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年度杀虫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作者:李贤宾  曹艳等 更新时间:2013-01-23 点击量:2002
    第十八届全国农药药效试验总结暨技术交流会于2012年10月23~25日在广西南宁顺利召开,杀虫剂专业组对2011—2012年度完成的杀虫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和评价。两年来,在全国开展的杀虫剂农药试验总数超过3,400个,其中杀虫剂新产品有28个,包括24种化学农药和4个生物农药,单制剂产品23个、复配制剂产品5个。试验对象涵盖水稻、小麦、玉米、蔬菜、果树、林木、花卉、甘蔗、烟草、牧草等十余大类寄主上的各类主要害虫。新农药主要包括新有效成分产品、新使用范围产品、新混配制剂产品及新剂型产品,下面分别就涉及到的产品药效情况介绍如下:
1  杀虫剂新有效成分产品
    两年来,取得田间试验批准证书并开展试验的新有效成分有9个,通用名称分别为四氯虫酰胺、耳霉菌素、嘧螨胺、环氧虫啶、乙唑螨腈、呋虫胺、螺枯威、Cormoron 180(产品代号)、BAS4401(产品代号)。新有效成分产品田间条件下都表现出优异的防效,均能达到害虫防治要求,具体内容详见以下介绍。
1.1  四氯虫酰胺10%悬浮剂  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在15~30g(a.i.)/hm2的试验剂量下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产品的保叶效果在98.9%~99.4%之间,杀虫效果在96.2%~97.9%之间,对水稻生长无不利影响,田间推荐使用剂量为15~30 g(a.i.)/hm2。
1.2  耳霉菌素200万个/毫升悬浮剂  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和黄瓜白粉虱,对2种靶标都表现出了良好的防治效果,且持效期较长。在2,250~2,875mL/hm2(制剂量)剂量下,防治稻飞虱,药后21d防治效果在92.8%~95.6%之间,略高于噻嗪酮的防效;在2,875~3,500mL/hm2(制剂量)剂量下,防治白粉虱,药后14d防治效果在87.6%~89.7%之间,高于对照阿维菌素的防效;田间对作物和天敌等非靶标生物安全。
1.3  嘧螨胺15%可溶液剂  用于防治柑橘全爪螨,田间试验剂量下,产品表现出良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未发现对柑橘叶片和果实产生不良影响,对天敌等非靶标生物亦安全,在全爪螨盛发初期喷雾防治,推荐使用浓度为50~100mg/kg,制剂稀释倍数1,500~3,000倍。
1.4  环氧虫啶25%可湿性粉剂  用于防治水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及小麦蚜虫。产品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与优异的持效性,对水稻和小麦生长安全。对稻飞虱药后14d防效达85%以上,推荐使用剂量为90~120g(a.i.)/hm2,应在稻飞虱低龄若虫期喷雾防治;对稻纵卷叶螟药后14d防效达90%以上,推荐使用剂量90~150g(a.i.)/hm2,应在稻纵卷叶螟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发生期喷雾防治;对小麦蚜虫药后10d防效为94.2%~96.9%之间,于发生始盛期施药,喷施做到周到均匀,推荐使用剂量60~90 g(a.i.)/hm2。
1.5  乙唑螨腈30%悬浮剂  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试验剂量下喷雾防治,施药后l0d防效在99.3%~100%之间,对棉花生长安全,与阿维菌素防效相当。产品还具有速效性,且有效控制期可达10d以上,推荐用量为22.5~45 g(a.i.)/hm2,于棉红蜘蛛发生始盛期施药,喷雾要求使叶片正反面均匀着药。
1.6  呋虫胺20%可溶粒剂  用于防治黄瓜白粉虱和蓟马。试验剂量下对白粉虱的药后7d防效在80%以上,持效期可达10d,推荐使用剂量为120~150g(a.i.)/hm2。防治蓟马田间速效性一般,药后7d防效在85%以上,持效期可达10d,推荐使用剂量90~120g(a.i.)/hm2。对黄瓜生长安全,对天敌生物亦未现明显的不利影响。
1.7  螺枯威10%颗粒剂  属于植物源农药,通过对水泼施方式防治水稻福寿螺,药后14d防效在90%以上,试验剂量下对水稻安全,对人畜低毒,对鱼类低毒,田间推荐剂量为1,200~1,500g(a.i.)/hm2,在福寿螺危害的任何时期都可使用。
1.8  Cormoron l80悬浮剂  用于防治苹果金纹细蛾,在推荐剂浓度90~120mg/kg下,表现出良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d防效在85.6%~88.5%之间,药后15d防效在90%左右,与对照药剂灭幼脲25%悬浮剂的防效无明显差异,持效期较长,对作物和天敌安全。
