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国内外农药热点品种的市场与专利分析
作者:胡笑形 更新时间:2013-07-04 点击量:1918
    在近几十年内,化学农药仍然是全球植物保护的主体。因此,化学农药仍然是世界各国、各大农药公司研发的重点。非专利农药占据全球75%~80%的农药市场份额,而专利农药的研发仍然方兴未艾,层出不穷。
    根据Phillips McDougall公司报道,2011年全球农药市场为512.1亿美元,同比增长15.7%。全球农药市场仍然处于上升的态势之中,根据美国市场研究公司Transparency Market Research (TMR) 最新报道,全球农药市场将从2011年的480亿美元上升到2018年的713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达到5.4%。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除草剂,复合年增长率为6.1%;其次是杀菌剂,复合年增长率为5.6%。
    我国农药工业也始终处于发展的态势之中,2012年农药总产量已达到354.9万吨 (折100%有效成分计),同比增长19%。其中,杀虫剂81.3万吨,同比下降12%;杀菌剂14.4万吨,下降7.1%;除草剂164.8万吨,增长41.5%。各类农药产量的比例——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其它=22.90∶4.06∶46.44∶1.60。
    我国农药工业已经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农药产品结构调整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什么是农药热点品种?如何正确对待、合理开发农药热点品种?这些问题的答案与我国农药产品结构调整密切相关。
    本文之所以将市场与专利结合在一起阐述,是因为这两者的关系紧密:专利是市场的先锋和基础,市场是专利的平台。所以,我们的企业必须确立自己的专利战略,有了今天的专利战略,才有明天的市场辉煌。
1  何谓热点农药品种?
1.1  市场已经成熟,全球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的农药品种
    根据目前已经得到的数据统计,全球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的农药品种有17个,其中,除草剂6个,杀虫剂5个,杀菌剂6个。6个除草剂为:草甘膦、百草枯、2,4-D、乙草胺、硝磺草酮 (甲基磺草酮) 和异丙甲草胺;5个杀虫剂分别为:吡虫啉、氟虫腈、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和毒死蜱;6个杀菌剂包括:嘧菌酯、吡唑醚菌酯、肟菌酯、丙硫菌唑、戊唑醇和代森锰锌。这17个产品的销售额见表1。

1  全球年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的农药品种 (17个,亿美元)

上市年

2009

2010

2011

除草剂(6个)

草甘膦1

1974

54.4

40.8

41.9

百草枯

1962

9.25

5.85

6.4

2,4-D

1984

4.30

4.45

5.8

乙草胺

1991

4.75

4.90

5.3

硝磺草酮2

2002

4.45

4.65

5.35

异丙甲草胺

1976

4.75

4.90

5.5

杀虫剂(5个)

吡虫啉

1991

9.50

9.80

10.2

氟虫腈

1993

4.55

5.10

6.05

噻虫嗪

1999

7.45

9.05

5.5

氯虫苯甲酰胺

2007

2.2

3.80

5.8

毒死蜱

1965

4.95

4.85

5.5

杀菌剂(6个)

嘧菌酯

1996

9.10

10.65

12.45

吡唑醚菌酯

2002

7.35

7.00

7.90

肟菌酯

1999

4.90

5.35

6.17 3

丙硫菌唑

2004

4.21 4

3.85

5.10

戊唑醇5

1990

4.15

3.95

4.40

代森锰锌

1961

5.50

5.70

6.20

1 1996年草甘膦的销售额为15亿美元,2008年为63.46亿美元;2 2009年先正达硝磺草酮的销售额为5.35亿美元;3 拜耳公司的销售额,也有统计数据为5.85亿美元;4 也有统计数据显示,2009拜耳丙硫菌唑的销售额为5.10亿美元;5 2005年戊唑醇的全球销售额为5.05亿美元。
    根据粗略统计,2011年全球销售额超过5亿美元的17个农药品种的总销售额为145.52亿美元,占全球农药市场512.1亿美元的28.42%。反映了核心品种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1.2  全球销售额在1亿美元以上,而且处于上升态势的农药品种
    根据目前已经得到的数据统计,全球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并连续上升的农药品种列于表2。

2  全球年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农药品种与两年增长率

05/03 (%)

07/05 (%)

09/07 (%)

11/09 (%)

除草剂(5个)

