仅是“B2B2C”,还有“C2B2F”、“F2B”……,传统产业与现代产业的融合,远比概念化的产业互联网复杂得多。

 

    全产业链管理需要叠加“新”要素——技术、产品、市场、服务的贯通,以及品牌和消费习惯的形成。“数字化生存”是个必然的进程。这个进程也带来了杨寿海所述的“新型产业”机会,比如溯源产业。农产品、食品溯源一直是市场的核心痛点,产业机会就摆在这里,趋之若鹜者多,但真正能完整溯源者少之又少。核心问题并不在于互联网、大数据等工具的运用,而在于对全产业链条的控制力。这恰恰是红太阳着力打造产业链生态圈的目的之一。“我们在全国建立了1,000多个溯源中心,就像把农产品、食品的官方工厂建到老百姓家门口一样。溯源就是老百姓买到的产品都是‘三G一码’的。”所谓“三G一码”就是GAP(农业生产规范标准)、GMP(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GSP(产品流通规范标准)集成在一个条码上,一扫条码,溯源结果就一目了然。

 

    杨寿海说他已经起草了1万多个标准,在农业部的指导下,与绿色食品中心、食品安全中心等合作,先是国家标准,然后是国际标准。在杨寿海的“2025计划”中,红太阳的“百国农产品溯源工厂”将会是千亿级的营收规模。

 

4  一部政治经济学

    “你们谁要是能攻克既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又保证食品安全这个历史难题,谁就是英雄!”30多年前,杨寿海还在县农业局工作的时候,一次开座谈会,农业部领导的一句话让他在心里默默起誓。

 

    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三农问题、粮食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因此,农药产业实际上也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行当。按照联合国数据,如果停止施用农药,中国将有3.5亿人口要挨饿。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中国“三农”就面临着一系列的矛盾和挑战:一方面粮食安全对于农药有大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市场被高毒农药和国外高价环保农药垄断。

 

    高毒农药不仅对于土壤、水源、环境破坏极大,农作物中也会存在农药残留,这是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的重大隐患。欧美环保农药的技术垄断与价格的高昂,让杨寿海意识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口。

 

    1989年“辞官下海”的杨寿海在旁人的嘲笑声中,揣着借来的5,000块钱,带着十来个农民开启了追逐国际巨头的马拉松赛。也恰恰是环保农药这条路,让红太阳在“借船出海”,吸收世界先进技术之后终得突破。

 

    2007年初,农业部办公厅发文全面禁止一批高毒农药的使用,让已经取得技术突破和趋于成熟的红太阳迎来爆发的机会。替代高毒害,替代高安全风险,替代进口。红太阳正是在“三高三替”的产业政策导向下,成为市场“主力军”的。杨寿海当年心中起誓可不仅仅是“进口替代”,中国这样的农业大国一定会产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农药企业,这才是他心中所愿。

 

    从技术引进到进口替代,再到产品输出全球,这足够意味着全球市场格局和话语权的变化。“未来20年内,世界上没有谁能够替代红太阳,我们已经是世界农业不可或缺的资源型公司。”这句话“原版”是在巴拿马世界农药大会联合国粮农组织秘书长的发言中出现的。但在杨寿海的心中,这代表着“壁垒”和“标准”已经握在中国人的手中。中国绿色农资惠及全球的同时,也为健康中国做着重要的铺垫。这是杨寿海的一部“政治经济学”。

 

    目前国内水果生鲜进口基本是走陆路,80%的水果和70%的生鲜均是由东盟十国进口而来。红太阳不仅在国境线上有五个关口,还在越南等东盟国家有“仓”。生产、运输、传输、两国检验以及境内的冷冻冷藏、溯源、加工、包装运送全国“一气呵成”,而且东盟所用的各种标准都按照中国标准来做。

 

    “中国老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决不能掌握在别人手里。所以,全球布局冷链物流的战略意义非同寻常。”在杨寿海看来,农产品、食品的冷链物流的发展水平是与国家竞争力、国家战略安全直接相关的。通过合资合作或者并购收购,红太阳在全球铺建了100个“海外仓”冷链中心,然后通过国际农产品溯源中心和“百国千商”的国际电商平台,接驳国内的智慧零售和物流配送系统。

 

