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记者在辽宁省沈阳市新丰生物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看到,公司正加紧生产繁育赤眼蜂。技术员慈忠余告诉记者:“我们公司有1,000万亩赤眼蜂生产能力,一旦放蜂时机成熟,公司就将制好的蜂卡送到全市各地进行放蜂操作。”
玉米是沈阳市主要粮食作物,年种植面积达530万亩,玉米螟是影响玉米生产的重要害虫,据统计,因其危害导致玉米年均减产8%~10%,严重年份达到30%以上。沈阳市为进一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持续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按照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项目要求,从今年起将实现玉米螟绿色防控全覆盖。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省工、省力,操作方便,节省成本,而且无残留、无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在玉米螟卵内发育成新一代赤眼蜂,在田间循环繁殖,从而达到长期防治的目的,符合绿色环保要求。
沈阳市财政局农业处处长胡金生向记者介绍说:“辽宁省财政投入资金1,000万元,支持沈阳市实施玉米螟全域防控。沈阳市政府高度重视防螟工作,市财政又配套1,000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形成‘政府主导,部门推动,企业配合,农民参与’的防螟模式。”
辽中县肖寨门镇地区原来就有使用赤眼蜂的防治习惯,肖寨门镇肖北村的王守春对记者说:“我家有60亩玉米地,一直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效果很好。打药效果没有这个好,去年亩产达1,450斤。”辽中县肖寨门区域性农技推广站站长王刚向记者介绍说,因为是高产创建示范区,肖寨门镇使用赤眼蜂防治技术较早。从4月23日开始到4月底,他们已经对全镇18个村所有玉米垛实行白僵菌封垛。
白僵菌封垛防治玉米螟技术,是利用白僵菌对玉米螟专性寄生,接触虫体使玉米螟发病死亡的特点,对玉米秸秆喷洒白僵菌,在玉米螟春季打破滞育后,从秸秆中爬出寻找水源喝水化蛹活动时,使玉米螟在活动时接触上白僵菌,导致玉米螟幼虫发病死亡,以此降低玉米螟越冬基数,减少成虫羽化数量,消灭玉米螟发生虫原,降低玉米螟的田间危害。白僵菌为微生物制剂,利用白僵菌封垛无污染,对人、畜健康无危害,封垛后的秸秆仍可作为饲料。
沈阳市植物保护站副站长何伟说,为确保白僵菌封垛达到预期效果,各区、县(市)积极组织技术人员,按照“逐户封垛、整村推进、喷洒到位、杜绝漏封”的有关要求,域内各玉米生产区于4月23日起统一实施白僵菌封垛。截至5月8日,全市共出动人员10,464人次,投入机具327台套,喷洒白僵菌13.68吨,全市30万垛玉米秸秆全部完成封垛,预计僵虫率达到70%以上。
准确地做好预测预报,确定最佳的防治适期,保证峰卵相遇是搞好玉米螟生物防治的关键。沈阳市在全市建立53个测报点(平均10万亩一个测报点),目前,市植保站密切关注虫情测报,大约在6月中旬,在玉米螟产卵初期开始释放赤眼蜂,每亩放蜂1.5万~2万头,放蜂两次,每次间隔7天。
据沈阳市农委领导介绍,通过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的实施,可把玉米螟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每亩可减少玉米损失50公斤,全市预计可挽回玉米2.65亿公斤,挽回经济损失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