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快讯:2020年第21期
  文章:51篇
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蔬菜用新农药综述
作者:刘 刚,路向雨,靳春香,杜立群,刘子昂,李 超,郭丽华,康熙龙 更新时间:2020-11-23 点击量:2736

1,路向雨1,靳春香1,杜立群1,刘子昂2,李 超1,郭丽华1,康熙龙1

(1. 山东省宁阳县农业农村局;2.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工学院)


  《农药登记资料要求》(2017年原农业部公告第2569号)规定,新农药是指含有的有效成分尚未在中国批准登记的农药,包括新农药原药(母药)和新农药制剂。2017—2019年,全国共批准46种新农药(有效成分)登记,产品毒性均为低毒、微毒,个别为中等毒、无剧毒、高毒产品;国内企业、境外企业登记产品各具特色,多为有专利或自主研发产品;一般对环境友好或不易产生抗性,大部分剂型对环境友好,发展前景广阔。

 

  科学规范使用新农药,可以有效解决蔬菜病虫害抗药性问题,提高防治效果,减轻为害程度,提升产品质量。为此,现将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新农药中的蔬菜用新农药登记情况、最大残留限量标准制定情况综述如下,仅供参考。

 

1  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的蔬菜用新农药概况

  从表1可以看出,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的46种新农药中,用于蔬菜上登记的19种,占比41.3%。生物源农药17种,占比37.0%;其中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9种,占比47.4%。

蔬菜用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占比高于全部新农药中生物源农药占10.4%,说明生物源农药特别是蔬菜用生物源农药正在蓬勃发展。

 

  从表1还可以看出,在这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杀菌剂(包括杀线虫剂)最多,占比达到63.1%;其次为杀虫剂,占比为26.3%;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较少,占比分别只有5.3%和5.3%。这与我国近年来设施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病害(包括线虫病)发生程度明显重于虫害,对新型高效杀菌剂的需求远大于杀虫剂的情况是相吻合的。

 

  从表2可以看出,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的19种蔬菜用新农药中,由境外企业登记的7种,占36.8%;由境外企业和国内企业共同登记的1种,占5.3%;由国内企业登记的11种,占57.9%。境外企业登记的均为新型高效化学农药(新化合物),国内企业登记的主要为新型生物源农药(微生物新菌株和植物源农药)和少数新烟碱类化合物。这说明我国农药制造和研发能力近年来已有一定水平的提高,但与境外几大农化巨头在新型化合物合成筛选方面还有较大差距。


表 1  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新农药数量及分类情况 

年份

批准登记新
农药数量/

蔬菜用新农
药数量/

新农药类别(用途)

蔬菜用新农药
类别(用途)

新农药类别
(来源)

蔬菜用新农药
类别(来源)

2017

14

5

杀虫剂5种,杀菌剂5种,除草剂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

杀虫剂3种,杀菌剂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

生物源农药7种,化学农药7种

生物源农药4种,化学农药1种

2018

11

2

杀虫剂2种,杀菌剂3种,除草剂6种

杀菌剂1种,除草剂1种

生物源农药3种,化学农药8种

生物源农药1种,化学农药1种

2019

21

12

杀虫剂5种,杀菌剂13种,除草剂3种

杀虫剂2种,杀菌剂10种

生物源农药7种,化学农药14种

生物源农药4种,化学农药8种

合计

46

19

杀虫剂12种,杀菌剂21种,除草剂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2种

杀虫剂5种,杀菌剂12种,除草剂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1种

生物源农药17种,化学农药29种

生物源农药9种,化学农药10种

注:2017年登记的2种芸苔素类农药14-羟基芸苔素甾醇和22,23,24-表芸苔素内酯(属于原芸苔素内酯产品重新规范命名)和1个异色瓢虫产品(根据《农药登记资料要求》,天敌生物已免于登记)未统计在内

 

表 2  2017—2019年我国批准登记蔬菜用新农药名称及企业

序号

农药名称

所属企业

1

戊吡虫胍

合肥星宇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2

环氧虫啉

四川和邦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苏云金杆菌G033A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

双丙环虫酯

巴斯夫欧洲公司

5

银杏果提取物

徐州市金地农化有限公司

6

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

江苏省苏科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7

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

武汉科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8

异硫氰酸烯丙酯

江苏腾龙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北京亚戈农生物药业有限公司

9

缬菌胺

比利时比尔清植保有限公司(原药),江苏省苏州富美实植物保护剂有限公司(制剂)