草铵膦

51.11

21.32

36.36 1

-12.22

异丙甲草胺

25.42

14.86

11.76 2

15.79

烟嘧磺隆

-2.70

27.78

15.22

5.66

二氯吡啶酸

-4.76

20.0

29.17

22.58

双氟磺草胺

 

18.18

52.31

-1.51

杀虫剂(8个)

氯虫苯甲酰胺

 

 

 

163.64

氟虫腈

31.25

30.16

10.98

32.97

多杀霉素

11.11

36.67

4.88

23.26

阿维菌素

16.67

65.71

-12.07

31.37

溴氰菊酯

15.38

22.22

36.36

15.79

高效氯氟氰菊酯

7.69

28.57

18.52

 

顺式氯氰菊酯

4.54

13.04

19.23

16.13

克百威

33.33

50.0

4.76

-4.55

杀菌剂(5个)

氟环唑

5.36

16.95

23.19

14.12

苯醚甲环唑

22.73

44.44

7.69

21.43

丙环唑

 

32.14

45.95

22.22

甲霜灵

32.35

11.11

10.0

10.91

铜制剂

48.39

32.61

26.23

 

1 据2009年拜耳公司销售额4.50亿美元计算;2 据2009年先正达公司销售额4.75亿美元计算。
1.3  全球销售额已超过1亿美元,而且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专利农药品种
在全球销售额超1亿美元,且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专利农药品种中,氯虫苯甲酰胺是最突出的代表品种。这是美国杜邦公司2007年上市的专利产品,2011年全球销售额已经达到5.80亿美元。这里仅列出几个代表性的品种,见表3。

3  全球销售额超过1亿美元的极具生命力的专利农药品种 (亿美元)

上市年

2005

2007

2009

2010

2011

除草剂(4个)

甲基二磺隆

2002

1.40

1.90(35.72%)

2.65 1(39.47%)

2.45(-7.55% 3)

2.80(7.87% 3)

双氟磺草胺

2001

1.10

1.30(18.18%)

1.98(52.31%)

1.70(-14.14% 3)

1.95(14.71% 3)

唑啉草酯

2006

 

1.10

2.02(83.64%)

2.30(13.86% 3)

3.00(30.43% 3)

五氟磺草胺

2005

 

 

1.10 2

2.20(100.00% 3)

2.20(0)

杀虫剂(5个)

氯虫苯甲酰胺

2008

 

 

2.20

3.80(72.72% 3)

5.80(52.63% 3)

氟虫腈

1993

3.15(31.25%)

4.10(30.16%)

4.55(10.98% 3)

5.10(12.09% 3)

6.05(18.63% 3)

甲氨基维菌素

 

 

1.00

1.45(45.0%)

1.35(-6.89% 3)

1.55(14.81% 3)

噻虫胺

2002

2.72(51.11%)

3.30(21.32%)

3.25(-1.52%)

3.80(16.92% 3)

4.05(6.58% 3)

啶虫脒

1996

 

1.30

1.85(42.31%)

1.80(-2.70% 3)

2.05(13.89% 3)

杀菌剂(4个)

丙硫菌唑

2004

1.13

2.39(111.50%)

4.21(76.15%)

3.85(-8.55% 3)

5.10(32.47% 3)

啶酰菌胺

 

1.05

1.70(61.90%)

2.80(64.71%)

2.955.363)

 

氟嘧菌酯

2004

 

 

1.50

1.40(-6.67% 3)

1.75(25.0% 3)

啶氧菌酯

 

 

 

1.45

1.35 (-6.89% 3)

1.60(18.52% 3)