1.9  BAS4401 10%悬浮剂  用于防治棉花棉蚜,具有速效性和长持效期,施药后21d防效为98.0%~98.5%,对棉花安全,对棉田天敌较安全,推荐使用剂量为10~15g(a.i.)/hm2,应在棉花蚜虫发生盛期喷雾防治,喷雾应使叶片背面和嫩尖均匀着药。
2  新混配制剂产品
2.1  氟虫双酰胺·噻虫啉480克/升悬浮剂  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在试验剂量43.2~86.4 g(a.i.)/hm2条件下防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药后13d的防效分别在81.25%~91.01%、79.36%~87.71%之间,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在20d左右,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使用剂量为43.2~86.4 g(a.i.)/hm2。
2.2  氟虫双酰胺·甲维盐12%水乳剂  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在试验剂量28.8~32.4 g(a.i.)/hm2条件下,杀虫效果在90.6%~98.7%之间,保叶效果在82.7%~92.8%之间,防效略低于对照药剂氟虫双酰胺单剂,但高于甲维盐。
2.3  瑞·苏1.2%微乳剂(瑞香狼毒素和苏云金杆菌)  该农药为生物农药复配制剂,用于防治牧草草原毛虫,在高、中试验剂量下表现出较好的持效性,药后l4d,防效达85%以上,对牧草安全,宜在牧草草原毛虫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为5.4~8.1 g(a.i.)/hm2。
3  新使用范围或新使用技术产品
3.1  溴氰虫酰胺100克/升可分散油悬浮剂及溴氰虫酰胺19%悬浮剂  属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农药,对鳞翅目害虫和刺吸式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通过对水稻、辣椒、黄瓜、番茄等四种作物上的水稻二化螟、辣椒蓟马、辣椒蚜虫、辣椒烟粉虱、黄瓜蓟马、黄瓜烟粉虱、黄瓜美洲斑潜叶蝇、黄瓜瓜绢螟、番茄烟粉虱、番茄甜菜夜蛾、番茄蓟马等11种害虫,采用移栽前2d苗床内根部喷淋及喷雾2种方法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本品都表现出优异的防效、速效性好、持效期长达28d左右,对作物安全,且作物表现出长势健壮、叶片光亮、收割期延迟等特点。
    使用常规喷雾的方法,建议防治水稻二化螟用量为20~30 g(a.i.)/hm2,防治蔬菜蓟马、蚜虫、烟粉虱使用剂量为30~75 g(a.i.)/hm2;若采用喷啉法,防治甜菜夜蛾用量在60~90 g(a.i.)/hm2,其它各类刺吸式害虫用量在75~150 g(a.i.)/hm2,须在各种作物床移栽前l~2d,采用苗床内根部喷淋,夏季施药宜选择傍晚时进行,苗床(100株苗/m2)喷淋用水量2L,施药l次,包土移栽。
3.2  氯虫苯甲酰胺200克/升悬浮剂  用于防治棉花棉铃虫效果较好,持效期较长。试验剂量30~40 g(a.i.)/hm2条件下防效可达94.70%,在棉铃虫卵孵盛期至幼虫3龄前用药;防治大豆豆荚螟,药后防效在75%~89%之间,对大豆安全,推荐使用剂量为18~27 g(a.i.)/hm2,施药适期为豆荚螟卵孵盛期。
3.3  氟啶虫胺腈50%水分散粒剂  属磺酰亚胺类杀虫剂,用于防治棉花盲蝽、棉花粉虱和小麦蚜虫。试验剂量50~75 g(a.i.)/hm2条件下,药后7d对棉花盲蝽的防效在85.37%~91.44%之间;防治棉花粉虱,试验剂量50~100 g(a.i.)/hm2条件下,药后7d防效在80.37%~91.92%之间;防治小麦蚜虫,试验剂量10~25 g(a.i.)/hm2条件下,药后14d防效在94.90%~97.84%之间。
3.4  螺螨酯240克/升悬浮剂  防治棉花红蜘蛛,试验剂量36~72 g(a.i.)/hm2条件下,药后7d防效在91.44%~97.59%之间,最高可达100%;防治苹果红蜘蛛,试验浓度40~60 mg/kg条件下,防效达92%以上。
3.5  螺虫乙酯240克/升悬浮剂  产品杀虫谱较广且具有优良的内吸性。用于防治苹果绵蚜,在试验浓度60~80 mg/kg下对苹果绵蚜药后7d无明显防效,但药后21d防效达90%以上,表现较长持效期,对作物和天敌生物安全。
3.6  噻虫嗪· 氯虫苯甲酰胺40%水分散粒剂  用于防治甘蔗蔗螟,亩用制剂量30~50mL,第2次药后90d防效在74.49%~86.23%,优于单剂防效。移栽时和第1次培土时各用药l次,可药肥混合施用,对作物安全。
3.7  丁氟螨酯20%悬浮剂  属新型酰基乙腈类杀螨剂,防治柑橘全爪螨,1,000~2,500倍液防效达95%以上,持效期长达40d;速效性好,优于螺螨酯240 g/L悬浮剂4,000倍液的防效。未发现对柑橘叶片和果实产生药害,对天敌安全,不受温度影响,是花前低温时期理想药剂,推荐剂量为80~l00 mg/kg,制剂稀释倍数2,000~2,500倍液。