10

氟烯线砜

安道麦马克西姆有限公司

11

吡噻菌胺

日本三井化学AGRO株式会社

12

精苯霜灵

意大利意赛格公司

13

侧孢短芽孢杆菌A60

陕西美邦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4

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

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5

嗜硫小红卵菌HNI-1

长沙艾格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6

氟唑菌酰羟胺

瑞士先正达作物保护有限公司

17

氯氟醚菌唑

巴斯夫欧洲公司

18

噁草酸

安道麦阿甘有限公司

19

糠氨基嘌呤

湖北荆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药),湖北省天门易普乐农化有限公司(制剂)

 

2  19种蔬菜用新农药登记产品、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1  杀虫剂

  (1)戊吡虫胍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95%戊吡虫胍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5;20%戊吡虫胍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094。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靶标初发期用10~15 mL/亩制剂量,对作物叶面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 d。

 

  (2)环氧虫啉属于新烟碱类杀虫剂。95%环氧虫啉原药,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42;10%环氧虫啉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LS20170365。主要用于防治甘蓝蚜虫,在若虫始盛期用15~20 g/亩制剂量喷雾。每季最多使用3次,安全间隔期10 d。

 

  (3)苏云金杆菌G033A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32 000 IU/mg苏云金杆菌G033A可湿性粉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1726。主要用于防治甘蓝小菜蛾和马铃薯甲虫,在小菜蛾低龄幼虫和甲虫低龄幼虫盛发期,用75~100 g/亩制剂量喷雾叶片正反面,每季施药1次。在虫口密度不大、点片发生时,使用低剂量即可;在普遍发生、危害扩散、存在世代重叠等情况时,应使用推荐的高剂量。

 

  (4)双丙环虫酯属于丙烯类杀虫剂。92.5%双丙环虫酯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13;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12;75 g/L阿维菌素·双丙环虫酯(25 g/L阿维菌素+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11。制剂产品中,单剂采用55~65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和辣椒的烟粉虱,用10~16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甘蓝、黄瓜的蚜虫。一般在蚜虫发生初期施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21 d。混剂采用45~53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和辣椒的烟粉虱,用9~13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蚜虫。一般在害虫发生初期施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施药间隔3~7 d;安全间隔期黄瓜3 d,番茄和辣椒5 d。

 

  (5)银杏果提取物属于植物源农药。31%银杏果提取物(25.1%十五烯苯酚酸+5.9%十三烷苯酚酸)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7;23%银杏果提取物(18.6%十五烯苯酚酸+4.4%十三烷苯酚酸)可溶液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5。制剂产品采用100~120 g/亩制剂量喷雾防治小白菜蚜虫。一般在蚜虫发生始盛期用药1次,视虫害可间隔7 d再用药1次。

 

2.2  杀菌剂

  (1)解淀粉芽孢杆菌B1619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1.2亿芽孢/g解淀粉芽孢杆菌水分散粒剂,微毒,登记证号PD20171746。主要用于防治保护地番茄枯萎病,在发病初期用100~200 g/亩制剂量撒施。施药时期分别在定植、第1次和第2次浇水时,间隔7~10 d,共施药3次。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2)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300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34;5亿CFU/g多粘类芽孢杆菌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26;春雷素·多粘菌(5亿CFU/mL多粘类芽孢杆菌KN-03+3%春雷霉素)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200148。单剂用2~3 L/亩制剂量灌根,防治番茄青枯病(在初发期施药,根据土壤情况适当增减稀释倍数,确保药液被根部吸收);用160~20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细菌性角斑病(在初发期施药,间隔7~10 d再施药1~2次,注意均匀喷于叶面)。施药注意天气,连续施药2~3次。混剂用60~12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细菌性斑点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4 d再施药1次,共施药2次),安全间隔期为5 d,每季最多使用2次。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3)异硫氰酸烯丙酯即辣根素,是十字花科植物的组成型代谢产物之一,属于杀菌、防霉或防腐作用的化工产品,也用于食品添加剂。7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81601;80%异硫氰酸烯丙酯母药,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90037;20%异硫氰酸烯丙酯水乳剂,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81600;20%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溶液剂,中等毒,登记证号PD20190006。该产品在上茬作物拉秧后至下茬作物移栽前20 d均可施药,但要注意在施药前施足底肥,翻耕土壤,旋耕深度以30 cm为宜,整平地块。以3~5 kg/亩制剂量,采用土壤喷雾(均匀泼浇或喷淋)并覆膜熏蒸,保持密闭熏蒸处理10~15 d后揭膜,散气7~10 d后即可移栽番茄,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每季作物最多施药1次。因母药和制剂均为中等毒性,世卫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评价其为3类致癌物,且有刺激性芥子气味,使用不当会使皮肤起泡,对肺有害,故使用时要加强安全防护。

