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为害水稻的一种迁飞性害虫,江苏省年发生2~3个世代,第四(2)代和第五(3)代为主害代。由于近年水稻品种、种植结构的调整,卷叶螟迁入峰次多,世代重叠严重,一旦前期防治不当,幼虫进入高龄期后,防控难度加大,容易对水稻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氰氟虫腙属于缩氨基脲类杀虫剂,通过附着在钠离子通道的受体上,阻碍钠离子通行。茚虫威在昆虫体内被迅速转化为DCJW(N-去甲氧羰基代谢物),由DCJW作用于昆虫神经细胞失活态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不可逆阻断昆虫体内的神经冲动传递,破坏神经冲动传递,导致害虫运动失调、不能进食、麻痹并最终死亡。毒死蜱属硫代磷酸酯类杀虫剂,是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能够抑制体内神经中的乙酰胆碱酯酶(AChE)或胆碱酯酶(ChE)的活性而破坏了正常的神经冲动传导,引起一系列中毒症状:异常兴奋、痉挛、麻痹、死亡。吡丙醚属保幼激素类似物的新型杀虫剂,是苯醚类扰乱昆虫生长的昆虫生长调节剂,通过影响昆虫的蜕变和繁殖来控制虫害。甲氧虫酰肼是双酰肼类昆虫生长调节剂,它引起鳞翅目幼虫停止取食,加快蜕皮进程,使害虫在成熟前因提早蜕皮而致死。乙基多杀霉素属于多杀菌素类,通过刺激昆虫的神经系统,增加其自发活性,导致非功能性的肌收缩、衰竭,并伴随颤抖和麻痹,显示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ChR)被持续激活引起乙酰胆碱(Ach)延长释放反应。多杀菌素同时也作用于γ-氨基丁酸(GAGB)受体,改变GABA门控氯通道的功能,进一步促进其杀虫活性的提高。
1 试验材料与设计
为寻求适合句容市使用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对22%氰氟虫腙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等药剂进行了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剂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设计如下实验(表1)。
表 1 药剂试验设计
处理 |
药剂名称 |
每667 m2用量 |
产地 |
1 |
22%氰氟虫腙悬浮剂 |
40 mL |
巴斯夫欧洲公司 |
2 |
15%茚虫威悬浮剂 |
16 mL |
盐城利民农化有限公司 |
3 |
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 |
8 g |
通州正大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
4 |
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 |
10 g |
江苏东宝农药化工有限公司 |
5 |
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 |
60 mL |
上海生农生化制品有限公司 |
6 |
30%虱脲·毒死蜱乳油 |
120 mL |
河北博嘉农业有限公司 |
7 |
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30 mL |
浙江上虞银邦化工有限公司 |
8 |
60 g/L乙基多杀霉素 |
30 mL |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
9 |
60 g/L乙基多杀霉素+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 |
20 mL+30 mL |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浙江上虞银邦化工有限公司 |
10 |
空白 |
/ |
/ |
2 结果与分析
药后7 d,各处理中,卷叶率较低的是30%虱脲·毒死蜱乳油,仅为4.07%,卷叶率较高的是15%茚虫威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霉素,分别为12.20%和11.27%。各处理的卷叶防效均在80%以下,防效较好的是30%虱脲·毒死蜱乳油,为78.71%,与15%茚虫威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霉素间有显著差异,其余处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有虫率较低的是30%虱脲·毒死蜱乳油,仅为0.47%,有虫率较高的是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和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分别为3.13%和3.40%。杀虫防效大于90%的是22%氰氟虫腙悬浮剂、30%虱脲·毒死蜱乳油、60 g/L乙基多杀霉素,分别为97.72%、96.01%、90.31%,小于80%的是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仅为73.22%和70.94%(表2)。各处理的杀虫防效均比卷叶防效好。
表 2 药后7 d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结果
