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有关“错峰出行”、“错峰用电”、“错峰出游”等术语,大家已不陌生。其实,“错峰”的目的就是岔开高峰,避免针尖对麦芒,寻找市场空隙,能更好地扭转不利局面。在我们农资界,由于产能过剩、同质化严重,再加上假冒伪劣的冲击,市场竞争激烈、经营困难。为此,大家不停变着法儿地拼来拼去,像大打价格战、捆绑销售、恶意促销、送赠品、请农民吃饭、倒挂销售等,搞得大家疲惫不堪,难以应付,共同陷入经营困境,最后导致要么退出,要么降低产品质量来维持生计,要么铤而走险,暗中经营假冒伪劣产品等等。但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陷入更大的困境中,本身经营不利,还要面对农民越来越多的质量投诉,使农资经销商更是陷入一种迷茫之中。那么,既然大家都在一窝蜂地你争我夺,何不转变一下思维,也来个错峰经营?笔者手头就有这样的经营故事。
有一个500多户的村庄,村里原有11家经营百货的小卖部,平均每个小卖部应有40多户客户资源,大家的竞争自然是异常激烈。后来有一家小卖部退出百货经营行列,改为专营化妆品系列,生意异常红火。分析其原因,一是客户资源增多。原来该店在经营百货时,只有为数不多的客户资源,而且刚开始可能由于竞争原因,比如降价、赠品等导致客户资源不稳定,谁的优惠大,谁就会拥有较多的客户。往往一家推出优惠政策,其他家也会马上效仿,最终导致这种竞争失去活力。当竞争达到平衡以后,按照人们的购物习惯,大多都遵照就近原则,经营者的客户资源就会相对稳定。而该店改变经营商品以后,他就马上拥有了500户的客户资源,是其他10家小卖部的客户资源之和,因为其他经营者没有能和他抗衡的产品,即使有也是零星的,所以也就难以产生竞争力。二是具有专业性。据这位老板介绍,他刚开始转行的时候,也有人建议让他继续保留百货,在继续经营百货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加化妆品系列。这样看起来很完美,不仅卖了百货,还能增加化妆品的销售,但是这样就掩盖化妆品经营的独特性,难有吸引力,特别难以凸显专业性。所以这位老板干脆就砍掉百货经营,这样更有利于资金的运营,更有利于店面布置,也就更具有吸引力。
以上案例的成功,就是错峰经营的结果。
其实,在我们农资界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山东省五莲县嘉丰农资的赵永春经理,从2007年夏天一开始涉足农资经营就决定不能再走老供销社人的传统道路。老农资人都有了几十年的资本积累,如果和他们拼实力,打价格战,互相杀价赚吆喝,路子只能是越走越窄,永远不会有什么发展。赵经理认为只有错开刀锋,在缝隙中寻找商机,在夹缝中求得生存,才能发展壮大。这几年市场上为什么假冒洋农资屡禁不止?说明农民对进口货有一定的市场认知度。有了这些认识,赵经理便经营起了真正的进口产品,走高端市场的经营路线。
赵经理以先正达的系列农药产品为依托,先后取得了国内外多个著名大品牌产品的经营权,包括农药、化肥、良种。如陶氏益农、杜邦、先锋、巴斯夫以及加拿大的汉枫绿、俄罗斯的阿康俄罗斯、西班牙艾克威化的产品等等;国内的有撒可富、金正大、施可丰、新朝阳免耕肥等等。从农药到复合肥再到良种全部是大品牌,农药则主要以环保产品为主,传统的高毒类农药在这里根本找不到踪影。这两年当大家都陷入困境,感到经营越来越困难的时候,赵经理的生意却越做越大,成为鲁东南先正达产品的总代理,网络覆盖胶南、诸城、东港等周边地区。很难想象一个镇级经销商能做得如此出色。
山东省五莲县潮河镇马家沟村的农资经销商吴启元,近年来看到普通复合肥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干脆转向缓控释肥的推广,同样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子。2008年在自家的5亩花生地里率先进行了控释肥试验:2亩地使用普通复合肥做基肥,其它3亩地1亩使用“乐喜施”缓控释肥,2亩使用“金正大”缓控释肥。中间的田间管理完全一致,到秋后收获时不用真正测产,仅凭眼观就能明显看出两者的差别,缓控释肥在春播花生上使用增产效果明显。根据理论,一般缓控释肥的肥效能长达120天,而花生的生长期大多在120~140天左右,两者在时间上非常吻合,效果一定会很好。就这样吴启元通过他的邻居,将缓控释肥一下子在他们村打开了局面,扎下了根。现在他们村无论种植玉米、小麦、花生,还是马铃薯全部使用他经营的缓控释肥,一个800人口的小山村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缓控释肥专用村,吴启元也就牢牢地掌握了他们村的农资市场。这样其他农资商想进入他们村的市场就非常困难,因为其他经销商经营的那些农资产品,还是局限在普通产品上,村民们根本就不看好。而吴启元经营的各种缓控释肥产品,则集中了全国比较有名的几个大品牌,农民使用起来自然放心可靠,他经营起来也得心应手,没有价格战,没有捆绑、恶意推销的烦恼,等等。这也许就是差异化的力量,也是错峰经营的结果,当人们都在使用大路货的时候,差异化的东西就最能吸引人们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