1 有报道2009年拜耳公司销售额2.80亿美元;2 有报道2009年道农科公司销售额2.20亿美元;3 年增长率。
1.4  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的农药品种
    目前国内农药界认为市场上的大宗热点品种有14个——除草剂5个:草甘膦、2,4-D、异丙甲草胺、莠去津和百草枯;杀菌剂4个:多菌灵、戊唑醇、百菌清和代森锰锌;杀虫剂5个:吡虫啉、吡蚜酮、毒死蜱、乙酰甲胺磷和阿维菌素。
    此外,除草剂草铵膦、硝磺草酮和双氟磺草胺,杀菌剂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杀虫剂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等也是国内的热点品种。
2  各类农药热点品种的市场与专利分析
2.1  热点除草剂品种的市场与专利分析
    热点除草剂品种主要分为以下三类进行讨论:① 配合转基因作物 (GMC) 发展使用的除草剂品种;② 国内外看好的热点除草剂品种;③ 性能、业绩突出的专利除草剂品种。
2.1.1  配合GMC发展使用的除草剂品种
    转基因作物 (GMC) 从1996年商品化种植以来,全世界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国家不断增加,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据ISAAA报道,2011年全球有29个国家的1,670万农民种植了1.6亿hm2的转基因作物(更新信息请见本刊第13期“海外动态”栏目)。由于种植转基因作物不仅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量,而且可以增产,所以16年来,GMC一直处于发展上升的态势之中,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与转基因耐除草剂作物相关的除草剂品种已有20多个,包括草甘膦、草铵膦、2,4-D、麦草畏、溴苯腈、莠去津,以及磺酰脲类和咪唑啉酮类除草剂等。其中,最重要的是草甘膦、草铵膦、2,4-D和麦草畏。
    特别要强调的是,这些品种虽然都是已经使用几十年的老品种,但是,各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对它们的研究始终没有停歇,仍然不断申请专利,尤其是单异构体的手性农药开发,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如精草铵膦和精异丙甲草胺。表4 列出了部分重要除草剂的市场状况。

4  部分重要除草剂的市场状况 (亿美元)

2003

2005

2007

2009

2010

2011

草甘膦

29.33

34.10(16.26%)

47.05(37.97%)

48.50(3.08%)

40.80(-15.26% 2)

41.90(2.70% 2)

2,4-D

2.90

3.25(12.07%)

3.75(15.38%)

4.30(14.67%)

4.45(3.49% 2)

5.80(30.34% 2)

草铵膦

1.80

2.72(51.11%)

3.30(21.32%)

4.50(36.36%)

3.65(-18.895 2)

3.95(8.22% 2)

异丙甲草胺1

2.95

3.70(25.42%)

4.25(14.86%)

4.75(11.76%)

4.90(3.16% 2)

5.50(12.24% 2)

麦草畏

1.55

1.90(22.58%)

1.80(-5.26%)

1.90(5.55%)

1.75(-7.9% 2)

1.80(2.86% 2)