3.8  喹螨醚18%悬浮剂  用于防治茶叶红蜘蛛,在75~150 g(a.i.)/hm2用量下,药后14d防效在96.8%~99.6%之间,表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对茶小绿叶蝉等害虫有兼治作用,其速效性、持效性均较好,对茶树生长无不良影响,推荐使用剂量为100~150 g(a.i.)/hm2,在茶叶红蜘蛛发生高峰期防治效果最好,宜在上午露水干后用药,用药部位在茶树蓬面及两侧叶的正反面,该药持效期在21d以上。
3.9  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300g/L悬浮剂  用于防治甘蔗蔗螟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亩制剂使用量在30~50mL,需施药2次,末次用药后90d的枯心防效在83.07%~87.47%之间,对甘蔗生长安全,施用方法为在移栽和第l次培土时各施药l次。
3.10  乙螨唑20%悬浮剂  用于防治柑橘全爪螨,制剂6,000~8,000倍稀释液时的防效达90%以上,且具较好的速效性和较长的持效期,对柑橘及天敌安全。乙螨唑对卵、幼若螨高效,但对成螨无效,宜在害螨发生初期使用,害螨危害严重时与其它杀螨剂混合使用。
3.11  虫螨腈240克/升悬浮剂  用于防治梨树梨木虱,试验浓度120~180mg/kg下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与较长的持效期。产品速效性较差,药后5d防效在60%~75%之间,不如对照药剂吡虫啉等,药后10d防效均在90%以上,对作物和天敌安全。
3.12  吡虫啉600克/升悬浮种衣剂  用于拌种防治玉米金针虫,试验剂量在240~360g/100kg种子条件下的防效在92.22%~98.91%之间,适宜施药时期为玉米播种前1d按处理剂量进行人工拌种,对玉米安全。
3.13  球孢白僵菌100亿孢子/毫升油悬浮剂  用于防治草原蝗虫,制剂量分别为2,250、2,625、3,000mL/hm2时,用3WF-600J型背负式静电喷雾喷粉机进行喷雾处理,药后14d内的最高防效在67.58%~82.10%之间,防治适期为蝗蝻期。
4  新剂型产品
4.1  噻虫嗪350克/升种子处理悬浮剂  用于种子处理防治水稻蓟马,田间试验采取了3种方式:包衣后浸种催芽处理、浸种后包衣处理后催芽、浸种处理后催芽。该药剂的3种施药方式均可以有效地防治水稻蓟马,30d后的防治效果均在70%~80%之间,其中浸催(浸种后再催芽、播种)方式处理的防治效果略低。
4.2  氯虫苯甲酰胺0.4%颗粒剂  产品采用毒土法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优良、速效性好、持效期长。在30~42 g(a.i.)/hm2条件下,防治稻纵卷叶螟31d效果在91.2%~95.3%之间,防治二化螟40d防效在91.7%~97.6%之间,建议于水稻分蘖中前期用药,稻纵卷叶螟成虫高峰期前5~6d或二化螟成虫高峰期前6d左右用药,推荐用量为30~42 g(a.i.)/hm2,亩拌沙土5kg,均匀撒施。施药时确保田面水层深3~5cm,保水7~8d,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田间药效是农药登记的基础,以上介绍的杀虫剂新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未来杀虫剂产品的发展方向。此次交流讨论的田间试验杀虫剂新产品,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针对难防靶标开发。新有效成分产品和扩大使用范围产品的防治对象主要针对农业上较难防治的害虫。比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产品有:四氯虫酰胺、氟虫双酰胺·噻虫啉、氟虫双酰胺·甲维盐、溴氰虫酰胺等;防治蔗螟、金针虫等地下害虫的产品有: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等;防治稻飞虱、粉虱、蓟马等刺吸式害虫的产品有:环氧虫啶、耳霉菌素、呋虫胺等;防治草原毛虫等草原害虫的产品有:瑞香狼毒素·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二是防治效果普遍较好。交流评价的新农药产品的田间防治效果基本上都优于对照药剂或与对照药剂防效相当。三是新有效成分多为国内首创。新有效成分中四氯虫酰胺、耳霉菌素、嘧螨胺、环氧虫啶、乙唑螨腈、螺枯威等都为国内企业首次申请田间试验,占到新有效成分总数的一半以上,表明我国的农药研发水平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四是生物农药得到重视。耳霉菌素、螺枯威、瑞香狼毒素·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等均是我国开发的新生物农药品种,并在田间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显示生物农药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
tag: 2011—2012年度杀虫剂新产品田间药效试验评价概述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1647.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