处理 |
卷叶率/% |
卷叶防效/% |
有虫率/% |
杀虫防效% |
1 |
9.27 |
51.48 abA |
0.27 |
97.72 aA |
2 |
12.20 |
36.13 bA |
2.07 |
82.34 cdeABC |
3 |
7.20 |
62.30 abA |
3.13 |
73.22 deBC |
4 |
9.33 |
51.13 abA |
3.40 |
70.94 eC |
5 |
6.27 |
67.19 abA |
1.80 |
84.6 bcdABC |
6 |
4.07 |
78.71 aA |
0.47 |
96.01 abA |
7 |
8.33 |
56.37 abA |
1.93 |
83.48 cdABC |
8 |
11.27 |
41.01 bA |
1.13 |
90.31 abcA |
9 |
8.47 |
55.67 abA |
1.27 |
89.17 abcAB |
10 |
19.10 |
/ |
11.73 |
/ |
注:表中的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差异极显著(P<0.01)、显著(P<0.05),下同。
药后14 d,卷叶率最高的是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达10%,较低的是22%氰氟虫腙悬浮剂,仅为1.40%。卷叶防效达到90%的有22%氰氟虫腙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30%虱脲·毒死蜱乳油、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霉素,与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有虫率在1%以上的有15%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分别为1.07%、3.13%、1.80%。除15%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外、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其他处理的杀虫防效均达90%(表3)。
表 3 药后14 d各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结果
处理 |
卷叶率/% |
卷叶防效/% |
有虫率/% |
杀虫防效% |
1 |
1.40 |
96.77 aA |
0.13 |
98.68 aA |
2 |
4.13 |
90.47 abAB |
1.07 |
89.44 aAB |
3 |
10.00 |
76.94 cA |
3.13 |
68.98 bB |
4 |
3.93 |
90.93 abAB |
0.47 |
95.38 aA |
5 |
7.87 |
81.86 bcAB |
1.80 |
82.18 abAB |
6 |
2.53 |
94.16 abAB |
0.00 |
100.00 aA |
7 |
4.20 |
90.32 abAB |
0.80 |
92.08 aAB |
8 |
4.27 |
90.16 abAB |
0.53 |
94.72 aA |
9 |
4.40 |
89.85 abAB |
0.93 |
90.76 aAB |
10 |
43.37 |
/ |
10.13 |
/ |
分散粒剂,达10%,较低的是22%氰氟虫腙悬浮剂,仅为1.40%。卷叶防效达到90%的有22%氰氟虫腙悬浮剂、15%茚虫威悬浮剂、20%甲维·茚虫威悬浮剂、30%虱脲·毒死蜱乳油、24%甲氧虫酰肼悬浮剂、60 g/L乙基多杀霉素,与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的防效存在显著差异。有虫率在1%以上的有15%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分别为1.07%、3.13%、1.80%。除15%茚虫威悬浮剂、25%甲维·茚虫威水分散粒剂外、20%甲维·吡丙醚悬浮剂,其他处理的杀虫防效均达90%(表3)。
3 结语
综上所述,22%氰氟虫腙悬浮剂、30%虱脲·毒死蜱乳油、60 g/L乙基多杀霉素的杀虫防效好、持效期长,卷叶防效也较好。乙基多杀霉素是新一代的低毒生物源杀虫剂,对哺乳动物安全,对环境友好。李燕芳等进行了乙基多杀霉素对稻纵卷叶螟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霉素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毒力,田间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和天敌安全。覃振新等也进行了乙基多杀霉素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因此,对稻米品质要求较高的生产区或者稻纵卷叶螟发生较轻的年份可使用乙基多杀菌素,大面积上使用可添加少量化学药剂,如甲氧虫酰肼、氟啶虫胺腈等。稻纵卷叶螟是具有暴发性的迁飞害虫,在稻纵卷叶螟迁飞过程中加强对其敏感性监测,在迁出区和迁入区之间、迁入代和当地繁殖代之间采用不同作用机制、无交互抗性的杀虫剂进行轮换用药,可以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 (来源:《农业装备技术》2020年第2期)
农药快讯, 2021 (7):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