1 包括异丙甲草胺和精异丙甲草胺的销售;2 年增长率。未标明的为两年增长率。
2.1.1.1  草甘膦
    草甘膦是孟山都公司开发的、1974年上市的、全球年销售额第一的农药品种。可以说,草甘膦是几十年“宝刀不老”。1996年GMC的全球商品化种植,给它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目前,全球GMC面积的80%~90%是种植耐草甘膦的单性状或多性状作物。尽管近年草甘膦的抗性杂草的种类和发生面积都在增加,但是,应对抗性杂草的除草技术也已陆续开发,并且耐草甘膦的作物种类仍然不断增加,所以,草甘膦还是“风光依旧”。
    当前草甘膦技术开发的重点是:① 继续研发清洁生产工艺,提高收率、质量,从源头上减少“三废”,同时,对“三废”继续进行彻底的终端处理,做到达标排放;② 提高草甘膦制剂的质量,增加合理的混剂产品,针对不同作物、不同用药环境开发有专效的产品,提高草甘膦的价值。
2.1.1.2  2,4-D
    1942年就报道了2,4-D的生物活性,它是由道化学等公司开发的,已经生产、使用70余年的除草剂。近几年,由于道农科公司成功开发耐2,4-D和fop除草剂 (芳氧苯氧丙酸酯类除草剂) 的玉米、大豆和棉花,将分别于2013年、2014—2015年和2016年商品化种植,给2,4-D带来了新的市场发展空间。
    从表4可见:2,4-D的全球销售额持续以两位数增长,特别是2011年比2009年增长了35%。但是,我们对于2,4-D要有冷静的分析,一是要看到,国外对2,4-D的很多开发是放在它的衍生物上,包括它的酯、盐和有机胺的盐,已有13个产品,这样可以适用于不同作物,满足不同杂草的防除需要;二是与耐2,4-D作物配套使用的是2,4-D胆碱,道农科公司具有该产品的专利,并已于2012年商品化生产。道公司认为该产品的生产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公司正专业化生产除草剂Enlist Duo (2,4-D胆碱+草甘膦) 用于转基因的玉米、大豆和棉花,这些种子将于2013—2016年上市。我们需要跟踪、调查国外的技术进展,及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最近报道,山东潍坊润丰化工有限公司已经获得了2,4-D胆碱胺盐的中国发明专利 (一种2,4-D胆碱胺盐的制备方法,申请号201110073837.5)。
2.1.1.3  麦草畏
    麦草畏是20世纪60年代由诺华公司 (现在的先正达) 开发的除草剂,其美国专利US3345157的申请日是1966年9月12日,该专利早已于1986年9月12日到期。它对禾本科作物比较安全,主要用于小麦、玉米、谷子和水稻田除草。近年,孟山都公司已成功开发耐麦草畏大豆,将于2015年在美国、加拿大上市;DGT棉花 (耐麦草畏和草铵膦) 将于2012—2014年上市。转基因作物的成功开发,为这个老除草剂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2.1.2  国内外看好的热点除草剂品种
2.1.2.1  草铵膦
    草铵膦是安万特公司 (现在的拜耳作物科学) 开发的、1985年上市的非选择性除草剂。近年,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已开发成功耐草铵膦的转基因作物,孟山都公司开发了DGT棉花 (耐麦草畏和草铵膦);同时,由于抗草甘膦杂草的不断发生和发展,也给草铵膦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因此,草铵膦2005、2007和2009年的全球销售都在增加,两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51.11%、21.32%和36.36%。
    由于草铵膦的合成难度高,国内的生产技术都没有过关,生产成本高,“三废”污染严重。我们必须在技术创新上下功夫,提高产品竞争力,才能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006年日本明治制果公司 (Meiji Seika) 成功开发了单异构体的精草铵膦,并申请了专利,又把草铵膦的产品技术水平提到一个新高度。这个专利产品可以进一步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了农药的更高精细化。
2.1.2.2  异丙甲草胺
    异丙甲草胺是诺华公司 (现在的先正达) 开发的除草剂,其美国专利US4324580的申请日是1972年6月6日,1992年6月6日该专利保护期满。可用于20多种作物,防除30多种杂草,性能优异。特别是精异丙甲草胺的开发与产业化,进一步提高了该产品的市场地位,成为氯乙酰胺类除草剂的杰出代表品种。近年,异丙甲草胺 (包括精异丙甲草胺) 的全球销售额不断增加,2005、2007、2009和2011年的两年增长率分别达到了25.42%、14.86%、11.76%和15.79%。2011年销售达到5.50亿美元,年增长率为12.24%。
    精异丙甲草胺,先正达的商品名为金都尔,先正达在中国登记了96%原药和960 g/L乳油。2012年9月,浙江上虞颖泰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获得了96%精异丙甲草胺原药的正式登记。
    先正达的精异丙甲草胺专利已于2001年10月16日到期。
2.1.3  性能、业绩突出的专利除草剂
    近年,国外创制的优秀除草剂很多,这里仅列几个加以说明。
2.1.3.1  甲基二磺隆
    甲基二磺隆,又称甲磺胺磺隆,是由赫斯特公司发现的磺酰脲类除草剂。2001年在布赖顿植保会议上首次报道,后来由安万特公司 (现在的拜耳作物科学) 开发、生产。主要用于谷物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阔叶杂草。
    甲基二磺隆市场状况:自2002年上市以来,相继在南非、中国、法国、印度、澳大利亚、英国、德国、美国、欧盟、意大利、西班牙和巴西等20多国获得登记或上市。2012年11月,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中国获得了93%原药和3个制剂的正式登记。
    甲基二磺隆的全球销售连续上升,2003—2007年销售额增长率达到192.3%,但据拜耳作物科学公司的数据,2009、2010年的销售额有所下降,2011年回升,见表5。

5  近年甲基二磺隆的全球销售额 (亿美元)

2003

2005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0.651

1.4(115.38%1)

1.90(35.71%1)

3.16(66.32% 3)

2.80(-11.19% 3)

2.45(-12.5% 3)

2.80(7.87% 3)

 

 

>2.0 2

2.44 2(22.0%)

2.31 2(-5.63%)

2.09 2(-9.52% 3)

 