 

  (4)缬菌胺属于羧酸酰胺类杀菌剂。98%缬菌胺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6;66%代森锰锌·缬菌胺(6%缬菌胺+60%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40。制剂产品采用130+170 g/亩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霜霉病。一般在发病前或初期用药,7~10 d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若病情发展较快可用较高剂量、适当缩短间隔期,并与其他有不同作用机理药剂轮换使用。安全间隔期3 d,每季最多使用3次。

 

  (5)氟烯线砜属于杂环氟代砜类(噻唑类)广谱、非熏蒸杀线虫剂。95%氟烯线砜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08;40%氟烯线砜乳油,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07。制剂产品采用500~600 mL/亩制剂量土壤喷雾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一般在种植前至少7 d施药,首先在土壤表面喷洒药液,随即旋耕,深度在15~20 cm,使土壤与药剂充分混匀,随后浇水。安全间隔期为收获期,每季最多使用1次。

 

  (6)吡噻菌胺属于琥珀酸脱氢酶抑制剂(SDHI)类杀菌剂。99%吡噻菌胺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5;20% 吡噻菌胺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4。制剂产品采用25~33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白粉病。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叶面喷雾,间隔7~10 d 施药1次,连续使用2~3次。安全间隔期2 d,每季最多使用3次。

 

  (7)精苯霜灵属于苯酰胺类杀菌剂。95%精苯霜灵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1;69%代森锰锌·精苯霜灵(65%代森锰锌+4%精苯霜灵)水分散粒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50。制剂产品采用120~160 g/亩制剂量喷雾防治马铃薯晚疫病。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如病害严重时可使用登记的高剂量。安全间隔期14 d,每季最多施药2次。

 

  (8)侧孢短芽孢杆菌A60属于微生物细菌类杀菌剂。50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母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34;5亿CFU/mL侧孢短芽孢杆菌A60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35。制剂产品用50~6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辣椒疫病。一般在发病初期施药,间隔7~10 d,每季施药3次。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9)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属于微生物细菌类杀菌剂。2亿CFU/mL沼泽红假单胞菌PSB-S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2。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施药,采用180~24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辣椒花叶病,每季使用2~3次,间隔7~10 d。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10)嗜硫小红卵菌HNI-1属于微生物细菌类农药。2亿CFU/mL嗜硫小红卵菌HNI-1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021。采用400~600 mL/亩制剂量灌根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用180~24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花叶病。防治根结线虫病在移栽时灌根,每季使用2~3次,间隔28 d左右;防治花叶病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使用,每季使用2~3次,间隔7~10 d。不建议与其他化学杀菌剂混合使用。

 

  (11)氟唑菌酰羟胺属于吡唑酰胺类杀菌剂。98%氟唑菌酰羟胺原药,微毒,登记证号PD20190257;200 g/L氟酰羟·苯甲唑(75 g/L氟唑菌酰羟胺+125 g/L苯醚甲环唑)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268。采用40~5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黄瓜白粉病,每隔7~10 d使用1次,可连续施药2次,每季最多使用2次,安全间隔期3 d。

 

  (12)氯氟醚菌唑属于异丙醇-三唑类杀菌剂。97%氯氟醚菌唑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255;400 g/L氯氟醚·吡唑酯(200 g/L氯氟醚菌唑+200 g/L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90264。用20~40 mL/亩制剂量喷雾防治番茄早疫病;间隔7~10 d用药,连续施药3次,每季最多施药3次,安全间隔期5 d。

 

2.3  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1)噁草酸属于芳氧苯氧羧酸类除草剂。92%噁草酸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13;10%噁草酸乳油,低毒,登记证号PD20184012。防除马铃薯田一年生及部分多年生禾本科杂草,35~50 mL/亩制剂量茎叶喷雾,在苗后3~5叶期施药,每季施药1次,建议施药液30 L/亩。

 

  (2)糠氨基嘌呤属于嘌呤类天然植物内源激素。99%糠氨基嘌呤原药,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11;0.4%糠氨基嘌呤水剂,低毒,登记证号PD20170016。用于调节菜豆生长时,用4~6.7 mg/kg剂量(制剂稀释600~1 000倍液),于开花前7 d开始施药,间隔2周施药1次,连续3次;注意喷雾均匀。    (节选自:《天津农林科技》2020年10月第5期)

 

农药快讯, 2020 (21): 33-35; 39.


tag: 蔬菜用药、农药登记、新农药、使用方法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3952.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