    在国内,红太阳同样也有“百县万镇”农村大市场连锁网络,覆盖“百市千区万店”、“千厂万贸十万店”。

 

5  团队交班

    “创造两块世界名牌,原创三家世界500强,五家上市公司,造就六家千亿级产业企业,培育八家独角兽公司,市值销售双超万亿……”在红太阳的基本布局和盘面之上,杨寿海设定的红太阳“2025计划”如此。

 

    不仅如此,杨寿海还给红太阳划定了一个“责任担当目标”:扶贫济困十县百乡、成就千名企业家、幸福万名员工、成就十万能人、致富千万农民、健康亿万市民。所有的这一切计划,本质上都与人有关。

 

    在这些年红太阳实施产业转型、模式换档的同时,杨寿海把很大的精力放在制度变革和团队接班培养之上。如果说从大农业的一隅向数字化和大健康的产业链式纵伸,铺垫了红太阳“2025计划”的格局深度,那么制度变革激发团队成长,则决定着红太阳未来所能到达的高度。

 

    很多企业家问过杨寿海一个问题:为什么不让儿子接班?“儿子有本事,他要我的钱干嘛?儿子没本事,我给他钱也没用。”中国民营企业“两代交班”的各种版本故事,杨寿海早就心境清明。所以,很早之前他就定下了“团队交班”的计划,并亲自选拔出186名精英骨干,作为团队交班者。

 

    光有团队还不够,必须辅以机制的变革来激发人。“人聚财聚、人散财散”这个规律,杨寿海说他明白得很。杨寿海曾一次性拿出30.2%的原始股,对价分配给交班团队作为“身股”,现在这些拥有“身股”的精英,身价超过1亿的已经有56人。“五年以后,红太阳集团里身价超过10亿的得有20人,超过1亿的要有200人,超过1,000万的起码有5,000人以上……”除了“身股”之外,杨寿海还分别在团队所经营的公司中划出10%~30%的“经营股”和“期股”作为团队的期权激励。

 

    为什么五年前中国小微企业平均寿命还有2.5年,现在只有1.9年?现在年轻人创业越来越难了,一个好点子,想出来就已经有十个人在做了!杨寿海体察到如今的创业环境已经与他29年前的创业有很大的不同,但现在,他可以为有想法、有冲劲、有创意、有担当、有执行力的年轻人创造创业平台。这也正是红太阳“团队交班”的可能性保障。

 

    “你们红太阳都是年轻人,跟你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都是疯子,但凡我们的门有缝,他们就能挤进来,这就是干劲儿。”一位发改委老领导跟杨寿海感慨说起红太阳的团队,这让整天泡在年轻人堆里的杨寿海无不得意。现在,红太阳已经完成了“60后主控、70后主战、80后主峰”的经营管理团队“梯级建设”。但这仍然不是杨寿海退休的理由。“要带动10万能人,加盟‘百国鲜到家’,致富千万农民,健康亿万市民。到那个时候我就退休,争取70岁之前完成。”说这话的时候,62岁的杨寿海傲娇得像个00后。

 

6  后记

    与杨寿海董事长深谈的6个小时,让我们对中国制造业企业,对中国实体经济有了一次非常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让我们也有充分的自信,自信中国经济会展开新的一轮成长周期。在中美经济往来摩擦不断的时间段上,我们特别需要像华为、红太阳这样的企业,挺起身板不负重压地带动更多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以更开放的心态和姿态拥抱世界。

 

    今天,“中国造”已经深度嵌入到了全球产业链条当中,并且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国崛起靠的不是互相博弈而是合作共赢。“绿色农资服务全球,绿色农产品健康中国”,从一个企业家的格局,我们能感觉到很多超越产品、商品本身的内涵。

 

    过去中国企业低调务实的践行发展,现在我们需要一批能够代表“中国品牌·世界共享”的大国品牌形象,将中国企业品牌与文化理念,深植全球消费者心中。这亦需要依靠CCTV《大国品牌养成记》等中国媒体界声量传播。

 

    创业29年,杨寿海身上最抹不去的就是实业家的印记。就如同他所说,他把他当年说过的“牛话”都一一变现成了“实话”,现在如此,未来亦会如此。   (来源:一点财经)

 

农药快讯, 2019 (18): 23-26.

tag: 绿色农业  大健康产业  产业互联网  大数据平台建设  产业转型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261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