1 两年增长率%;2 另外报道的拜耳公司销售额,亿欧元;3 年增长率。
    甲基二磺隆专利状况:中国专利:CN1147252,专利到期日:2015年4月12日。
    甲基二磺隆是一个优良的谷物田苗后茎叶除草剂,用量低 (9.00~15.75 g/hm2)、活性高。全球销售额增长较快,值得关注。另外,要注意国外特别重视它的混剂开发与应用。如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中国正式登记了3.6%二磺·甲碘隆水分散粒剂和1.2%二磺·甲碘隆可分散油悬浮剂。它与安全剂吡唑解草酯混用可以加强解毒作用,对下茬作物安全,但即使与安全剂混用也不适宜用于大麦田除草。
2.1.3.2  双氟磺草胺
    双氟磺草胺是道农科公司开发的三唑并嘧啶磺酰胺类除草剂。对麦类作物和草坪具有高度选择性,可用于冬小麦、冬大麦、春小麦、春大麦、玉米、草坪和牧场等防除阔叶杂草。活性高,使用量3~10 g/hm2。2000年上市,2009年全球销售额比2007年增长了52.31%,2011年达到1.95亿美元,见表6。

6  近年双氟磺草胺的全球销售额 (亿美元)

2005

2007

2009

2010

2011

1.10

1.30(18.18% 1)

1.98(52.31% 1)

1.70(-14.14% 2)

1.95(14.71% 2)

1 两年增长率;2 年增长率。
    双氟磺草胺专利状况:欧洲专利EP0343752,到期日:2009年5月24日;中国专利CN1030606B、CN1037605B、CN1039590、CN1106010。
    山东省农药研究所已对双氟磺草胺进行了合成研究,原药含量已达到97%,以2,4-二氯-5-氟嘧啶计,产品总收率66.7%。
2.1.3.3  唑啉草酯
    唑啉草酯是先正达公司开发、生产的芽后、内吸性禾本科杂草除草剂。用于小麦、大麦田除草,使用量30~60 g/hm2。2006年上市,2007年全球销售额就达到1.10亿美元,2009年为2.02亿美元,两年增长83.64%,2011年达到3.0亿美元,年增长率32.43%。上市一年后全球销售额就超过1亿美元,发展极为迅速。
    唑啉草酯的中国专利 CN1129585C,专利到期日:2018年3月8日。
2.1.3.4  五氟磺草胺
    五氟磺草胺是道农科公司开发的水稻田除草剂。在国内,有人称之为水稻田“王牌除草剂”。2005年上市,当年的全球销售额不到1,000万美元,2007年上升到4,500万美元,2009年道农科公司的销售额已达到2.20亿美元,两年的销售额增长率为233.89%,2011年仍为2.20亿美元。这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新除草剂。
    五氟磺草胺的中国专利CN1092195C,专利到期日:2016年9月22日。
    现在把热点专利除草剂品种的专利状况汇总于表7。

7  热点专利除草剂品种的专利状况

到期日

专利权人

2,4-D胆碱胺盐

CN102180804A/B

2031-03-25

山东潍坊润丰化工

精草铵膦

CN1267305A

CN1261442C

CN102584893A

2018-08-08

 

2032-02-07

赫彻斯特舍林农业发展

有限公司(已被拜耳收购)

浙江工业大学

精异丙甲草胺

CN102010346A

2030-12-17

江苏常隆化工有限公司

甲基二磺隆

CN1147252

2015-04-12

拜耳作物科学

双氟磺草胺

EP0343752A1

CN1030606C

CN1037605C

2009-05-24

2009-05-24

2009-05-24

道农科

唑啉草酯

CN1129585C

2018-03-08

先正达

五氟磺草胺

CN1092195C

2016-09-22

道农科

2.2  热点杀虫剂品种的市场与专利分析
    热点杀虫剂品种按照化学结构分类,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品种进行分析。
2.2.1  新烟碱类杀虫剂

8  部分重要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全球销售额 (亿美元)

2003

2005

2007

2009

2010

2011

吡虫啉

6.65

8.30(24.81%)

8.4(1.20%)

9.50(13.10%)

9.80(3.16% 2)

10.2(4.08% 2)

噻虫嗪

2.15

3.59(66.98%)

4.55(26.74%)

10.70 1(135.16%)

9.05(-15.42% 2)

5.50(-39.23% 2)

噻虫胺

1.80

2.72(51.11%)

3.30(21.32%)

3.25(-1.52%)

3.80(16.92% 2)

4.05(6.58% 2)

啶虫脒

 

 

1.30

1.85(42.31%)

1.80(-2.70% 2)

2.05(13.89% 2)

1 2009年先正达公司的销售额,另有报道,噻虫嗪全球销售额为7.45亿美元;2 年增长率。
    目前,新烟碱类杀虫剂已经成为杀虫剂中销售份额最大的1类杀虫剂。全球杀虫剂销售额最大的品种是吡虫啉,第2位是噻虫嗪。表8列出了部分重要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全球销售额。
2.2.1.1  吡虫啉
    吡虫啉是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开发的第1代新烟碱类杀虫剂。1991年上市,2003年全球销售额已达到6.65亿美元,2011年为10.2亿美元。成为全球销售额第1位的杀虫剂。
    吡虫啉已是专利过期农药,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吡虫啉生产国和供应国。
    当前吡虫啉的主要问题是:① 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必须推行已经成功开发的清洁生产专利技术,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源头上治理“三废”,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② 由于使用多年,加上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我国已经产生严重的抗性问题,必须通过轮换用药、混合用药等方法来解决。同时积极开发、推广替代产品。③ 改变施药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吡虫啉种衣剂已成为当务之急。
2.2.1.2  噻虫嗪
    噻虫嗪是1997年诺华公司 (现在的先正达) 开发的第2代新烟碱类杀虫剂。1999年上市,2009年先正达公司的噻虫嗪销售额达到了10.70亿美元 (另有报道,噻虫嗪全球销售额为7.45亿美元),2010年9.05亿美元。但近年销售额明显下降,2011年全球销售仅为5.50亿美元。销售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对蜜蜂的毒性。法国已经为此而禁用,巴西也在重新评价噻虫嗪。
    尽管如此,噻虫嗪仍然是1个好品种,特别是在种子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预计全球市场还会上升。
    噻虫嗪的专利状况:中国专利CN93108584,专利到期日:2013年7年21日。
2.2.1.3  噻虫胺
    噻虫胺是日本武田公司发现,由武田 (现在的住友化学) 和拜耳公司共同开发的内吸、广谱性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可用于茎叶处理、水田处理、土壤处理和种子处理。2002年上市,2003年商品名Poncho的噻虫胺种子处理剂销售达到4亿欧元 (4.6亿美元)。另有报道,2003年噻虫胺全球销售为1.80亿美元,2005年3.30亿美元,2009年4.50亿美元,2011年突破了4亿美元。拜耳公司报道2003年销售额为1.10亿欧元 (1.265亿美元),年增长率93.0%;2007年销售2.37亿欧元 (2.726亿美元),年增长率86.6%;2011年达到4.05亿美元。处于连续增长的态势之中。
    噻虫胺的专利状况:欧洲专利EP376279,专利到期日:2009年12月27日。中国专利:化合物专利CN1026981、CN1045261、CN1060615、CN1077843;制备专利CN1243739、CN1051728。
2.2.2  双酰胺类杀虫剂
    双酰胺类杀虫剂是从1998年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发现的第1个新型结构的杀虫剂氟苯虫酰胺之后开启的1类全新作用机制的杀虫剂。这类杀虫剂高效、广谱、对人畜和环境极为安全,迅速得到世界农药市场的认可,发展迅猛。它们的作用靶标是鱼尼丁受体,由于作用机理独特,并与现有各类杀虫剂的作用机理不同,所以与它们都没有交互抗性。已经迅速成为全球杀虫剂研发的新热点。
2.2.2.1  氟苯虫酰胺
    氟苯虫酰胺 (又名:氟虫双酰胺、氟虫酰胺) 是1998年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发现,与德国拜耳公司联合开发的第1个双酰胺类杀虫剂。2007年在日本、泰国登记,2007年上市。用药量34~180 g/hm2。近年已进入我国市场。
    氟苯虫酰胺专利状况:欧洲专利EP1006107,专利申请日:1999年11月24日,专利到期日:2019年11月24日。中国专利:CN1255491、CN1328246。
2.2.2.2  氯虫苯甲酰胺
    氯虫苯甲酰胺 (又名:氯虫酰胺) 是2004年由杜邦创制,并与先正达共同开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它对所有重要的鳞翅目害虫都有优良防效。有报道称,氯虫苯甲酰胺是氟苯虫酰胺的改良升级版,药效优于氟苯虫酰胺。用药量10~100 g/hm2。2008年上市,至今已在80多个国家登记。2009年全球销售就达到2.20亿美元;2010年4.0亿美元,年增长81.82%;2011年达到5.80亿美元,年增长45.0%。显示了极强的生命力。在中国农药市场上的“康宽”几乎已是家喻户晓。
    氯虫苯甲酰胺的专利状况:世界专利WO03015519,专利申请日:2002年8月13日;中国专利CN1678192、CN100391338。
2.2.2.3  溴氰虫酰胺
    溴氰虫酰胺 (又名:氰虫酰胺) 是由杜邦公司创制的双酰胺类杀虫剂,被称为第2代鱼尼丁受体激活剂。用药量10~100 g/hm2。2012年在亚洲登记、上市。2013年在美国登记,EPA将其定为减风险农药。预计2013年将在13国登记,该产品的全球年销售额峰值为2.5亿~3.0亿美元。杜邦公司已在中国取得该产品的登记、上市。
    溴氰虫酰胺的专利状况:世界专利WO2004027528,专利申请日:2004年1月21日;中国专利CN1829707、CN100441576。
2.2.3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高效、低毒、安全的仿生杀虫剂。表9所列的5个品种虽然专利都早已过期,但是它们仍然在世界作物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的全球销售额都处于上升的态势之中。

9  部分重要菊酯类杀虫剂的全球销售额 (亿美元)

2003

2005

2007

2009

2010

2011

溴氰菊酯

1.95

2.25(15.38%)

2.75(22.22%)

2.85(36.36%)

3.05(7.02% 1)

3.30(8.20% 1)

高效氯氟氰菊酯

1.95

2.10(7.69%)

2.70(28.57%)

3.20(18.52%)

3.70(15.63% 1)

 

氯氰菊酯

1.8

2.00(11.11%)

2.10(5.0%)

2.45(16.67%)

2.60(6.12% 1)

2,95(13.46% 1)

顺式氯氰菊酯

1.10

1.15(4.54%)

1.30(13.04%)

1.55(19.23%)

1.65(6.45% 1)

1.80(9.09% 1)

联苯菊酯

1.20

1.50(25.0%)

1.75(16.67%)

1.85(5.71%)

2.25(21.62% 1)

2.30(2.22% 1)

1 年增长率。
2.2.3.1  溴氰菊酯
    溴氰菊酯是20世纪70年代初是由Roussel Uclaf公司 (现在的拜耳作物科学) 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专利早已到期。拜耳作物科学公司在中国登记了98.5%的原药。近年全球销售额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上升势头。
2.2.3.2  高效氯氟氰菊酯
    高效氯氟氰菊酯 (先正达的商品名:功夫) 是20世纪80年代由ICI公司 (现在的先正达) 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近年全球销售额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上升势头。
    高效氯氟氰菊酯的欧洲专利EP107296,专利申请日:1983年8月31日。
2.2.3.3  氯氰菊酯
    氯氰菊酯是由Ciba-Geigy、ICI (两者均为现在的先正达) 等公司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专利早已过期。近年全球销售额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
2.2.3.4  顺式氯氰菊酯
    顺式氯氰菊酯是由Shell International Chemical Co. (现在的巴斯夫) 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工业品顺式体含量 >90%。巴斯夫公司在中国登记了93%的原药。近年全球销售额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上升势头。
    顺式氯氰菊酯的专利状况:欧洲专利EP67461,申请日:1982年5月6日。制备与混剂的中国专利:CN1233394、CN1461593,2009年申请了与氯虫苯甲酰胺的混剂。
2.2.3.5  联苯菊酯
    联苯菊酯是由FMC公司开发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品中顺式体含量97%。FMC公司在中国登记了90%的原药和2个乳油产品。近年联苯菊酯的全球销售额一直保持上升的势头。
    联苯菊酯的专利状况:英国专利GB2085005,专利到期日:2001年10月6日。在中国没有化合物专利,但有20多个制剂和混剂的专利。
tag: 近年国内外农药热点品种的市场与专利分析  

最近文章:
本文链接:http://www.agroinfo.com.cn/news_detail_2356.html
苏ICP备10201623号-1 工信部网站 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5 农药快讯信息网
开户行:中国银行南京新港支行 帐号:488 466 545 445 收款单位:江苏省农药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025-86581148 传真:025-86581147 E-mail:nyxxz@263.net 邮政编码:210046 地址: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恒竞路31-1号